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平均寿命,早就不再年轻。见了面之后少不得抱头痛哭了一场,说起当年受不了打击病逝的爹娘和逃亡的路上染上时疫而亡的三弟一家,分外的唏嘘感叹。
然而两个老爷们儿兄弟相见感慨万千的时候,后院的女人们并不是那样的激动喜庆。
秦妙大伯娘崔氏,在李氏来齐州之前就多少猜到二房一家发达了,可是等到亲自来到二房在齐州城落脚的宅子里面一看,顿时脸上就挂不住了。二房什么时候日子过得这样好了?心头的妒火噌地烧起来,直将整个人烧得不自在极了。
偏偏面上又不能表现出来,淡淡的笑着,伪装出一副妯娌时隔多年终于得以重逢的喜悦之态。
崔氏年纪大了,遇到的事情多,即便是自家和二房一比较心里嫉妒的不行,可是好歹面上端得住。而她那二儿媳妇孙氏到底是年轻,见了二婶家在齐州城住着的宅子这样的阔绰大气,顿时就喜笑颜开的巴结起李氏来:“婶娘是个天底下第一号的福气人,可是把我这小辈给羡慕坏了,这回来了祖籍就等于回到了自己家,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管去叫我这个侄儿媳妇来……”
崔氏听了,暗地里冷笑两声,人家二房有的是丫鬟仆人,哪里需要你这个隔房的媳妇过来帮忙?说的是帮忙,定是想来二房这里蹭点好物件回去,真是个眼皮子浅的!
孙氏将自己的婆婆晾在一旁,可着劲的奉承李氏巴结李氏,一会儿赞叹李氏的儿女们出息,一会儿羡慕李氏年纪都这般了居然还这样年轻好看……可把一旁坐着的崔氏给气坏了!
按道理崔氏和孙氏婆媳两个因着这些回到了自家肯定会好一番争吵。可是谁知道当这对婆媳第二日重登秦妙家门的时候竟是一派和睦,融洽得不得了。
秦妙家看门的是个四五十的老仆役,这个老仆是当初唐弈修葺宅子的时候就安放过来的,大约是从沈家的庄子上拨过来。那老仆见着了崔氏和孙氏,知道是自家主人关系亲近的亲戚,忙差了人去后院禀报夫人。
不想崔氏叫住了那老仆,对他说:“夫人昨天我们已经见过了,今儿个是有些急事,特地来拜见你们家老爷的。烦请您代为通传一下。”
崔氏面上说得客气,心里却是嫉妒得不行。人心里面的幸福感是个奇怪的东西,一般都是要通过比较才能感觉出来,早前秦妙家没来齐州的时候,崔氏觉着自家的生活还行,温饱不愁,儿子还是家玉器店的掌柜月银跟左邻右舍的人家比起来也算高的。
可自打秦妙一家回到了齐州,住进了这座阔绰大气的宅子里面后,崔氏便开始觉着自家是那样的穷酸,那样的han碜,那样的不济……听听看,人家二房的两口人都成了仆人们口中的老爷夫人了,瞧瞧看他们大房的人来二房的宅子一趟还要请了看门的下人通传才能进去,这都是什么事!
昨天来二房的宅子里做客一整天后,崔氏便嫉妒的牙根疼,回去之后心里越想越不是个味,晚上睡觉心里憋闷的厉害,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今天一早起床又和那眼皮子浅的儿媳妇斗了嘴。
第354章
不想就在崔氏气得满嘴火泡的时候,儿媳妇孙氏的两句话却是点醒了她:“婆婆你这是生哪门子的气?你就是在自己家气死了,人家二房该如何过还如何过,我要是你就赶紧陪着笑脸去二房家拉拉关系,有银子借银子,没银子借其他的,公爹和二房老爷是亲兄弟,还能不借不成?”
崔氏一听,心思突然就转变了,是啊,自己和李氏同辈,又是妯娌,之前光为着李氏比自己风光生闷气去了,而孙氏这人吧虽然眼皮子浅,可是说得也不是没到底,自己就是在家里活活气死也影响不到二房分毫,没得人家一旁正看笑话呢,倒不如笑脸迎人说几句好听的话去二房借银子,等到银子到手了自己家也置宅子买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