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再走吧。”小北给苏秀英翻译了她妈妈的话,想是大中午的,自己饿一顿没关系,小北身子虚弱,空腹上车不好。
招呼小高进来,于月梅和张淑兰忙乎给大家准备午饭,海鲜卖出去,她俩也高兴,准备做一顿海鲜碴子(cha三声)犒劳一下大伙儿。
早上的时候,于月梅就和了一盆玉米面,现在发的刚刚好。张淑兰回家拿来她家的做碴子的工具,放在开水锅上方。
于月梅把发好的玉米面用水洗了三遍,沉淀好倒出上面的淀粉水,捞出已经成团的玉米碴子放在带着许多小眼的工具上按,这时候从小孔里挤出长长的面条,落进开水锅里煮熟,加入新鲜的海蛎子肉、葱花和盐,她家没有味素这种高档调味品,本来海蛎子的鲜味不需要这种化合品调剂。
张淑兰在火上烤了干红辣椒,用手轻轻一撮就碎成末,拌上一点自家做的大豆酱,调成一碗辣椒酱。
一大盆子泛着酸味的玉米面碴子端上桌,城里来的贵客们口水横溢。
在制作碴子的时候,苏秀英在旁边看着,一边看一边说,“怪不得我家玉林非要给你做儿子,他从小长到大,我的原则是不饿死就行,哪给他做过这么好吃的碴子?”
新鲜的海蛎子肉和酸味十足的碴子,加上火辣辣的辣椒,三种味道在口腔中相遇,迸发出来的满足感让人唇齿留香。
几个人围着一盆碴子吃的肚皮溜圆,一直拘谨的小高,一个人吃了六碗,吃完后浑身每个毛孔都张开,出了一身的汗。
“真好吃,阿姨这个手艺比城里的饭店大师傅做的还好吃。”
小高腼腆的把碗放在桌上,幸福的拍拍自己的肚皮,他离家来到北方当兵,慢慢也适应了这面的饮食,只有今天这顿饭,让他吃的十分的满足。
苏秀英和王玉林更不用说,吃的满头大汗,畅快淋漓。王玉林搂着他的干妈肩膀腻歪着,“妈,等小北养好病,过年我就在这里过,天天让你给我做好吃的。”
倒是苏小北,前生今世她第一次吃这种食物。一开始闻到面汤酸酸的味道,生病了的她一点胃口都没有,又怕两个妈妈担心,强忍着不适吃了第一口,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忍着不能吃辣椒,她也吃了两大碗,一发汗身上轻快不少,感冒的症状也减退,人也跟着精神许多。
午后,小北跟张淑兰交代了明天把账给村民们结了,这时候林春山也疲惫不堪的回来。
一看空空如也的院子,林春山目瞪口呆,大脑一时转不开弯。
不可能是孙长友派人来拉货的,他一早上求爷爷告奶奶的打听到孙长友被抓的消息。去县武装部了解情况,门口看大门的一听说孙长友的名字,啥也没说就把他给撵走了。
他又到水产大库找里面的经理,好话都说尽了,那个曹经理就是不同意收购他们的海货。
“春山哥,你回来了!”被王玉林背在身上的苏小北,准备坐车去县城养病。
“小北?你咋地了?海货呢?”林春山看看出来的一大帮人,有三张生面孔,一时不知道怎么打招呼。
“春山,等会儿我跟你细说,小北生病了,现在要去她县城的干妈家。”张淑兰拽过儿子,苏秀英着急回去上班,也不跟他们客气,小高发动车子,“突突突”载着小北去县城里。
望着吉普车消失在视线中,张淑兰拍拍于月梅的手,“月梅,你这叫守得云开见月明,往后小北会越来越了不起,你想想这几个月发生的事,像不像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