果然,下一句潘蕃就转折了,道“但是,你并非正途出身,误打误撞才青云直上,坐到了盐司同知这等重要的位置。原本,此事朝堂百官都是不同意的,谁知陛下就是铁了心,我们也无可奈何。”
“不管怎么说,大明终究是有礼制、有体统的,若人人都如你一样恃才作妖,整个天下岂非乱了套?”
“还是你当真以为,大明真的就只有你一个异才,而我们这些饱读诗书、一步步登上高位的,都是酒囊饭袋不成?”
这时候,何瑾就抬头瞥眼看了一下潘蕃,倒也没翻白眼儿。就是那种一脸迷茫,完全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样子。
这神态,显然也让时刻关注他神色变化的潘蕃,尽数看到了眼中。
一瞬间,他不由心中怒气翻涌好呀,老夫在费尽心思谆谆教诲着,你就一副挺尸的模样,连点反应都不给是嫌老夫的技术太差,满足不了你是吧?
嗯?这句话怎么,感觉怪怪的?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泥人都有三分火气,潘蕃随后语气就重了些,道“朝廷抡才取士,除却经邦济世的八股文要做得好外,更重的就是德行,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才好你懂吗?”
“可本巡抚调查过你履历,才干虽说很是不凡,可德行有亏、声名极差!你自己说,觉得自己担得起陛下托付的重任,担得起两淮乃至整个沿海百姓的生死吗?”
说完这话,潘蕃立时也有些后悔。
毕竟这番话,实在有些太过分了,换成任何人都会下意识动怒。而且弘治皇帝给他的密令中,只是希望他能劝诱何瑾低调收敛一些,多学学儒家的正道,并没有让他打压辱灭何瑾的意思。
可话毕竟已出口,并且他又身居高位,拉不下脸收回,只能等着何瑾反应。甚至,他都做好了何瑾一旦撕破脸,自己就堂堂正正教他好生做人的心理准备。
可没想到,何瑾闻言后竟只是松了一口气,道“抚台大人这样说真的是太好了!下官其实也意识到了,最近下官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