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不开就把西院那边的兄弟叫来两个,对外也别提雇人, 就说是
来帮忙的。反正都是自家人, 到时候按照工时多给点,别亏待了人家就成。
*
过了七八天, 后院里的棚子就搭好了。
爹和凤芝像往常那边去那边帮忙,徐甜甜负责看铺子带孩子,婶子继续在门口
打烧饼。
这天一早,有一位身穿竹布长衫的中年男子进了铺子。
他掏出一张名帖,自称姓叶,是省城“叶记商行”的采买,名叫叶茂轩,这次前
来是想拜见一下章掌柜,谈谈黄酒生意。
徐甜甜一听,赶紧招呼来人坐下。
还给沏了一壶茶,端了上来。
叶茂轩说,他这趟出来,主要是南下采办货物,在返程途中接到东家的信函,
就顺道过来看看。还夸这边水路通畅,南来北往的货船都喜欢在这边停靠落脚。
徐甜甜热情地招呼着客人。
爹这会儿不在,就向来人介绍了一下自家的黄酒。还当场从柜台下搬出来一
罐,揭开红纸,拍开封泥,捧起来倒了两杯,让叶采办尝尝味道。
那叶茂轩端起酒杯,抿了两口。
刚咽下去,就眯住了双眼,啧啧赞叹道:“这酒不错,口味醇正,回味悠长,
后劲儿也足……比老夫在南方采买的那批女儿红还要厚重一些……”
说着,又连喝了几口,面sè顿时红润起来。
婶子见铺子里来了人,也立即找了街坊家的孩子去背街那边报信。
不一会儿,章存林就急匆匆地赶了回来。
见了来人,拱了拱手,就把人让进了堂屋里。转身吩咐冬娃娘把那罐拆封的黄
酒端上来,又让腊梅去备俩小菜。
二人在桌前坐下来。
一番交谈之后,章存林基本上确定来人就是叶先生的父亲叶茂才派来的,也是
顺道来办事的。俩人边喝边聊,很快就敲定了价格和交货日期。
临走前,章存林取出了四罐黄酒,让叶采办带上给叶老先生也尝尝味道。那叶
采办倒是毫不客气地收下了,还在桌上搁了两块银元作为定金,说是东家特意安排
的,请章掌柜务必收下。
章存林客气了一番,就乐呵呵地收下了。
这事办得颇为顺利,人家那边可是看在叶先生的面子上啊。
想不到叶先生家里还做着这么大的生意啊?
七天后,铺子里就收到了省城那边的来信。
是叶采办写的,说是东家尝了酒的味道,十分满意。准备赶在入冬之前采购一
批,请章掌柜做好供货准备。
看了信,章存林乐得简直合不拢嘴。
这省城商行就是不一样,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以后作坊里只管生产,再也不愁销路了。
*
到了初冬时节,“叶记商行”的货船途径镇子。
那叶采办又过来了一趟,把预先定下的那批黄酒装运上船,还把货款给一并付
清了。
章存林看着账本,激动不已。
这一笔的利润,相当于铺子里半年的收入。一年做这么几笔,钱就哗啦哗啦地
进来了,日后还用犯愁吗?
第二天一早,他就去集上割了一大块猪rou,说包顿饺子改善一下生活。还把rou
馅给启宽那边送了一半,让他媳妇也动动手,给几个娃娃做点好吃的。
这天中午,一家人吃着热气腾腾的水饺,感觉就像过年一样。
徐甜甜一边吃着,一边瞅着窗台上的那几盆绿叶。
不禁又想起了那人。
这些日子,他在那边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