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别馆历经两朝风云,依旧在临安开得好好的,这点想必东家是知晓的。”
宋酒点头。
“梅花别馆传到苏道手中时,风光已不似前朝。加之临安那时又多了一家祝家酒楼,两家难免要一争高下。中秋前开卖新酒之时,行内的人皆以为梅花别馆会再夺魁首,谁知他竟然输给了祝无非。自那以后,祝家酒楼一举成名,成了临安第一酒楼。”
这些宋酒多多少少也曾听阿爹提及,可阿爹始终没告诉她这背后的缘由。
“原叔可是知道这个中的缘由?”
原叔摇头,叹道:“老话常说,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梅花别馆传到苏道手中时正巧是第三代,兴许是富贵过了头,该走下坡路了。”
宋酒听着原叔的话,不禁点头。可点头后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梅花别馆不是富贵过了头,而是富贵正盛,所以不得不屈居第二。
“原叔,若是狡兔死走狗烹,该作何解?”
原叔因着她的话一下坐着了身子,神色震惊。“东家的意思是……有人不允梅花别馆盛传三代?”
宋酒没点头,亦没有摇头。
但原叔已然认为她这是承认了。“那……那苏道便不是真的只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死理?”
宋酒扣着茶杯,道:“一半是,一半不是。梅花别馆的名声既然名动两朝,从梅花别馆出来的酒自然差不到哪儿去,他苏道当然能坚持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一道理。”
“那东家所说的不是,可是说苏道碍于上边的压力,未能维持梅花别馆的盛名,又不得不相信其实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理?”
宋酒满意一笑,“正如原叔所言。”
原叔听罢,垂头沉思。
宋酒则是起身,走到栏杆边上,斜斜的雨丝间或飘到她的面上。
酒楼下方,行人撑着各式各样的油纸伞。伞面或绘西湖风光,或绘山水花鸟,或干净无它。亦有行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匆匆走过。
未几,原叔亦是走到栏杆边,不知方才他思考了些什么,此刻只是静默地站在宋酒身旁。
宋酒的两眼瞧得久了,有些发酸,故而收了视线。
“原叔方才可有想出什么计策?”
其实,凭她识人的本事,原叔方才能想的,想做的,她能猜个七七八八。但她还是要原叔提出来,物要尽其用,不然她要原叔做这个店家有何用处呢?
“东家,老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既然眼下的局势不允梅花别馆风光无限,那苏道眼中又容不下我们,窃以为何不借此良机制造事端?”
“事端?原叔的意思是要他忤逆犯上?”
“正是。”
宋酒转身,背着原叔悄悄一笑。
果然,她猜得八九不离十。
“可这良机也不是说来就来的,原叔说的事端又从何挑起?”
原叔弓着身子,小声道:“我记得再过些时日便是梅花别馆的还梅会,届时临安的权贵皆会如期而至。东家可借此良机……”
宋酒听见还梅会三字时,两眼晶亮无比。
她竟忘了,每年梅花别馆的还梅会就在这个时候。
还梅,还梅,不仅是因为梅花别馆中有一个梅字,更是因为过了还梅会,临安的黄梅时节便快要过去了。
还梅,便是要送走梅雨。
梅花别馆的还梅会传了三代,是以临安人都相信,只要梅花别馆的还梅会办得好,今年的梅雨便会顺顺利利地走,来年亦会顺顺利利地来。
宋酒不禁佩服原叔,没想到他连这点都能记着。
“原叔,此次你倒是帮了我一个很大的忙!”
原叔竟然笑得有些腼腆,“东家说哪里的话,既是答应了助东家一臂之力,自然是要事无巨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