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对于大乾的边军来说,最大的难题就在于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又有马匹的便利,很难对付。
虽然大乾也有强大的骑兵,可茫茫草原上去追亡逐北,还是效果欠佳。
冬季酷寒,大雪封路,又无法出兵,根本无法对游牧民族实施有效的打击。
可现在不同了,有了陈玉发明的雪橇,大乾的jūn_duì就多了一件对付游牧民族的利器。
因为大雪的封锁,大乾的jūn_duì无法出动,可游牧民族也会被困住啊。双方的境况是同等的,而失去了马匹,游牧民族的战力更加不堪。
这边众人惊诧莫名的功夫,远处天边的一个黑点不断放大,须臾间,陈玉已经带着满身的寒霜回到了大家的眼前。
不去管秦王等人激动的样子,陈玉只是看向雁门关守将。
“此去向北二十里处,有一块石碑,上面的落款是一个叫陈梦吉的人,我说的可对?”
雁门关守将如遭雷击,如同看到了神仙一般。
“就……就这一会儿的功夫,陈参赞却跑出了二十里?”
作为雁门关的守将,自然对于周围的情况十分熟悉。可对于外人来说,那就十分陌生了。
雁门关以北二十里处的那块石碑,十分的不起眼。即使有人经常从那里经过,恐怕也不会多看上一眼。
上面铭刻的字迹,恐怕更不会留意。
陈玉却张口就说出了上面的名讳,显然是实地看过了的。
这可是二十里路啊,他们在此等候恐怕连半炷香的功夫都没有呢,陈玉竟然完成了一个来回。
以此来算,他脚下的这个东西,竟然比奔马还要快速。
这一瞬间,秦王突然感觉如山的压力尽去。
原本被他视如险途的辽东之行,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太好了,有此神器,恐怕我们要比预计的日子更早赶到辽东了。”
陈玉却很清醒。
“这是不可能的。这东西毕竟是要靠人力来驱动,哪怕再省力,也不能和马匹相比,所以大约需要七日左右吧。”
秦王依旧高兴的很。
“那也可以了,总比一直困在这里要好。”
既然秦王采纳了陈玉的办法,他们的出发便提上了日程。
陈玉又给雁门关守将提出了要求。
“我们只有两百人的小分队,所以靠雪橇来移动没有关系。可是后续的西凉骑兵,却是大部队,而且马匹是作战所需,万万不能舍弃。因此在西凉骑兵赶到之前,你务必要组织人手,尽量开出一条路来。能开多远就开多远,尽力而为。”
雁门关守将也尽职尽责,赶紧道:“末将一定全力以赴,不耽搁大军的行动。”
不过此时是乍暖还寒,估计西凉骑兵赶到雁门关的时候,关外的冰雪也要开始消融了。如果雁门关的守军再提前做些准备的话,那么大军前行将不会有什么问题。
陈玉和秦王却等不到了,第二天拿到了做好的两百多架雪橇,便立刻上路了。
虽然很多人还不熟悉雪橇的用法,但也只能路上边走边学了。
这一次没法动用马匹,所以他们只能轻车简从。每个人除了背负必要的兵器、粮食、帐篷之外,其余的全部舍弃。
饶是如此,两百人的小分队,也一个个跟背了一座山一样,看起来十分的臃肿。
“都准备好了吧?那咱们出发吧。”
秦王一声令下,小分队便趁着东方天刚蒙蒙亮的时刻,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雁门关,转瞬之间就消失在了茫茫的草原上。
要不是地上留下了一些清晰可见的划痕,这群人就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草原平坦如镜,没有丝毫的起伏,大家也不用在意地形什么的。就迎着日出的方向,闷头前进就行了。
哪怕都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可是顶着刺骨的寒风滑行,眼睛还是巨痛无比。
陈玉懊悔不迭,早知今日,就把玻璃弄出来了。
如果有了护目镜,也就不用遭这份罪了。
除此之外,雪地滑行还是要消耗体力的。大家的速度虽然很快,可很快因为不停的运动导致身体出汗。
汗流浃背的时候还好,可等汗水冷却之后,立刻就让大家感受到了如坠冰窟的酷寒。
到了下午,很多人的棉衣都已经结冰了,冻的硬梆梆的,也影响了手脚的活动。
眼见着太阳即将落山,为了不迷失方向,秦王干脆命令大家就地扎营。
小分队找了一个背风的土坡后面,把帐篷搭建起来,又去弄了一些枯柴。有身手了得的侍卫,竟然还趁机猎到了獐子和野鸡。
陈玉则吩咐人弄来了干净的冰雪,用火烤化了之后,让每个人都用热水擦拭了一遍身子。
夜风如鬼啸的无边黑暗中,小分队这里的篝火比天边的星光还要黯淡。
可是吃着肉、喝着酒的大家,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沮丧。
正如这大乾蒸蒸日上的国势一般,大家都抱着必胜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