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明才来一年,这三个镇子有肉眼可见的发展。县城扫盲工作开展得很顺利。
带来的富二代和富二代的妻子绑了大忙。
县城的扫盲很成功,就要发展去乡下了!不求一个个懂法律,至少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得来呀!
长明和元宝又讨论了细节之后,又分下让泥腿子不能被白叫泥腿子。至少要知道泥腿子怎么写!自己的名字怎么写!不能被哄骗一下,攒下的钱财被骗走!
这项工作交给最先开展扫盲的扶孤院的那些孤儿。
这些孤儿有男有女,学习了一年,算术都不错。加减乘除完全没问题。
让这些孤儿同县衙的衙役一起下乡下,教导六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孩子学习。
扫盲!
扫盲的开展同样不限男女。
后期这些孩子已经超出孤儿能教导的范围,可以来县城学习。不论是县学或者是扫盲班。
县学,自然是要考试才能进的!这一类人,看主要是学习四书五经,以后要从科举的。
扫盲班重点培养的人才是学习识字,认识契书,会写契书。会算术会查账等等。
扫盲开展得很顺利。
这是个很尊敬先生的时代。
特别是男女都收之后,女孩子的出生率都高了一些。开展得特别成功的要数如今的实验三镇。
其余的地区,有学生。年龄多在六到八岁之间。超过十岁的孩童很少。
十来岁的孩子,在农家已经可以干活,当得上一个劳力了。送来学习,家长舍不得。六岁的孩子,在家里人嫌狗厌。去学习几个字,还能帮忙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