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装备上,这些部队多半装备有制式的钢刀,铁弓,以及标准的箭矢,容易补充。部分精锐战兵还配有强弩,方便近战对射。铠甲也基本上都配备有札甲,因为是职业jūn_duì,对于近战,和博击都有针对性的训练,为了应对残酷的近战,不少士兵还配备了板甲,用大块大块的光滑铁板护住胸口,下部,后背,大腿等要害部位,在五十步之外能够隔离简易箭矢的伤害。
蒙古jūn_duì中最重要的制式武器是环首刀,刀长约半米左右,背厚不易折断,刀弯弯地打造,可以通过抽拉使对手致命,又不影响刀的锋利。近战时适合于格挡和拼杀。
也有一些骑兵配置了长近两丈的骑枪,骑枪的选料非常讲究,木质既要有韧性不会轻易折断,又能有耐性,能够远远地承受对冲而来的冲力,将敌人挑落马下,寨北的胡杨木虽多,却并不是那么适合作骑枪的材料。上好的骑枪,却要采用大理原始森林中经年的老擅木,由大宋的工匠进行反复的泡制和暴晒,历时三年才能成一好枪杆,而平时的保养也需要非常上心,经常要涂抹牛油,以免风化。
大战前三天枪杆要再抹一层牛油,慢慢待牛油渗入到枪杆深出,这样在作战时枪杆黑里透亮,真正适用于骑兵冲阵,重量适中,不易折断。好的枪杆并不易得,札木合军中也不过十几杆好枪,都交给了十夫长以上使用。
这时,札木合走过一处帐蓬,看到一名年轻的士兵,牵来自己的骏马,两手捧来一把最香嫩的青草,望着战马慢慢地咀嚼。
士兵脚下,放着一把闪亮的弯刀。他正摸着浓黑的马鬃,向马儿絮叨着什么。旁边过来一位穿着黄衫儿的少女,好象是那一堆送酒食的侍女的一名。少女来到士兵身边,瞅瞅四周没什么人看到,红着脸拍了折少年的肩膀,从自己的围裙里掏出一大把牛肉干,塞到那名士兵的包袱里,然后向着少年双手合十,仿佛是在祈祷着什么。少年也冲她一笑,从怀里掏出一件挂饰,硬塞到少女手上。
札木合看到这一幕,不禁吟起一首小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皆是南柯梦中人。”这一战,不管结局是不是象历史上的十三翼之战一样,都会有许多这样的年轻人,战死沙场,尺骨无存。这些少年的逝去,肯定又会在不同的部落中牵起一遍遍的哭声,有的是他们的母亲泪流满面,他们的老父亲叹气连连,最可怜的是那些未过门的少女,从此每天都会有一个悲惨的影子萦绕在自己的脑海,伴随余生。
札木合也在问自己,为了自己的一统天下的野心,为了自己的荣誉和愿望,难道就真的应该抛弃这千千万万的生命,来换得历史的永恒吗?这个问题是无解的。
在另一个时空的那个时代,世界上第二的大国,那个号称开启了又一个盛世的国度,哪怕对一个最轻微的邻国,都不愿轻启战端,还把“忘战必危,好战必亡”几个大字帖在军校的门口,正是为这一切做的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