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海买的节礼完全是按喜好来,他妈爱吃槽子糕买了二斤,哪怕有好的他媳妇新做的点心也没想往家提,毕竟问起来也不太好说,干脆就不费那劲,他爸爱抽烟袋,买了斤烟叶,又买了两瓶高梁酒就骑着自行车就送回去了。
自行车他已经换了一辆,之前媳妇借的已经还了回去,这辆是他在旧货市场上淘涣来的,价格十分便宜,他去干活要骑,自己常用的东西就不要用借的了。
自行车前面车把两边挂着各种大小袋的东西,而大梁和后衣架则坐着她们娘仨儿。
说起来这还是个技术活儿,徐天蓝抱着小妞坐后面,大梁上绑个小椅子坐着大妞,一路上也相安无事。
徐天蓝娘家叫西芦村,与婆家东芦村隔了一条大马路,遥相呼应。
所以他们去西芦村是会路过东芦村的,到村口于大海就下车把给家里买的东西拎过去,没一会儿就出来了,然后再蹬上车,去西芦村。
西芦村挺小的,一个村子不到两千人,一个主道走路不用十分钟就到了头。
而徐天蓝家就住在村尾最后一家,门口有棵歪脖子树。
于大海骑着自行车,到门口刚刚停住脚,就听院里有阵略尖刻的声音传出。
“我说大丫头,大过节的,你就拿这几个jī蛋就回来啦,你这是膈应谁呢?”
☆、第018章
018
这声音徐天蓝很熟悉,是她继母马翠平的声音。
徐天蓝同于大海对视一眼,一家人下了车就进了院子。
她家正房三间,没有厢房,只在角落搭了个草棚放农具杂物,院子不小,但是却光秃秃的,草棚旁边垒了个灶台,大姐徐天红正在灶台边弯着腰蒸窝头。
冬天做饭一般都是在屋里,灶台连着火炕,烧起来炕会特别热,比暖气都好使,冬天好过冬。但是夏天便不能烧了,夏天本身温度高,再烧就该烙饼了,所以都在院子垒灶台以供夏天用。
现在已经五月份了,天也不冷了,所以用上了屋外的灶台。
马翠平此时正倚在门边,一边吐着瓜子皮一边大放厥词,而徐天红则一声不吭。
马翠平没嫁徐振兴前是个寡妇,她不但姓马,还生着一张马脸,肤sè不见得多白,但是却搽着粉,白的仿佛扎过面缸,细长眼睛,大嘴杈,一张脸要多不和谐有多不和谐,要说徐振兴当初为什么娶她,估计是因为年轻,因为她只比徐天红大五岁。
徐振兴架着副眼镜,两只手揣到袖子里,缩着脖,从屋里出来,却只是叹了口气,什么也没说。
马翠平却不依不饶,“我说老徐,我这么说不对吗?你叹气是什么意思?”
徐振兴眉头皱成了川字,别过头去,就看到了从外面走进来的徐天蓝一家四口,他开心了,“哟,天蓝大海来啦!快进屋去。”
马翠平抬了眼皮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