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黛玉每天看小说 > 第50章

第50章

听说前几日韩越带人出疆城,走访屯田情况去了。

韩越书房里,典型的武将风格,墙上挂满了刀枪剑戟,只有一副诗挂在墙面上,与众不同。

却见那诗的题目叫做《混蛋诗》,

诗云:

你叫我去这样干,

他叫我去那样干。

真是一群大混蛋,

全都混你妈的蛋。

永嗔一眼望见,险些笑出声来。

韩越冷脸看着他,推过一卷书册来,“这是我写的诗,您看看如何?”

永嗔敛容,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一戳一蹦达。”他下死劲掐着自己手心,好险没笑出来。

韩越问道:“如何?”

永嗔轻咳一声,一本正经道:“听说将军祖籍山东?”

“正是。”韩越瞪着一双饿狼似的眼睛,盯着他,又问一遍:“如何?”

永嗔微微一笑,打好腹稿,徐徐道:“大将军这诗写得好!您看——‘大明湖,明湖大’虽无动词,却动感十足,立时就让人感受到您对家乡河山的热爱……‘有荷花’却笔锋一转,由大转小,把人引入大明湖满堂红的遐想中。就在赏诗之人闭目掩卷满鼻荷花香时,您却化静为动,以鲜活的生命力——□□之动,对比荷花之静,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则动静剧增十倍,实在是好笔法!”

韩越明显愣了,大约是不知道该作何反应,冷着脸僵了一会儿,硬邦邦道:“不是奉承我?”

永嗔笑道:“不敢。”他捧着那诗,似乎余味未尽,又道:“将军童心可见,‘一戳’二字用的极妙——以己入画,与大明湖美景浑然天成,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此诗乍看是您的‘出世’情怀,但细嚼之下,却字里行间暗示了将军的‘□□’情结。”

“果真?”韩越起身,探头也去看自己写的那诗,心里嘀咕:娘的,老子写的诗,每次给幕僚副将看,他们一个个苦着脸跟死了爹一样——难道是他们功夫不到,赏析不来?

“自然是真的。”永嗔正色道:“真正的诗人,既豪放,又婉约。辛稼轩苏东坡之流皆如此。此诗虽是言景小令,但可贵的是,将军描写□□只限于‘一蹦达’,而没有刻意地刻画蟾鸣之音,更隐含了‘多做事、少说话’的实干精神!”

韩越听他比出辛稼轩苏东坡来,知道这是大诗人大文豪,不禁半信半疑。他原是知道自己写的诗难登大雅之堂,拿来给永嗔看,也是“和解”的意思。

要他一个粗莽将军给人示好,实在为难。照他想来,他看了永嗔擂台上丢脸的一面,这会儿也给永嗔看看自己丢脸的诗,那就扯平了。没想到永嗔情真意切给他夸起来,倒让韩大将军不知如何是好了。

永嗔也看出韩越的和解之意。

这种顺嘴的好话,只要他愿意,那真是能一箩筐一箩筐地往外搬。

韩越呆着脸沉默了片刻,干巴巴道:“既然来了这里,您就跟着我好好干!以后有我一口吃的,自然也少不了您的。”这是他跟身边的人常说的话,这会儿跟个殿下说这种话,实在显得拧巴。

永嗔笑道:“自然。我来的时候就说过了,我来戍边为国效力,从今往后,唯将军号令凛遵。”

“你那天擂台上的拳脚功夫我也看了,取巧而已。真要练好武艺,还要扎扎实实来才行——虚头巴脑的东西不能长久的。”韩越说话很直,想起幕僚千叮咛万嘱咐的话,又找补道:“不过比起都中纨绔来,您这也算能看得过去了。”

永嗔就如此在北疆留了下来。

跟士卒同吃同住同操练。

刚开始,一早上操练下来,永嗔只觉得胸腔里都在着火,呼吸间都带着血腥气,到了晚上往榻上一躺——还管什么烫不烫、燥不燥,就是躺在泥巴地里都能睡得香甜了。

简直是治疗失眠的佳法。

韩越跟幕僚副将等讨论战事时,也让永嗔在一旁听着。

这可比兵书上的鲜活具体多了。

时大夏有六镇。

这是朝廷为了拱卫都中,抵抗更北方的强大民族柔然而设立的军镇。

依次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位置要冲,作用显著。设立之初,地位很高,统帅皆为皇族,也包括不少开国元勋之子弟,作为国之爪牙镇守边疆。

然而先帝东迁国都,经营中原。随着统治中心东迁,六镇拱卫首都的作用急剧下降,六镇地位下降剧烈,戍边不再有出将入相的光荣,反而是多为流犯囚徒,即使皇族子弟都难以晋升。

所以十余年前,韩越被景隆帝派来惠远戍边,实在是一桩苦差事;也与他不会做人,得罪朝中权贵有关,景隆帝派他来这里来也是保全他。

与如今永嗔被“发配”来此,是差不多的情况。

景隆帝不想让永嗔搅合到一些乌七八糟的事情里,索性把他远远打发了。

朝廷为防范柔然,修筑前朝遗留长城,又在北疆军屯。

长城以北有千里宽的缺水地带,汉族步兵难于通过,而游牧骑兵易行。

为打破长期沿长城被动设防的态势,先帝时屡屡以大军出击塞外,连景隆帝也曾率兵驰骋广袤无垠的北疆,每次攻势行动却都会因军粮不济而很快退回。

所谓“陆路千里不运粮”,行期一个月后所运之粮就难抵运输员自身途中所耗。

从前秦征五岭挖灵渠,隋炀帝征高丽开大运河——水运才是古代唯一有效的远途运粮方式。

永嗔坐在一旁,看韩越与底下人算军粮——在北疆荒原,以马驮粮,运三十斛抵远征终点时仅剩一斛,耗费之巨,最终会造成“天下为虚”的局面。

所以塞外留兵屯田,意义很重要。

只是都中王孙公子,是看不上这荒蛮之地的——若不是景隆帝下令,永嗔自己也绝对想不到要来北疆屯田戍边。

在韩越掌控下,北疆军屯区已有十几年,正是卓有成效之时。

然而作为有现代人见识的永嗔,在深入了解过屯田之事后,却颇感忧虑。

在降水少、无霜期短且风沙大的北方草场或绿洲,铲除林草植被而种粮,收割后祼露的地表层遇秋冬春三季风沙,原有腐殖质失去草皮保护会被吹走。

简单来说,这种耗国力费巨资的军垦几乎会自毁田园生计。

再过几年,此地将无可耕种之地。

这种违背环境的军屯,注定要短盛即衰的。

然而面对兴冲冲的韩越,要如何告诉他——他倾注了十余年心血的事业,终将化为乌有?

况且永嗔在北疆,目前并没有多少话语权。

至少在韩越眼中,永嗔还是个“学生”。

一个从靡靡都中出来,要学习如何适应北疆的少年。

初夏,永嗔接到都中旨意。

景隆帝赏赐他两柄玉如意,并一把重剑,还有一则喜讯。

淑妃有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十亿聘礼:首席的天师萌妻现代镖师实录热血时代邪帝追妻:火爆妖妃好凶猛婚婚欲宠:甜妻乖乖快入怀我在女子监狱当管教霸情中校的小妻子[白蛇聊斋]情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