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翠极为赞成:“可不是,有妙妙你这个活神医的招牌,不愁天下人不爱元sè布。”
秦妙也不知道是谁背地里将她是元sè布庄东家的消息给散播出去的,总之她你神医的虚名终于能换取切实的收益了。
“对了,农庄里面还有好些彩sè果树,之前何花开点心铺子的时候那些果子用得上,后来她回了村里,那些果树就一直闲着。有时候我看那些果子挂在枝头没人摘怪可惜,就派人摘下来做成果篮,当做赠品送给买布的客人。”
秦妙点头:“这样就很好,几棵果树而已,不值什么。”
翠翠立刻反驳:“怎么会不值什么?上回有一位贵夫人得了那些水果赠品后还向我打听,能结彩sè果子的果树在哪里买的。我说是我们自己培育出来的,她便问卖不卖,如果卖,她愿意高价购买。当时我没多想,就给回绝了。”
秦妙发现了新商机,她以前从没想过果树也可以当做商品出售,想想也是,古人多风雅,一树桃花一树梨花就能引得文人sāo客们做那么多的酸诗去赞美,若是宅院里能种植几棵彩sè果子树那简直要让酸儒们叹为观止了。嗯,最好是一棵树能开好多种颜sè的花,结好多种颜sè的果子。
“以后若是有人想买果树,你就定个合适的价钱卖掉,回头我再给你一些果树种子,你抽空和彩棉种子一起种下去。”秦妙说。
翠翠听了很是开心:“果然妙妙你是个福星,本来我因为彩棉的事愁坏了,不想你一来啥都解决了。彩sè果树真要对外卖的话,一棵树最少最少也得一千两银子。”
一棵树一千两银子!会不会太贵了?秦妙担心:“卖这么贵会不会卖不出去?”
“我们的果树结果周期短,果子的颜sè好看,且汁水足,口感好,不怕干不怕淹……与其花大价钱买吃能看不能吃的盆栽,还不如来买咱们的果树,放心吧,一千两银子有人还会嫌便宜呢。”翠翠俨然一副jiān商模样。
既然她都这么说了,秦妙没有再问。和翠翠一起参观了现在大规模的织布坊之后找地方吃了饭,秦妙便让翠翠忙去了,她自己雇了辆马车打算去何花家里看看何花。真正的朋友,就算长期没有联络,彼此也会把对方放在心里。
况且何花的心里暗恋秦妙的大哥,秦妙这次来了唐县理应去到下塘镇下面的山清村看望何花。算起来何花现在年纪不算小了,将近二十岁,放在这个时代二十岁的女子可能都是两三个孩子的娘了。
去山清村的路上,秦妙寻思着,假如何花听从父母的意思在村里找了夫家过得好,那此行便去给她送些嫁妆,若是何花的心里依旧对秦少贤念念不忘还想出门去找她哥子,那秦妙就想办法把她带到京城去。
点心铺子和织布坊不同,织布坊开在唐县,房价地皮都便宜,必要的时候可以很轻松的扩大生产规模,而点心铺子开在唐县就受到了消费群体的限制,不仅消费人数不算多,新出炉的好点心也很难卖到高价,假如将点心铺子挪到京城,多得是达官贵人们爱消遣,一块点心,只要做得别致,一两银子一块也有人买。
第452章 我家旧宅有粮食
唐县虽没有云县受灾严重,可是秦妙从唐县赶往山清村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