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对于张来的请求也是咬着牙答应的,本来如果县里的府库充盈的话还可以拿出来向农户放贷,解决农户的燃眉之急。可包拯的前任却将天长县的府库倒腾一空,也不知道他走了什么门路,朝庭对于包拯的上报竟然无动于衷连查都没有查,更别说给天长县以补偿了。
包拯多次请求才发了衙役们的工钱,这朝庭是指望不上了,所以这时只能靠包拯自己了。这阵子又向开封运了几批玻璃器物,真宗皇帝还真的派人秘密将玻璃器物弄到了与契丹人交易的榷场去卖,从中赚了不少钱,仁慈的皇帝毫不犹豫的按比例将包拯应得的那一份给包拯送了过来。而包拯自己在边关建的酒坊在榷场中的酒也卖的不少,为包拯收入了不少财富。这让包拯手头的钱这时很充足,这也是他敢答应用自己的钱向农户贷款的底气所在。
张来得到了包拯的承诺千恩万谢的走了。这时的百姓对朝庭和官府还是很信任的,官老爷说的话他们是不会怀疑的。这趟没有白来,这包大人果然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官,为了百姓宁可自己出钱也要救济,回去一定要好好为包大人宣传一番,让大家都知道包大人的好。
现在正是播种时节对农户的救济越早越好,不然错过春耕损失就无法挽回了。
包拯立即将李正叫了过来。命令李正开始着手准备给农户发放贷款的事情。
包拯所想并不是贷给农户钱然后收取一点儿利息那么简单。李正听了包拯的吩咐也感到要干的事情太多了。而且非常紧迫,所有的事情都要在几日内完成。每件事都是相当有相当难度的。按照包拯的要求要在天长县建立起一系列的商店和作坊。这些商店和作坊统一以“包家”为名号,包括了包家粮店,包家农具商店,包家日用百货商店。这些商店囊括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商店后边又有相应的作坊进行生产,为商店提供商品。
当然所有东西都靠自己生产很不现实,包拯命令李正利用几天的时间大量采购物资,商店的仓库都装的满满的。
几天后所有的包家商店同时开业了。这些商店中最为特别的是与包家粮店并排的一个门面上挂上了包家钱庄的牌子,包拯已通过张来告诉农户可以到包家钱庄来借钱了。
百姓不知道钱庄算什么买卖,他们并不在意起什么名字,只要能借到钱就行。包家钱庄果然与众不同当天就挂出了牌子,向外贷款的利息只有平常农户所借高利贷利息的三成。这令来到这里的农民们非常激动,心里又有些不安。他们已通过张来知道借给他们钱的是知县大人,不过这钱不是白借的,到期要还本付息的,而且还要有抵押的才能借到,所以他们来时已带了房契地契,如今包大人开出了如此低的利息看来真是想帮大家了,只是不知自己用来抵押的物品包大人看不看的上。
钱庄专门派出了伙计接待来贷款的人。为了防止大家拥挤伙计按来到的顺序给每人发了一个刻着数字的木牌。在钱庄的大堂内摆放了桌凳让大家休息。大家心中很急可看看在门外来回巡视的衙役也只好坐下来安心等伙计叫号。
号码排在前边的人被叫到了旁边的雅间之内,有专门的伙计接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