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便如实说到,“身居穷约,不借势于王公大人,则无以成其志;王公大人功业显著,不借誉于布衣之士,则无以广其名。是故布衣之士,虽甚贱而不谄;王公大人,虽甚贵而不骄。”
还没讲完,高岳笑起来,“所以布衣和王公间,时势相须,先后相资,是不是?”
韩愈大惊,接着忙说确实如此。
“好啊,请郎君为我写文,广我高岳声誉。这便是我的条件。”
“绝不敢有任何推辞。”
可高岳紧接着说:“公楚兄言郎君火候未到,实在是真知灼见,不妨郎君随我入兴元如何?”
“......”韩愈目瞪口呆——高岳这个权门新贵,终于要对我下手了吗?
谁想高岳竖起三根手指,对他说,三年,只要三年后,韩郎君能在那年应春闱的话,我许你为状头,然后过天子制举,瞬间舍田亩而就官俸,五六年即可缓登公卿行列,又如何?
心中,高岳已决意要把韩愈,当作自己革新科举制度的一面旗帜,一面鼍鼓。
为此养着他又何妨,更何况韩愈写文章确实有理论家的水平。
看韩愈还在原地发愣,高岳就叹息声说,“不晓得韩郎君愿意不愿意,入我这个佞佛的权门处呢?”
“愈愿伴在大尹左右,规劝大尹尽早远离释门。”韩愈没想多久,就立即请求说。
高岳没忍住,又笑了出来。
数日后都亭驿,高岳携带着检校御史大夫的委任制文,向兴元府出发,驿站内前来送行的官员、文人不计其数,各个都是名气震动京城的人物,韩愈穿着新被赠予的衣衫,跟在高岳的身边。
“小友,河阳韩退之。”高岳气定神闲地在各位面前,介绍了韩愈。
“久闻令名。”无数脸都晃在韩愈面前,对他毕恭毕敬地施礼。
惊得韩愈团团回礼......
最终韩愈还是跟着高岳去了兴元府,当然高岳也不会将他安置在官舍里,而是在洋州的兴道县给他找了所田庄,每月都给他米,并给他纸笔,还有衣帛相赠,韩愈非常感激,暂时也没想任何规劝高大尹远离释教的想法,而是继续精研读书,并给在远在宣州的阿嫂郑氏写信,称自己在兴元府有贵人大尹照顾,一切都好。
韩愈的书信,和三百段彩缯一齐,载在自兴元府进发的帆船,沿着涌着波浪的汉川,准备入长江,再转运到宣城地界。
兴元军府官舍里,高岳从携带的竹笼当中,取出朵干花来,亲手别在笑吟吟的云韶发髻上,抱歉地说:“七百里驿路,实在没法让这兴唐寺白牡丹仍旧含着露珠来,只能让宅第里懂得做干花的家仆妻女帮忙,不晓得阿霓喜欢不?”
云韶还保持少女时代的娇羞,未曾变过,“何日才能回长安,与卿卿一道游曲江、赏兴唐寺牡丹呢?”
高岳有些遗憾,便告诉云韶,马上要移镇凤翔了。
此刻,韦驮天走入进来,对高岳汇报说,宣州那边送来的,主人你说要给彩鸾炼师的东西,已随着船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