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晋军骑兵众多,而吴军却以步兵和水军见长,以前对付以步兵为主的梁国时还没什么问题,但对付骑兵众多的晋军,大家都没什么经验,难保不会兵败。
想到骑兵的威胁,周本站出来道:“大王,臣以为晋军骑兵多,而我军以往的战术多是对付步兵。所以臣建议,从现在开始军中就要多加强对付骑兵的训练,还可以多装备一些长枪、战车等。”
郭崇韬和李承鼎等人站出来附和道:“臣赞同周将军的意见,骑兵的威力有目共睹,以前咱们的骑兵能够压制住梁军;但若是与晋军交战的话,咱们的骑兵就要处于弱势,而且晋军将领多擅长运用骑兵,所以在防备骑兵方面我军的确有必要进行加强。”
“嗯,不错,诸位爱卿能想到这些,孤深感欣慰。这样吧,你们几位都督回头都好好想想对付骑兵之策,让下面的将军们也要好好想想,下次军议的时候咱们专门讨论此事,定个具体章程出来。”杨渥想了想,道:“今天咱们还是商议大略上的事情,各位还有什么事情要奏吗?”
郭崇韬站出来道:“大王,岐王派其长子前来祝贺我军灭梁国,不知大王对岐国有何打算?”
“岐王吗?他既然派长子前来庆贺,那就好好招待就是。”杨渥笑了笑:“或许将来咱们能否平定岐国,重点就在此人身上呢?”
“大王难道不打算派兵征讨,想用其他手段将岐国收复?”郭崇韬有些惊讶。
采用强力手段将一方势力迫降,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比如岭南的刘龑就在吴国的大军压境之下选择了投降。
此外,福建的王审知同样向吴国投降,虽然因为其子造反使得吴国最后还是动用了jūn_duì,但若不是王审知先投降的话,吴军后续用兵也不会那么轻松就取得胜利。
不过不管是王审知还是刘龑,他们都只是实力较弱的割据势力,在整个天下来说也就只能偏居一方。
而岐王可不同,当年李茂贞势力最强的时候,连朱温都要忌惮三分;后来与朱温、王建等势力连连交战,虽然屡战屡败,但谁也无法彻底将其消灭。
这样一方强力势力,即便如今国势穷困,但众将依旧不认为可以将其迫降。
严可求站出来道:“臣倒是觉得将岐王迫降是有可能的。诸位只看到了岐王当年强盛之时的风光;的确,那时候的岐王完全可以算是与梁国、晋国、蜀国还有我吴国相提并论的大国,天下间任何一方势力都不能将其忽视。然而世道变迁,如今早已经不是当年了。”
“如今的岐国东败于梁,南败于蜀,所控之地不过七州,且人烟稀少,百姓穷困,国势早就不能与当年相比。当年的岐国固然算得上当世大国,但如今的岐国却只能算比定难节度使这种势力稍强一些的实力了。”
当今天下相对维持独立地位的大国还有岐国、吴国、蜀国和晋国。
其中实力最强的当然是吴国和晋国,能够争夺天下的也就是这两家,其他势力基本上已经没有希望争夺天下。
蜀国的实力比晋国、吴国稍差,也算天下间的大国,再加上拥有山川之险,防守起来较为容易;不过凡事都有两面,蜀国在拥有山川之险的同时,也造成了蜀人普遍不思进取,以为只要据险要之地防守就能关上门来安享富贵;所以蜀国虽有些实力,但也只是冢中枯骨罢了,将来迟早被他国所灭。
至于岐国,其实此时的岐王实力大损,远远无法与另外三大国相比,其处境也是最为艰难的一个,靠着岐王以往的威势勉强被称为大国。
除了四个大国外,还有夏州定难节度使、灵州朔方节度使、镇州成德节度使,定州义武节度使等,这些藩镇也拥有一定的实力,不过不足以独立一方,只能投靠大国,以换取对内部的“合法”统治权。
此时,听严可求谈到岐国的实力,杨渥接口道:“岐国屡战屡败,其内部人心已经有分裂之兆,这些年不断有将领背叛就是明证。可以说若不是岐王的积威尚在,只怕岐国早就从内部瓦解了。”
“而且诸位也别忘了,岐王如今已经六十六岁,他还能活多久呢?一旦岐王死去,他的儿子没什么威严,根本难以驾驭住岐王麾下诸将。所以到时候孤给此人加官进爵,再对岐国诸将进行分化拉拢,未必不能将岐国彻底收复。”杨渥笑道。
平定天下未必都需要派兵征伐,若是每一地都要用兵的话,那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消耗多少国力;有时候适当采取一些手段也能够起到开疆拓土的效果。
历史上的岐国最后就是在李茂贞死后被晋国给吞并了,这期间没有发生任何战争,且晋军还借助岐国的地盘向南一举灭掉了蜀国。
既然晋国能兵不血刃的收复岐国,那吴国只要手段得当,未必就不能取得相同的结果。
“岐王这次派来长子出使,其目的无非就是想要观察我国的实力,以决定接下来的行止。所以岐使在吴期间,诸位将军可以邀请他们去军营中见识一下,要让岐王明白我军兵强马壮,难以匹敌;这样的话他应该会识时务的向孤请降,从而让孤有了干涉岐国的大义名分。”
“此外,孤听说岐王这次派来的长子李从儼喜爱文事,好读书,尤其擅长吟诗作画,对军国大事没什么兴趣,这一点很好!咱们可以在这方面下手,他前来出使的这段时间除了让他见识我军实力外,也可以让他见识一下我国在文治方面的成就,最好让他去南方见识一下江南的繁华之处,给他引荐一下国中大儒等。”
“只要这位岐王的继承人完全被我国所吸引,将来还怕收复不了岐国吗?”杨渥满脸都是奸诈笑容。
严可求等人脸上也都露出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吴军兵不血刃占领岐国的那一天;唯独众将不怎么乐意了,若是四方平定,不需要用兵就能开疆拓土,那要他们这些将军作甚?
当然,他们也知道如今天下远未到太平之时,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还多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