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柳氏喝止道:“燕儿,你莫要插嘴,与你没有关系。”又转而对银儿道,“一切便如他所愿罢。”
那银儿冷冷一笑,神情甚为倨傲地看着梁柳氏,颇有些趾高气扬地说道:“三奶奶能识时务,那是最好不过了。三爷吩咐了,府中的东西,三奶奶一概不能带走。”
梁柳氏看着手中的休书,只是低头不语,良久,终于冷冷道:“连休书都是派一个下人送来,这份羞辱,柳某今日笑纳了。”她站起身来,又道,“有句话,带去给梁玉林,他日我若再回京师,必是金鞍白马入皇城,到时候,绝不忘今日被逐之辱。”
紫漪进来时,杨璇玑正在刺绣。她恭恭敬敬垂手侍立在一旁,过了许久,杨璇玑才放下针黹,柔声道:“去送了柳卿么?可有叫谁看见吗?”
紫漪福身道:“梁府并无送行之人,我在长亭与少夫人作别,并无人看见。”
杨璇玑点了点头:“东西都给她了?”她又一笑,“柳卿也是个实诚的人,我只是稍稍一提,她便如此急着同梁府划清界限,来向我表忠心。”
紫漪附和道:“少夫人对殿下确实忠心耿耿。”
“关中的诸事,便要拜托柳卿了。”杨璇玑道:“她是个明白人,这回走的时机极好,柳子沅果真非池中之物。”她又拿起手中的绣品,“紫漪觉得我这个芙蓉鸳鸯图绣得如何?”
紫漪笑道:“帝姬的手艺越发好了。”
杨璇玑轻抚着鬓发笑道:“佳期将至,我也该做点女儿家的东西给驸马聊表寸心哪。”她笑得甜腻,柔柔道,“如今皇姐盯得可紧,我可不能有甚么把柄落在她手里。”
叶云舒打开门时不由地一惊,门外站着杨璇玑身边的侍女紫漪。她抬头望了望漆黑的夜空,拱了拱手道:“紫漪姑娘有甚么事吗?”
紫漪左右看了看周遭的动静才进了门,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塞在叶云舒手中,道:“梁家的少夫人回关中了,这是她托我带来给你的。”
叶云舒久居宫中有些不明所以,不由地脱口道:“子沅君怎么回关中了?”
紫漪嘘声道:“云娘,你权当做不知。梁家已经写下休书,少夫人今早便上路了。”她顿了顿,又压低声音,道,“云娘放心,少夫人一定还会回来的。”
紫漪又关心了一番叶云舒的饮食起居,嘘寒问暖,叫叶云舒颇有些惭愧,又有些感激。自从她上回受伤以来,紫漪待他便如同换了一个人,几乎是无微不至,手足之情也不过如此。叶云舒料想一定是因为采芩临难前交给她的那块铜牌的缘故,便想找个机会同紫漪说清楚原委,只可惜宫中人多眼杂,而紫漪又从未再提起铜牌的事,仿佛并未见过那块铜牌一样。这倒叫叶云舒犯了难,往往话到临头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唯有稀里糊涂地佯装不知,两人各怀心事,却不点破,如此相安无事。
紫漪同叶云舒说了一会儿话,见时间不早,便起身告辞而去。叶云舒送走了紫漪,才坐到灯下,细心地拆开柳子沅托人带回的布包,只见里面有一枚金钗,还有一小卷纸。
叶云舒缓缓展开纸卷,只见上面写了几行凌乱的小字,只是寥寥数语:关中一别两渺渺,犹忆多情同年少,玉堂金马会有期,留得金钗隔云霄。
下面也没有署名,只是写了“珍重”二字。叶云舒心头一怔,凝神坐了一会儿,才将纸卷放在烛火上引燃了,待那卷纸化作了灰烬,才起身开了窗,斜斜靠在窗棂旁,抬头望着夜空中的一轮圆月,竟没来由地想起唐人张九龄诗中的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