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吉光灵探 > 第三十七章 三家之言

第三十七章 三家之言

沈棠之美目微睁,看着我说道:“你是谦虚还是真的不认得甲骨文?”

“学识有限,真的不太认识。”我一个大学肄业的人,你说我多有文化?顶多就是背诵了一些古籍,那还是毕业之后,被我师父逼的。

“我个人觉得应该没错,保险起见,一会我会将血玉中隐现的文字临摹出来,然后请教一下相关的专家。至于现在,我们就先以我翻译的版本为准,所说各自的看法。不过,我首先得知道,在我离开的则三个月内,发生了什么事件,导致你的那块血玉产生了异象?”

我早就预备道沈棠之会这么问我,便直接将她走之后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跟她讲了一遍。

听完之后,沈棠之口中冒出的第一句话就是:“又是k?”

接着是一声深深的叹息:“你提出的‘缸中之脑’的例子,确实和这个案子的情形很相像。的替换,或是思想的蒙蔽,究竟哪一种才是真实?如果一个人能够被随意的植入和删除记忆,以及能够任意的输入人格和性格,那么这个人还是不是最初意义上的自己呢?相对于许丽卿来说,或许死亡才是她真正的归宿——被复活的她,或许就跟缸中之脑一样,根本分不清现实和虚幻了吧?”

“据说,金鱼的记忆只有七秒,那么,是不是说,金鱼每过七秒就重生了一次?许丽卿每次更换身体,损失的那些记忆,也等于是重生吧?这该是何等悲伤又欢喜的事情啊。”

女性的视角,确实和男人很不同,我很多时候只是理性的去分析,而不会过多的带着情感。

但沈棠之的感性之语,也令我散发出了其他的思维,这是一种很奇特的体验。

而对于k,我也是倍感烦恼,一开始,我认为这个家伙绝对是某个邪教组织的头目,但随着后面事件的不停发生,我发现k的身份已经变得更加复杂和扑朔迷离起来,甚至在一些时候,k还暗中为我提供了某些帮助,而我也更加难以判断k的目的。

但是,绝不至于让我对k产生敌友难辨的感觉,k绝对是敌非友!

从k出现的第一个案子开始。,我便给k打上了邪恶的标签,这一点到现在我也依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改观。

抛开k的问题先不谈,我对沈棠之道:“在之前,我已经获取了一块阴米青,当时血玉也显露了一段文字,是普通的古篆体——通明三界路,照彻北冥宫。踏破九幽门,遨游酆都境。”

我将自己对老刀说的那一番理解,和沈棠之也说了一遍。

沈棠之点头认同:“我赞同你的意见。这段文字很像是一篇,阐明了血玉执有者,能够拥有穿行阴阳两界,遨游阴冥地府的能力。”

然后又问我:“但其中提到‘三界’,这是一个很玄的词,而后的甲骨文中,又有‘死生之门’四字……你对于儒释道三家的生死观,有何见解?”

我心说这就问到我的专业上了,咳嗽一声,正声道:“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但儒家其实是重生轻死的,因为有人曾问孔子死后的事情,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批评他活的事情都搞不明白,还妄求搞明白死的事情?”

“所以,‘未知生,焉知死’这六个字,便是儒家生死观的体现。儒家重生轻死,悦生恶死,以生观死,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是实用主义的生死观。”

“庄子云: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提出‘一死生,齐彭殇’,将生与死看做同等,认为长寿和短命也未必有什么区别。选择舍忘生死,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认为生死小事而已,要超脱生死。活着就是死,死就是活着。”

“正所谓,生死有道,人世如川,往者来者,日夜无息。道家直视生死,看破生死,超越生死,由死亡揭示生之价值,提出“生死齐一”,直指生命的超越性。”

“佛家也看破生死,但与道家截然不同的是,道家以生为人之乐事,天地之大德,以现世为乐土,讲入世;佛家则以现世为苦海,主张脱离,讲出世。”

“道家承认生死异途,佛家说三世轮回。”

“道家以‘生为天地之大德’,以生为乐,认为‘人之处世,一失不可复得,一死不可复生。’而现世人生又是如此美好,这不免使他们深感悲哀。故而追求长生不死,以升清虚仙境。佛教则认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生灭皆缘,因此追求涅般解脱,以达“常、乐、我、净“之境界。”

这一长段领悟,我早已经在脑海中思索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才能一口气说完。

沈棠之鼓掌道:“精彩精彩!我起先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你回答得这么细致深刻,看来你也不是一无是处嘛。”

我苦笑:“谢谢夸奖。”

一边的老刀听得是愁眉苦脸,虽然不至于完全听不懂,但我这一段话半文不白,对于他而言确实有点难度,难为他能够一直忍着不闹——在加上边上还坐了一个完全是一脸懵逼状态的英国佬,我只好以平实的语言,再和两人也解释了一番。

终了,我说道:“我之所以说的这么细致,可不是为了卖弄,这和我的一个推测有关。”

沈棠之微微一笑:“我也有点想法,不如我们玩个很著名的游戏吧?”

我点头,拿过之前写了一半的纸张,撕下两片,在其中一片写了几个字,然后折好,又将笔和另一片纸递给了沈棠之。

老刀一头雾水:“你们玩什么呢?”

我说道:“给你讲个典故。”

我说,中写道,赤壁之战,周瑜与诸葛亮商讨如何破曹。

周瑜道:“孔明兄,不如我们将各自计策写在手上,然后一起看,你意下如何?”

诸葛亮欣然同意:“正有此意!”

书写完毕,周瑜率先摊开手掌,上面写了一个“火”字。

诸葛亮大笑:“我与公瑾兄果然英雄所见略同啊!”

周瑜赶忙拨开诸葛亮的手掌,上面写着:“公瑾你说得对!”

……

老刀好一会才反应过来,我是在讲笑话,大呼上当:“我他娘还以为中真的这么写的,我靠!”

沈棠之听老刀这么说,也不禁抿嘴而笑,她将折好的纸片丢到茶几上:“你拿我的纸条,我拿你的,我们一起拆开。”

我笑道:“正有此意!”却是引用了刚才笑话里诸葛孔明的话。

我们两人都将对方的纸条打开。

老刀和海德赶紧凑过脑袋来看,一瞧之下,都是“咦”了一声,极为惊讶。

而我和沈棠之,则是相视一笑。

只见两张纸条上,写了一模一样的四个字——

“玄君七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永恒武道自在的美利坚田园生活若有神女兮山之阿我真不是妖魔都市之妖孽公子变身之天使执事文娱之小演员的日常主妇逆袭冒险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