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董联盟的一路诸侯公孙瓒,最初是隶属于幽州牧刘虞的。
公孙瓒是幽州治下的右北平郡太守,是刘虞的直接下属。但是,东汉末年,州牧是新增的一级政权,很多有野心的郡守还比骄横跋扈,公孙瓒就属于这种类型,刘虞有些控制不住他。
公孙瓒是北方边境的人士,贵族出生,和袁绍一样,都是庶出,所以,在家里的地位不高,想要出人头地,就需要自身加倍努力。公孙瓒少年时因为家里的关系当了小吏,平时作战勇猛,又讲忠义孝道。
有一次,他的上司刘太守因犯法被发配交州,公孙瓒却化装成小兵跟随,此等义事被众人赏识,特别是他的上司刘太守特别感激。刘太守在发配中途被赦免罪过,重归郡里,之后,公孙瓒被举孝廉,被朝廷任命官职,从此发迹。
由此可见,公孙瓒是一位像刘备一样,想要从底层慢慢向上爬的人,而且不仅仅去想,还努力去做,去做大家都认为是好的事情,比如忠义、比如勇猛。这些努力主要是为了博得众人的赞赏。由公孙瓒的事情得知,社会上大多数人不也是做着相同的事情吗?只是公孙瓒成功升职了,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没被上司赏识,或者是没有抓住机会,又或者运气太差没有机会。
公孙瓒做官以后,屡建军功,击退北方少数名族和叛贼,被朝廷一步一步升官,做到县令和郡里的掌兵校尉。他遇见战事第一个站出来前去立功,升职加薪的欲望非常强烈,而且军事作战能力也很强,所以,也越来越受到朝廷的看重。
但是,黄巾军日益泛滥,外族丘力居拉拢中山太守张纯反叛东汉,扫荡青州、徐州、幽州、冀州,公孙瓒实力太小,硬碰硬无法抵御。于是朝廷派刘虞为幽州牧,以治理边民,稳定局势。
刘虞不负朝廷重望,在幽州以宽厚的姿态对待境外的少数名族,以和平发展、互利互惠的方式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但是,公孙瓒对刘虞此举很不满意,因为公孙瓒的观点是以武力把少数名族打败,使他们害怕,刘虞此举完全是和自己的做法相悖。公孙瓒深知刘虞此举会成功,他担心刘虞成功后自己升官发财路被阻,就私底下破坏刘虞和少数名族之间的关系。但是,公孙瓒最终也没能完全阻止刘虞的成功。
最后,丘力居的盟友张纯被杀,边境官民与少数名族关系比较融洽,朝廷因此特意表彰刘虞,升了刘虞的官职,也顺带封了公孙瓒蓟侯。
由此,有很多官吏暗中商量,让刘虞做大汉天子岂不天下太平。但这是后话。
北方边境在刘虞的治理下,很太平,其他州郡的难民都逃奔幽州。虽然幽州偏远、贫困,但是此时却欣欣向荣,刘虞开了和少数名族的市场,富了军民。
公孙瓒因为军功显著,被朝廷默认为北方边境守御的将军,所以没有过多限制公孙瓒的兵权,连幽州牧刘虞也要给他面子。可以说,虽然公孙瓒是属于刘虞的手下,但是,公孙瓒就像一个高度自治的地区一样,很多事情都不受刘虞管辖,特别是公孙瓒用兵和募兵从不请示刘虞。公孙瓒名义上属于幽州,但实际上是处于分裂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