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七闻言心间一惊,为眼前这位嘉和帝拿捏人心的本事。
要知道,顾氏一族之所以能成为百年不败的名商,最得益于那一品皇商的名头。
靠着这个名头,他们到各地去做买卖之事,只要不行作jiān犯科之为,那么所有官员都会因为这个名头而有所忌惮,也因此肯给予最大的支持。
所以,能被封为皇商,历来就是所有商户梦寐以求的事情。
只是,皇商的名头确实足够响亮,要达到的纳税量却让很多商人望尘莫及,这个要求是:每年按时纳赋,二十年内无偷漏赋税,缴纳够粮食五千石方可。
而五千石粮食,放在任何一个普通百姓家中,都足够他们一生吃食无忧。
是以启月开朝百年来,除了在战乱时救济过容氏始祖女帝的顾氏,被封为皇商的一直寥寥无几。
而今,容珩利用这一点,大肆鼓励有富余的商户多纳粮食,来换得皇商名号,一方面可以消除底层民众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暗暗对顾氏一家独大的情况留了后手。
是,现今的顾氏动不得,他们庞大的产业和财力几乎是国之根本,可二十年后,新的皇商出现,这些新的皇商也会借势迅速发展,那么百年后呢?
稍稍想想,或许百年后,只要启月仍在,顾氏,就不一定还做得第一皇商的位子,启月也从此,不再需要什么第一皇商,而是……百家齐鸣,形成一种新的制衡。
南方一场看起来寻寻常常的旱灾,竟让容珩,下了这么庞大的一盘棋。
说不清楚心间是如何的震撼,尘七恭谨地垂首,“臣,遵旨。”
————
刚同慕丞相、慕钰一道用过午膳的穆卿然,刚回到自己的院子,便接到了尘七传来的旨意。
事不宜迟,她当下收拾了行装,上马准备出京。
只是临去时,慕钰特意赶到相府门前,对她嘱托了一句:“小穆,事情完了就早点回来,切记。”
她有些不明所以,却本能地对着慕钰应承了下来。
打马行至帝京城门前,出乎她意料的,竟在这里看到了一个人——江九公子,江歆。
正文 第207章 日后再见,便是路人
江歆正在江尚书自出银两开办的粥棚施粥。
因为南方大旱,一部分难民涌入帝京,为了帮助他们维持生计,朝中很多官员都在帝京城内设立了这样的粥棚。
本来,作为尚书府的嫡出公子,江歆无需亲自到场,只是江正君见他几日不得笑颜,也几乎不再像以往那样偷溜出府,便生了让他出门来散散心的打算。
何况,一府的嫡公子亲自来施粥,传出去,也落得个仁心仁义的美名。
远远看着那面上蒙了一层白纱的江歆,穆卿然的马速缓缓降了下来。
因为这样的江歆,是她以往从未见过的。
他不仅真的到了粥棚,还亲自拿起饭勺,将木桶中的热粥一碗碗盛出来,亲手递到排着队的难民手里。
他面上不再有前几次见过的嬉笑欢脱,反而转为了恬静沉敛,他举止也不再像之前一样随行散漫,反而多出许多循礼守矩。
看起来一副大家公子的模样,这是江歆,却又分明……不是江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