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二零九年,秦二世元年九月九日,正值深秋时节,夏伯赵凡在上谷郡正式建立夏国,为夏国君主,拒上谷郡九县之地,拥兵一万余,为秦末起义军建立的第三个国家。
赵凡颁布《大夏律》,不仅是标志着夏国诞生,也更加确定了反秦之意念,消息在半个月内就传遍了崤山以东,以至于被赵高所闭塞的关中咸阳宮也听到了一些风声。
秦二世坐在寝宫中,依旧如同一个瘾君子一般,等入冬过后李斯等一干大臣就要被问斩了,这位大秦帝国的皇帝如今没有大臣来“骚扰”,日子过得十分滋润和满意。
不过,这些天咸阳宮里流言蜚语四起,不仅打扰到了秦二世的“修炼”,还让他意识到了山东地区确实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你说什么?是何人如此大胆,立国叛乱,另立新法?”听着内侍的叙说,秦二世皇帝又怒了,“大秦的天下是朕的,朕是天子,没有天子册封谁敢立国?秦律乃祖宗法,是他们能改就改的?”
“朕要派大将扫除这些贼子!”
秦二世因为“仙丹”的原因,其实一直处在半梦半醒中,哪怕清醒的时候,意识也有些模糊,这样被蒙在鼓里的皇帝,恐怕比傀儡还要可怜。
“陛下息怒,丞相也在调查此事…”内侍有些惶恐地说道,生怕这喜怒无常活在梦中的皇帝一怒之下结果了自己的小命。
秦二世冷哼一声:“丞相调查?叫丞相来寝殿,朕要问个明白!”
赵高曾经告诉过他,说叛乱的不过是一群不足为虑的小毛贼,如今人家都立国了,秦二世如何不气?
“喏…”
“不用了,你们都下去吧。”内侍正准备应诺,赵高就阴沉着脸大踏步走了进来,这几天咸阳城、咸阳宮流言四起,他也是尽量压制着不让胡亥知道,随时观察着皇帝的动静,在内侍给秦二世说这些的时候早就有人向他禀报了。
“你这小人,竟然听信谣言,还敢欺骗皇帝,死不足惜,来人啊,拖下去,将此人挖心!”
那内侍闻言,顿时惊慌失措,再听到“挖心”二字时更是面色苍白,还没来得及求饶就被两个士卒拖了下去。
秦二世看着这些也没有阻拦,反而疑惑道:“丞相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那侍人所言有假?”
赵高自然不说实话,他打量着胡亥,发现后者早就被“仙药”和“女色”掏空了身体,不禁笑道:“陛下,卑臣早已查明真相,在上谷郡一代确有一万贼人,不过九五大夫、居庸令班余组织了几万大军正准备围剿这些贼人,上谷郡苦寒之地,人口稀少,这些个毛贼还翻不起大浪来…”
秦二世还是有些不相信:“朕的父皇一统天下,统一文字、度量衡,为何还会有人造反?丞相,你实话告诉朕,山东六国是不是复国了?”
赵高连忙摇头:“陛下啊,六国一些。余孽贼心不死不假,可当年六国的王室都在流放中暗杀,这些人不过是六国贵族,哪怕一时小胜,到头来也不过是春秋一梦罢。”
说到王室二字,赵高眼中流露出一丝异样的光芒。
“丞相所言极是,倒是朕疑心过重了,那班余朕记得,当初得罪过父皇,没想到还是个忠心的臣子。”秦二世坐在席上,接过赵高斟的酒,一饮而尽,“若剿灭叛乱成功,朕封他为御史中丞,升爵至大良造!”
御史中丞如今已经空缺下来,因为那些御史几乎都对大秦忠心耿耿,自然而然与赵高站在了对立面,最后落得与李斯一般的下场。
赵高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陛下,这是自然…”
而此时,咸阳大牢内,李斯和一众官员也通过狱卒打探到了一些外界的消息,一个个都是惊疑万分。
“什么?楚国赵国已经复国,上谷郡有人立国?”一些大臣听到这些,痛心疾首道,“李相当初所虑果真成真了啊!”
这是个御史大夫,当初李斯前往死谏之时,陈胜称王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咸阳,只是知道有人起义,当时李斯就推测六国必然会复国,不料还真说对了。
李斯此时已经垂垂老矣,满头白发,如那半步已经入了黄土的老人,再也不复当年英姿:“大秦是李斯与先贤、同僚和始皇帝陛下共同创造,如今却是毁在李斯一人手中啊!”
李斯如今是老泪纵横,悔不当初,若以前在沙丘之时放弃一己私欲,不与虎谋皮,何来今日之事?
“还请李相莫要自责,大秦如今被那赵高所乱,还需要李相这等元老镇之啊!”一些大臣见状皆是叹了口气,一度地安慰。
隔着牢房听着老丞相如此哭泣,任谁也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