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就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沈宇还在这个基础上,请了精通相关历史的专家学者,来对剧本上的一些进行完善。
这就导致剧本里那些用词考究、半文半白的台词相当难背,而这些对自己的演艺事业有敬畏、有追求的演员,也不可能用数一二三四的方式来对台词。
不过好在演员们确实足够用心,在小会上沈宇随机抽查了每人一段台词,大家都完成的还算不错。
就连最晚拿到剧本的胡戨和李栤栤,也都做了不少的功课,即使大段的台词也只需要看上几分钟,就能情绪比较饱满的对起戏来,而不是机械的“背诵”。
由此可见,演员们至少已经将自己的台词几乎都背了下来,在拍戏的时候不需要刻意的去背书,而是可以专注于自己动作和表情的状态,以及语气的拿捏等等。
除了台词的背诵以外,沈宇之前给演员们安排的各种课程和训练,这个时候也显现出了成果。
形体、礼仪等学习科目可以让演员更直观地感知角色,对表演的帮助很大,而历史课则能够帮助演员理解故事背景,更准确地诠释角色。
甚至林宝怡还要额外再上一堂中医课,各种专业术语和药材的名称,他得背得滚瓜烂熟才行。
这些种种不同的课程,每天都需要演员学习和训练好几个小时,并且每周上课不少于五天,大量的课程让演员在进组之前,其繁忙程度已经不下于实际拍摄了。
而且,需要学习和训练的不止是主演和戏份较多的配角演员,沈宇雇佣的大量群众演员,也同样需要提前练习。
即使许多镜头只是远远的扫过,但孔武手下的侍卫们应该怎么走、怎么站,低头还是平视,两腿闭合还是岔开,沈宇都参照专家的意见做了明确的规定。
至于后宫,各位娘娘、小主们身边的那些婢女,走路应该迈出怎样的步幅,频率的快慢,沈宇请来的礼仪老师和顾问也都对她们进行了相关的训练。
在沈宇和李惠珠导演跟主演、群演沟通好、检查完之后,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环宇影视在大陆成立之后的第一部作品,终于迎来了开机的那天。
其实什么开机发布会,开机仪式之类的,沈宇一向是不太感冒的,但人有的时候还是需要学会妥协,尤其是在这种无伤大雅的地方。
开机仪式,在沈宇看来自然是封建迷信,是陋习,但他的剧组里面,不管是演员还是幕后工作人员,很多来自香江的影视从业者就信这个,而且都形成习惯了,沈宇也只好从善如流。
说起来,其实后来大陆许多电影、电视剧的剧组流行开机拜神,也算是香江电影工业的幕后人才融入大陆之后,带来的陋习之一吧。
沈宇现在是没那个能力去改变,只能寄希望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后,可以慢慢摒弃掉这些不好的传统。
开机发布会,沈宇其实也不太想办,不过谁叫他才刚刚从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拿回来一座金豹奖杯呢,正式媒体们比较关注的重点。
照例宣布剧集的名字和故事梗概,再请出几位主创人员上台后,开机发布会很快进行到了记者提问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