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头过后,就是一个极其盛大的欢庆场面,人头拥挤整整挤满了一条街,杂耍、游行、礼花绽放。只是银幕上显示的字幕,说明这是汪伪利用双十庆典,对外展现一场虚假的繁荣。
但只要熟悉那一段历史的人来说,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无论在欧洲还是太平洋战场,的确是纳粹和日军占据上风,同时也是抗战进入最艰苦的阶段。
排除历史背景和暗喻,单单从银幕上反映出来的这个盛大的场景,就连冯晓刚也不由低声惊呼:“卧草,这得多少人啊?”
现在是2001年,不是原版《风声》诞生的2009年,尤其是在国产电影真正意义上的大片——《英雄》诞生之前,如此宏大的场面只属于那些进口大片。
或许观众看着这大场面感觉很过瘾,但在电影的从业人员来看,这可不单单是一个过瘾,而是需要巨大的财力、物力以及高超而又准确的现场调度能力。
哪怕是有财力,很多导演也不愿去尝试这样的镜头。大场面是精彩,但有时用近景糊弄一下,说不定也一样能达到效果。这大概就是国产电影始终处于一个低水平的一个很大的弊端。
此时的冯晓刚很佩服李睿会有这么大的勇气,其实只要是有追求的导演,心中必定有一个大片梦。
回到民族宫的首映现场,当银幕上展现如此一个宏大的场面时,不少影评人的眼睛顿时一亮。作为著名作家、国内资深的影评人,周利明点头的同时,迅速地在小本上写下了“开头大场面”五个小字。
镜头由远而近,场面由宏观到局部,就见一对老外夫妇准备进入一家门面装修豪华的饭店时,被门口的几个西装男阻止,从说话语气和举止动作,一看就是特务。
然后镜头转到室内,很大的餐厅,警卫森严,灯光由暗及明,中间的一桌,坐着一个老者和一个帅气的中年男子。
只见他男子浓眉大眼,一看似乎就是一脸正气,说话斯条慢理,脸上始终带着谦逊的微笑。如果没听到他说什么,肯定会对这个人充满了好感,但是一听他说的话,才知道这人居然是汪伪高官,可耻的汉奸一枚。
“有点意思!”这是冯晓刚的评价。
而周利明又在他的小本上写下了“人物不脸谱化”的评语。
要知道在此之前,不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华国的传统就是脸谱化,往往浓眉大眼长相英俊都是好人,哪怕就是穿上汉奸的衣服,一看那还是地下工作者。
正因为《风声》是部谍战片,观众们在观看的时候,都在猜测如此一个长相帅气,且温文尔雅,一看就让人很容易产生好感的汉奸会不会就是地下党的时候,说时迟那时快,就见那个伪装成服务员的女刺客,从热气腾腾的粉蒸肉的蒸笼下面拿出手枪,“啪,啪”两枪就把这人给打死了。
这是第一个出乎人意料,或者说跟以往的影视剧不同的地方,却一下子勾起了观众的兴趣。
当一阵枪战之后,女刺客虽然中了枪,但还跌跌撞撞逃出了饭店。正当观众松了一口气的同时,镜头再次一转,遍体鳞伤的女刺客却出现在阴森恐怖的审讯室里。
再一次颠覆了观众的想象。因为在以往的类似题材的影视剧中,英勇的地下党在险象环生的境地,往往都会神奇地脱险,而愚蠢的敌人往往会被耍得团团转。
这部电影显然不是以前的那种套路。而此时一张让观众极为熟悉的脸出现在银幕上,再一次令观众出乎意料的是,前不久还在热播的电视剧《刑警本色》中饰演一名英勇的刑警队长的王志闻,却以一个阴险、狡猾、残忍甚至是变态的汉奸的形象出现。
尤其是当他用香料涂抹在坚贞不屈的女刺客的胸前,还笑着道:“这是一种产自锡兰的香料,八妞最喜欢!”时那种变态的笑容,无不让人毛骨悚然!
然后一身戎装的李睿出现了,令狐冲变身为日军的特务机关长,再次印证了这部电影不脸谱化的特征。
坚贞不屈,连恶狗噬胸都没有屈服的女刺客终于败在了几根小小的银针之下,供出来司令部藏有卧底的讯息。
这又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情节展现,叛徒并不是可耻的,有的酷刑并不是坚强的信念能够抵御的。
于是一场阴谋展开。
这是一部典型的三段式结构的电影,开头部分成功地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
一份情报在五个人手中流转,电影中的主角终于一个个露面,一个个风格迥异却让人耳目一新。
李睿当初为了把这场五人传递电码文件的场景用一个长镜头来展示,足足拍了二十多条。长镜头的展示,让人更加清晰和直观地把嫌疑人的范围圈定在五个人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