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十三洋行,以及十三洋行代表的商人们,对此倒是群情激奋,觉得李仙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是在动十三洋行的奶酪,必须坚决打压。
这看起来似乎很奇怪,李仙提议撤销封锁,对海贸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十三行的人生气是绝无必要的。
然而,十三洋行数百年来把持清国的对外贸易,从中获取巨大的利润,从不愿意外边的人涉入外贸之事。
李仙的提议似乎对十三行有利,但不可否认的就是把手捞过界了,如果十三行不去抵制,李仙就会顺势撇开十三行,跟英国人眉来眼去,坏了数百年的规矩,十三行对此自然是不会姑息的。
十三行的反应也很快,立即打压混元宗的香皂生意,辟邪香皂的销量从每个月两万块立即减少近八成,要不是因为这种香皂的原料是鲸油,实在没有替代的可能性,估计剩下的两成恐怕也保不住的。
除此之外,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等高层官员都获得了两份报纸上文章的译文,以及相关的情报。
“这个混账!”两广总督林则徐看完文章和情报,就是一声怒骂。
“这李仙该杀!”巡抚怡良点头同意。
原来,十三行提供的情报上写的就是雷州不法商人李仙面见英国领事义律,两个人闭门密谈一个小时,事后李仙就以很便宜的价格购得英国人半卖半送的十几门火炮和大量洋枪,最后还要加一艘质量上乘的外国战船,其不臣之心昭然若是。
至于在两家英国人控制的报纸上发表建议撤销珠江口封锁云云,自然是障眼法之类了。
不管是林则徐还是怡良都很清楚,一个毫无官场身份的武林中人向外国领事提出抗议,这是对朝政的干涉,不敢其立意好坏,都是该杀;
如果有人从外国人那里购买战船和火炮火枪等,那就是有了不臣之心,更是该杀;
如果这两件事不是独立的,而是有人同时犯了这两个忌讳,那更是该杀杀杀杀!
“幼常,你跟李仙这人接触过,觉得此人怎么样?”想了一下,林则徐问自己的内侄和女婿,广州通判沈葆桢。
“当初诸葛亮谓魏延脑后长着反骨,我观李仙此人,倒是全身都是反骨。”沈葆桢回答道。
原来,当初沈葆桢被李仙俘虏,在混元观中软禁数个月,直到最近广州官府和混元观的谈判得到一定进展后才被释放,回到广州来。
当然,混元观释放沈葆桢的条件是广州官府不得再无故派人攻打混元宗,也不得打压混元观在广州的生意,如跟福威镖局合作的香皂生意等。
广州总督府这段时间被英国人折腾得够呛,实在不愿意在此时多生事端,便答应混元宗的条件,至于私下里将混元宗和李仙上到黑名单上,只等跟英国人的纠纷告一段落后就要以雷霆之势加以消灭,倒是应有之事了。
沈葆桢本来家境极好,本身又有干才,素有能吏之名,但经过这番折腾后名望却大损,被人视为纸上谈兵的赵括之辈。
只是经历过混元观的波折,沈葆桢越发沉稳起来,原先的傲气和浮华都找不见,倒使得林则徐高看一眼,认为自家女婿这是因祸得福,心性得以升华,以后在官场上必然能走得更远。
此时,本来是总督府和巡抚衙门的一些高层官员一起商议应对英国人的事情,没想到混元观和李仙再次在情报上出现,不得不进行讨论。
“李仙这人其志不小,这是要做石敬瑭呢。”一位满族高官有意卖弄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