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掌们微微一笑的说:“你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我就从这个话题开始讲道,你们没有接触过道家学说,我就讲得浅显易懂一些,免得讲得太高深玄奥,你们听不明白,人们往往将修道看作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东西,而且总爱将之跟炼丹、辟谷、入定之类联系起来。其实说难的话,修道也许是世上最难的事;但是如果说容易的话,也可说是世上最易的事。说它难,是因为它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结果连什么是道都搞不清,又谈得上如何去修呢?此外,由于后天俗念繁杂,即便明道,如无良师益友的指点相助,光凭个人的力量是难以战胜自我的。因此,芸芸众生,得道为数毕竟极少。说它易,是因为修道不象研究一门学问或掌握一种技术,需要用尽心机,苦心钻研,刻苦习练,不断积累;相反,它只要求你离俗去浊,放下自我,抛掉后天俗念。只要不是舍不得,扔掉还不容易吗?
修道首先得明道。什么是道?自从老子说了“道可道,非常道”,道一直成为一种扑朔迷离、捉摸不定的东西。其实,简单地说,道即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宇宙万物变迁化生的枢机。人作为宇宙之一分子,自然也源于道,即人的本性本来就合乎道。那么,人为什么还要修道呢?原来人是真性与假体的统一体。由于我们肉身存在世俗中,便随之产生了七情六欲,由于有了七情六欲,我们便有了种种业障,而这种种业障如一层层灰尘将我们的本性掩埋起来,使我们离道越来越远。符合本性的道心是和谐统一的,如如不动的,无私无我的,而由执着、依从肉身而产生的妄心则是骚动不安的,自我中心的,贪得无厌的,两者的方向正好相反。真性要求我们无私奉献,而妄心怂恿我们自私索取。这两种相反的力量一直在我们身上较量着、争斗着,不断地撕裂着我们,破坏了我们内在的安宁统一,因而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烦恼。因此,要解除痛苦烦恼,唯一的办法就是舍妄住真,使真假合一,而决不能认仆为主,一切听凭贪欲行事,因为贪欲是盲目的,不计后果的,永远难以满足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人越是无私,其痛苦烦恼也就越少;越是自私,其痛苦烦恼必定越多。至此,我们明白了,人为何还要修道?是因为道心与凡心相背的缘故,修道即是使凡心与道心相合。所以欲望是可怕的,而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不在于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欲望,而这些欲望不可能全部满足,于是求不得苦。就是痛苦我们修道就是要清心寡欲,这就是我觉得住多大的山洞,住多大的房子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追求大房车,大马车,银票多的世人比比皆是,但是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可是追求的人如过江之鲫,比比皆是,于是不可能每个人得到满足,而且人心是复杂的,人心好比蛇吞象,欲望的鸿沟是很难填平的,当你有了一套大房子之后你还不满足,你还想住达官贵族们的豪宅,住九五之尊的皇宫,但是我们大宋有多少达官贵人,有几个皇帝,数量寥寥可数,所以追求太多,失望也很多,人就陷入无穷无尽的痛苦中,而且一个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但是实际上他占有的东西是有限的,不可能占有全世界,全宇宙。所以我们大宋的房价为什么如此之贵,如同芝麻开花一般节节高,而且还高居不下,继续攀升,这就是因为人人都在推波助澜,有钱的人买了很多套房子,而穷人也不顾能力所及,省吃俭用到钱庄去借贷买房,大家都希望拥有人生中的一套房,两套房,无数套房,更好的更大的房子,忘了本心所在,房子不过遮风避雨的处所,不是生命中最应该追求的东西,它是为我们的人生提供服务性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一生捆绑,困在房子身上,特别是最近有什么砖家发言了叫一家六口都要为了孙子省吃俭用,用六个口袋的银子拿买房,真是无稽之谈,一派胡言。房子有那么重要吗?人只能在同一时间住一间屋,睡一张床,一天吃几碗饭而已。不忘初心,放得始终,大家争先恐后的攀比,炒卖,更加加重了我们大宋楼市的不健康的发展,所以在我看来,所有的房子都一样,不过是遮风避雨的地方,所有的车也一样,不过安步当车的工具,人不应该为了这些物质的执念而活着,而应该有更高的追求与梦想,否则我们和牲畜有什么差别?