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
失败!
失败!
洛克菲勒炼油厂选址建立的时候,道格也组建起了内燃机的研发团队。
外燃机是依靠气体的热胀冷缩,来完成活塞的往复运动。
内燃机则是依靠高温高压的油液混合气燃烧,再用曲柄结构,完成活塞的往复。
两者的原理有共同之处,结构也有共通之处。
但是,后者的难度却是前者的数倍。
道格原本想的是,在炼油厂建设的过程中,开发内燃机。
炼油厂建成后,就可以为炼油厂的产物,提供一种全新的用途。
然而,尽管原理想通,但是却还是一再失败。
最开始的失败,以为是油品的问题。
与外燃机不同,内燃机要更加娇贵。因为燃烧发生在机器的内部。因此,只能使用少数只用相对纯净的油品。
柴油和汽油都是备选之一。
外燃机则不管是菜油,还是猪油,亦或是煤油,甚至就连木块燃烧,都能让外燃机做功。
毕竟,外燃机依靠的不是这些燃料有多大的爆发力,而是依靠他们提供的热空气。
但是,利用实验室的手法,将汽油和柴油的提纯解决后,却还是失败了。
这次失败的原因,寻找来寻找去,就是在于各个部件的公差上。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零件,在制作出来的时候,都会有误差。
这种误差可以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低,但是却永远不会消失。
例如,相对古早的时候,每周大地上的玛雅人,想要烧纸一个陶罐,却误差大的弄出了一个缸。
这就是因为制作者,还没有意识到量具的重要性。
但是,又尺子了,精度就会变得很高了么?
不。
只是提高,而不是变得很高。
哪怕,完全依照尺子的刻度进行制作。
但是,尺子上的刻度在刻画出去的时候也有误差。
甚至,当所有的尺子,都是基于一把标准的尺子制作出来的。
如果那一把标准的原型尺本身就有问题呢?
再往这之后,尺子也会就行革新。
首先是尺子的材料,要确保的不同的温度和湿度下,尽量不发生太大的变形。
再其次,渐渐发展出了类似于游标卡尺这种更加精准的尺子。
目前,道格拥有的内燃机团队,就处于这样一个阶段。
不过,他们虽然可以熟练的使用游标卡尺。
但是,他们却无法让他们的造物,严格的按照尺子的尺寸来。
不管是铸造还是锻造,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下,他们都很难对最终的成品进行控制。
道格让他们引入数学工具,引入了虽然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帮助的效果却并不是很强。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学工具也要知道基础的数据。
知道的数据越多,计算的才越准确。
但是,内燃机不管是锻造还是铸造。这两种方法都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材料。
材料科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学科。
因为,它从某种程度上,更加吃的是经验,吃的是积累。
只有积累足够,只有经验足够。
才会知道什么样的材料,适合做什么,适合用什么工艺。
因为,材料学面对的都是诸如合金之类的东西。
合金在各种成分占比不同。
相同成分温度不同。
相同成分相同温度,但是处理的方式不同。
都会有着很大的差异。
而这种差异的体现,极其考验测量的精度。
需要测量三个维度的数据,再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这已经涉及到了基础学科的层面了。
并且,这样的基础学科,理论并不是十分完备。就像是盲人摸象一样,摸到了象腿,却有可能不适用于大象的鼻子。
因此,只能依靠不停地实验,一点一点。就像是愚蠢的人,想要凭借着自己的双手,搬走两座大山一样。
而这样的基础学科,也已经脱离了实际应用。
资本家很难对这样短期内见不到收益的事情进行投资。
但是,此刻身为一个资本家的道格,却不得不投资这样的基础学科。
因为,不投资,就没有办法解决现在内燃机遇到的难题。
当然了,哪怕不研究材料,奔着凑合事的原则,一次又一次慢慢凑合,最终还是能够搞出一台能用的内燃机。
但是,能用才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因为,能用不等于用的久,不等于故障率低。
道格这边,一边开始投资材料科学,一边让他们继续用差不多的材料,进行差不多的研发。
他们研发了许久,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经历了血与泪的教训,烧了道格大把的钱。
他们终于搞出了一台能用的内燃机。
但是,你不会想到这台内燃机的材质是什么。
它不是铁的,也不是钢的。
而是铜合金的。
铜合金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它的可塑性。
相比于钢和铁,它既不那么坚硬,又不那么脆。
因此,在道格要求一台能够运行的内燃机的时候。他们可以通过手工打磨每一个部件,对于这些部件进行细微的调整,最终做到平稳的运行。
但是,这样一台凝结了无数劳力和智力的东西,根本没有办法量产化。
与那些工业发展,已经比较先进时候的所谓“手工打造”不同,这样一个玩意,估计英国王室用起来,都要心疼一下它的成本。
当然了,此时此刻的道格,对此也很心痛。
但是,内燃机研发的决定,他已经做出了。
现在已经不可能放弃了,因为一旦放弃,沉默的成本就过于高了。
当然了,理论上来说,每一次失败,都是为了未来的成功做铺垫。
但是,道格可做不到,用自己的失败,铺垫别人的成功。
当然了,他现在也已经想开了。
不那么严苛的追着进度了。
因为,有些事情,着急是着急不来的。
不过,与此同时,为了服务于内燃机制造的材料研究人员。却误打误撞的搞出了另外一样东西——电池。
电池这种东西,并非是人类发明,因为它在自然界里就有。
当然了,某种特殊的电池,就属于人类的发明了。
最初,这位科研人员,想要搞的也不是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