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种心不在焉是不经意间的,他们本人当然也想抛开功名利禄地享受一下节日的氛围,感受一下赏月的心情,但结果却跟他们希望的有着不小的出入,因为他们越是不愿去想会试的结果,就越是忍不住地会产生“我要是考中了会如何?”、“要是没考中该怎么办?”、“我考中了而弟弟没考中又该如何?”、“哥哥考中了我没考中该说些什么?”之类的问题。
毕竟在大明这个时空,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消息的滞后性比萧木所在的后世社会要更加严重得多,所以尽管萧木和林檎早就知道宋应星兄弟没有考中,甚至已经开始研究宋应星到底是不是《天工开物》的作者这样的问题的时候,而作为这件事情的主角,也就是宋应星本人,则是还在为自己的会试成绩而感到焦虑。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宋应星兄弟的焦虑无疑不会持续太长时间,等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过去的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六的一大清早,朝廷便会公布本次大明崇祯元年的会试成绩,到了那个时候,宋应星兄弟的焦虑就可以结束,取而代之的无疑将会是十分浓重的失望之情。
……
想要在中秋佳节这天给皇上带去些好消息的自然不止这次会试的主考官等人,可以说全国上下所有的官员,都在琢磨着给皇上奏报点好消息,或者是送去点奇珍异宝之类的东西,也好在皇上心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从而有助于自己将来的加官进爵。
当然现在的大明处在一个形势极其严峻的时期,各地的大小灾情不断,对于朝廷大小官员们来说,不要说给皇上报去喜讯,能尽量不出事情,在中秋佳节这天不给皇上的心情添堵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至于什么“天降祥瑞”、“中兴之兆”这些东西自然也不是那么容易出现的,而且钦天监的官员们每天夜观星象看到的都是一些诸如“紫薇暗淡”、“灾星四起”的这些亡国之兆,当然没有办法硬是说成吉祥的寓意拿去蒙骗皇上——当然了,钦天监的官员们并不了解,他们现在的皇上对于占星、占卜之类的东西毫无兴趣这样一个事实。
虽说这样,但也不代表所有的官员都没有办法给皇上报个喜讯之类的,就算是在这样一个形势严峻的时期,运气好的官员总还是存在的,比方说大明的福建巡抚熊文灿就是其中的一个。
就在八月十五这一天的晚上大概戌时,萧木和林檎两个人跟张皇后、田袁二妃等人品尝月饼,一同赏月的时候,王承恩面带喜色地匆匆走了过来,萧木可以明显地看到,王承恩的手上拿着一份奏章。
很快萧木便看到了王承恩送来的奏章内容,然后便感慨了一句,“没想到熊文灿办事的效率竟然会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