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附院只有在第一时间把消息报给海岸线公司。
高思绮从邵益平那里得到了相关消息。
“约五十名米国患者,拿的是旅行签证,停留时不长。”
邵益平说道:“我们初步掌握的消息是,大部分患者都是处于危险期,不然也不会千里之外来求助。”
高思绮说道:“患者?全球的患者很多,夏国的患者更多,我们不是上帝。海岸线公司成立的首要目的是把有限的资源给夏国的危重患者。”
盘古科技生命科学实验这段时间和医院接触的非常多,高思绮在医院经历了很多病人的生死。
医院的医生肯定是想将每一名患者都救治,但是医疗资源有限,精力有限,大家都不是上帝,不可能每个人都救。
高思绮说道:“有限满足夏国患者的需求,另外告诉江大附院,让他们引导米国患者按照程序挂号就诊、办理。如果有病危重的妇孺,你可以酌考虑,其他的按规矩办吧。”
不是高思绮狠心,是事实。
在目前海岸线公司的生产力还无法满足全部的夏国人时,不可能为了几名米国的患者单独拿出一个或者两个培养生产线为他们服务。
这不是高思绮的个,更不是盘古科技的个。
这事儿也不用想萧铭汇报了,萧铭的意见和高思绮一致
最后高思绮还不忘提醒道:“记得计算医疗系数。”
米国患者的医疗系数是夏国平均值的三倍以上,米国患者即便即时得到了救助,所花费的费用也将是夏国平均值的三倍以上。
奥利弗在焦急着等待着,最后等到了按要求挂号就诊的结果。
而且江大附属医院的医生明确告诉包括奥利弗在内的米国患者,海岸线公司的资源肯定会向夏国民众倾斜。
“如果大家愿意等待,可以挂号就诊等待。”
还有一句话没有说,不愿意等待的可以立刻。
有人着急了。
“我们的病十分严重,可不可以考虑下我们!”
“我移植的qi官已经出现严重的排异反应了,请对我们及时治疗,多少钱都行!”
不好意思,不行。
生命面前的确人人平等,但是在医疗资源面前,夏国患者优先。这和夏国患者在米国治疗被告知米国人优先是一个道理。
不少米国人失去了耐心,沮丧者离开江城。
但是奥利弗下定决心留下来,等待算什么,回米国等待是死亡,在这里等待或许能够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