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名山志》云烂柯山高,十万八千阶!
石阶两旁,苍松翠柏,黄鹂啼鸣,绿柳垂青。
荀少彧孤身登山,踩着一级级青石台阶,拾阶而上。
一条蜿蜒曲折的山道,恍若无有穷尽一般,直通着山上绝巅。
一片片云霞环绕半山腰,将周匝景致山色,点缀的近乎仙界仙境。
石室山在世上,只有千丈万丈有余。但仙道袖里乾坤,方寸可为一天地。相传佛教须弥山,更有承载三千世界之功,等若一方宇宙。
烂柯山祖师虽无佛陀般的大能力、dà fǎ力,但毕竟也是当世罗天神仙之一,是最接近此世天仙大道,那寥寥几尊大能力者之一。其洞府道场虽非洞天之一,但也非一般福地可较,是首屈一指的大福地、大名山。
自祖师烂柯山传道,这数千数百年间,不知有多少大修行人,在这石阶上下出入,留下了不知多少人的足迹。
所谓十万八千阶,只是一个虚数罢了。山上实际存在的石阶,更可能远远超乎这一虚数。
寻常人终其一生,也未必能走通,这些无可计数的石阶!
但世上总有一二超乎寻常之流的人物,以大毅力、大智慧、大决心,用凡俗之心之身,一步步攀上福地,成就睥睨非凡之业。
荀少彧双眸微瞑,静静感悟着石阶上的岁月冥冥。
这些人的足迹汗水,浸透在石阶上,蕴含着这些修行人的内心感悟。
荀少彧一步步踏着石阶,每一步都极为沉重,浸染着无数感悟。
这些感悟心念,就是经历几世的荀少彧,也有颇多好处。
初始的几千级台阶,犹自如履平地一般,走的轻易自然,但随后的数万级石阶,每一步都犹如泰山压顶,一股莫名的压力在一步步中递增。只能凭着毅力心性,一点点琢磨自身,压榨出己身最后一点潜力。
他固然证就人仙,炼得一道元神法相,在当世可称一声谪仙人、近仙人。
但此世修行之道,以神魂念头为重,肉身气血为轻。毋论翻江倒海,还是出入水火,都只是元神力量的一种外在体现,肉身只是凡夫俗子所用。
任是大道天仙、罗天神仙一级的人物,只凭肉身体魄,犹自未能降龙伏虎、镇妖驱魔。
更不要提一介人仙,肉身尚未脱离‘人’之范畴,虽然常年打拳炼拳,但肉身最多也就是千八百斤的力道。
若非这些石阶别具玄妙,只需心念、毅力足够,踏上台阶之人虽会有乏力之感,但肉身却不会真正崩溃。当世绝无修行人,能走过如此多的石阶。
“一万八百阶,”
荀少彧每每迈上一级石阶,身心经过一次次雕磨,心神中一片通透,肉身上的疲劳,在一次次心灵的洗礼中,逐渐化为一份感悟。
让这一份份感悟沉淀与心,一点点剔除胸中浮躁之气。
“叩心路者,心路无有穷,叩心亦无穷。”
“祖师让我走这条路,看来是想磨砺我的心性,让我脱去繁华浮躁,再归清净自然本性。”
荀少彧心思一动,对于王质祖师的苦心,已然窥见七七八八。
三载的红尘游历,见过太多悲欢离合,看过太多喜怒愁苦
这些经历,虽都是修行路上的一份资粮,但何尝不是心神心境上的一道枷锁。
尤其是在云龙山石佛寺,见到了神仙之流的强大,以及神仙们的斗法,道心稍有不坚者,都会留下一丝阴影,为日后埋下隐患。
只有将这些隐患一一消除,才是清净自在身。
“洗去心中阴霾,不留污垢浑浊。”
荀少彧低声吟诵,身形渐渐隐没在山道崎岖之中。
一道道清浊阴阳之气,在荀少彧脚下流动,大有一副分化两仪四象,自演六合八卦之象。
…………
洞中天河悬挂,一道道流光纷纷涌涌,金华摇拽天际,玉光冲破霄汉。
祖师盘坐仙台,一名名黄鹤童子侍候左右,头上三花聚汇,胸口五气滚滚,神光神曦一一垂落,神仙法相庄严莫测,气度合乎罗天法度。
一柄白玉神斧悬挂祖师腰间,轻轻闪过的神芒,带着一抹杀伐凶戾之气。
蓦然,这一尊罗天神仙睁开法眼,定神望了一会儿,开口“好一个伶俐的徒儿,以人仙之业演变阴阳两仪,通明四象八卦之道,却是一可造之材耶!”
“如此,两年后的小丹元会会首之位,清风徒儿也有了些许机会。”
在这一位祖师眼中,所谓剑术炼剑成丝,五雷天心正法小成,虽然也算得上不错。但那只是一张小丹元会的门票而已,虽能绽放一些异彩,但若说到独占鳌头,独揽众仙垂青,就无疑是想多了。
那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真传门人,个个法术惊人底蕴深厚。毕竟他们若无一两门逆伐地仙的强力神通,也无法削平众多同门,一朝晋身丹会。
所以,无伦此时表现的如何惊才艳艳,但小丹元会才是英才人杰们一分强弱,真正论个高低上下的时机。
在一众庸人中露出头角,只是小有天资罢了,当不得多少重视。但若能在众多天骄人物中,真正崭露头角,这才是当之无愧的强人,是有资格证就地仙之道的真种子,值得一方祖师重视。
不多时,荀少彧着青衫道袍,徐徐踏入金光洞府。
“弟子清风,叩拜师尊,”
荀少彧神态悠然,举止神态似如闲庭漫步。
一道元神灵光自顶门涌出三尺,内中演变阴阳诸化之枢机,包罗万象之教化。
这是叩心路上,元神经过千百次洗礼煅炼,演化出的一重异象,是荀少彧修行之道臻达一定境界,显化的的外景之相。
祖师轻轻看了荀少彧一眼,只这一眼,就将荀少彧内外虚实看尽,道“这一趟红尘之行,看来没有白走一遭。能走过叩心路,确实有见长进。”
鬼仙位业踏入人仙,虽然也是一重瓶颈突破,却还不放在祖师心里。
人仙有三百寿,但能在这三百年有限岁月中,踏入地仙之道的修行人,可谓百中无一人。
如今荀少彧悟透这一关隘,元神打磨实质,冲击地仙纯阳时,无疑要比他人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