我觉得生而为高贵的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都是极为短暂,转瞬即逝的生命,所以我们更不应该像世界多索取什么,而相反应该反馈给这个世界更多,贡献更多,你的人生也才更有意义。其实看广阔点,天就是我的房子的屋顶,地就是我的房子的地,我即便在狭小的洞穴之中,我也拥有全世界,早上起来,我呼吸着轻灵的武当山之神气,夜晚我仰望夜空的繁星点点,皓月当空,何其妙哉?我修行悟道,传播学说,心灵空眀,其乐融融,好不快活。所以这才是我追求的东西,世俗的名与利那从来不是我的追求,而且追求起来也没有用,名终有没有的一天,终有人走茶凉的一天,千金终有一散的时候,年轻人呀,我都这么大年纪了,看得多了,也看得淡。所以呀,我为什么苦口婆心的对你们说这番话,想必我们都心照不宣,你们寻寻觅觅的东西是什么,这里面的东西用得好,对你们是福祉,用得不好对你们是灾害呀,所以你们从现在起就必须开始修道,否则你们年纪轻轻的很难驾驭,掌控它。
从形式上说,修道可分为禅修与活炼。禅修是指静态的、有一定姿势与时间限制的修炼,如站桩、打坐之类。活炼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修炼,或叫历境修炼,它将修炼与日常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无固定的姿势与时间限制。历来修道者有的特别强调禅修,有的特别提倡活炼,众说纷纭,不分胜负,其实我觉得二者不可偏废,而是相互为用。禅修有助于认妄识真,明心见性。初修者一静坐反觉妄念纷飞,无法入定。其实,这妄念不是静坐带来的,而是本来就在,只是习以为常,视而不见造成的。这种现象叫无明。一间没有光线的房子,尽管尘土飞扬,我们还是视而不见,待射进一缕阳光,纤尘顿时毕现。因此,如果你们刚刚开始静坐中觉得妄念纷飞,恰恰证明你的真性之光已开始显现。关键在于如何对付妄念。有的修道者把妄念看作是修道的大敌,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对妄念不是恼羞成怒,便是恨之入骨。于是想方设法,或数息、或意守、或导引,企图将妄念灭掉。可妄念偏偏有个怪癖:你越跟它过不去,它也越跟你过不去;你越想除它,它来得越勤;你越想离开它,它偏爱追着你不放。殊不知,妄念是除不掉的,也是不可除的。这是由于没有悟到——妄心、真心因心而生的缘故。因心而生的心是指凡心,凡心存而道心隐,道心显而凡心去。我们只能以先天道心破后天凡心,而不能以后天凡心获先天道心。无论真妄,皆由后天分别之心所生,只有彻底破解凡心,做到勿妄勿真,先天道心才能显现。不认识这一点,练功中就会出现以妄逐妄,愈逐愈妄的现象。因此,一切以妄逐妄的修炼法都不属于正修。那么,如何有效地破解凡心呢?一般地说,练功中妄念最难打消的,往往是自己最贪着、最不愿舍去的东西,禅修,往往收效不大,这就用得着活炼了,即通过禅修,明白了自身的不足与缺陷,然后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加以修炼、弥补。财、色、名、利、味如五种狂风,它们强劲地、一刻不停地掀起我们的妄心之波。你如果敢于迎风习练,不为所动,那在避风禅修时就更影响不了你,妄念也就不止自息了。从某种角度上说,活炼比禅修更重要、更有意义。从修炼时间上讲,禅修一小时是一小时,几天是几天,是有限制的,而活炼则无论坐住卧行,担水劈柴,吃饭拉屎,时时刻刻皆可修炼。道法自然,从功用来说,执着禅修的往往只求自了,而只求自了,结果是自了不了的。活炼却能随时发挥大道无私、利益有情的功用,在度人中度了自己。“
我突然若有所思的窃窃私语的对小飞说:“我突然想起来呢,刚刚张掌门说得话,我居然在现代社会的书上看过大部分一模一样的话语,真是让人吃惊呀,没有想到张掌门的真知灼见,字字珠玑居然大部分主要内容流传了下来,一直不落的流传到现代社会了。”那位张掌门虽然年事已高,还是那么耳聪目明,估计我的窃窃私语的话听了个大概,他不紧不慢的说起来:“小姑娘,你在什么书上看到就对了,我所有说过的话都被我的这些徒弟们整理成相关的文字出版了,为了传播需要,其实最主要的是我现在年纪大了,更喜欢说话了,从前的话翻来覆去的说个不停,这点我还是有自知之明,说得我的弟子们都不愿意听了,一个个心不在焉,无精打采的样子,我也是醉了,还好今天遇到了你们,我确认过你们的眼神,那样的眼神真是武当遇相知呀,看到你们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目不转睛的听我讲道,我真是由衷的开心,高兴呀。不过我在人世间的时日无多,所以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立论写书,流传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