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三进门的时候,屋里没有一点亮光,只恍惚看见一个人影瘫坐在地上。
他走近几步,才发觉是顾大奶奶。
“妈,你怎么坐在地上啊?”苏老三连忙扶起她。
“三儿啊,快去找你爹!他找鬼去了!”顾大奶奶想推他赶紧去,没成想把自己又推了一个坐墩儿跌坐在地上。
“妈,你说的什么话,好好的找什么鬼啊?”苏老三很不解,“杭娃子呢?”
“被你爹带去了。”顾大奶奶神情急切。
“从来都是怕鬼找,哪有自己送上门去找鬼的?妈,你别急,我马上去!”
苏老三感觉到事情不简单,把钻林子拿的柴刀一扔,进了里屋。出来的时候,拎着一个行军包,急匆匆出门去了。
苏七爷领着苏杭,一直跟着那货担郎到了郑家湾。
郑家湾靠着一道山梁,名叫黄梁子,山的另一侧就是向氏坟。
过了郑家湾,他们顺着通往向氏坟的羊肠小路上走,路越来越窄。那小路在田坎边,田坎下是条从山里流出来、经年不涸的小溪流,这小路一直是放牛放羊才会走的路,杂草丛生,顽石当道。
小孙子才三岁多,走得很艰难,苏七爷只得将他背在背上。
走到山腰位置的时候,苏七爷只觉冷风扑面,浑身汗毛直立,脊背一阵发凉,腿肚子登时便有些软了。
要说这苏七爷真真是个胆子极大的人了。
郑家湾是什么样的地方,不光梅子垭的人知道,十里八乡但凡是出过门的怕是没有一个不知道的。
郑家湾,顾名思义,以前是姓郑的聚居地,可是现在全部变成了田地,无人户居住,梅子垭也并无一户姓郑的。这些姓郑的人去哪儿了?就连最年长的老人都不知道。有人说,曾经在这里看见了密密麻麻的阴兵,也有人说,在这里看见了巨蟒拦路。
当地有一句俗语,“郑家湾,月半弯,阎王爷,不落单”,可想而知,郑家湾给当地人的震慑有多大。
苏家的老屋离这郑家湾就几百米路程,翻个小山包就到,郑家湾的田,有一半都是苏七爷的。苏七爷年轻的时候,在这地方种田,一挖锄下去曾翻出个白森森的骷髅头。况且,苏家又是傩公世家,郑家湾里有什么,苏家人心里都了解个大概。
所以说,这苏七爷真真是个胆子极大的人。苏七爷生的一副神憎鬼厌的模样,加上对鬼神之事有些大致的了解,才敢趟这场浑水。
但饶是如此,他还是带上了小孙子来壮胆。
苏七爷心里知道,这三岁前的孩子,不用开天眼,就能看见那污秽之物。三岁以后,那些怨念不深又不愿显形的,一般人就再也看不见了。也正因为如此,每个人都记不住自己三岁以前的事,虽然看见,三岁之前不明人事,也受不到惊吓。苏杭现在3岁零8个月,那怨念不深又不愿显形的就瞧不见了,也就不会受到惊吓了,要不然,苏七爷是万万不敢带他出来的。
“爷爷,他走远了。”苏杭在他背上说。
苏七爷心里思索着郑家湾的事,没注意那货担郎已走得远了。往前一看,只见那白影径直翻山梁而去,便连忙赶上。
到了山梁,苏七爷再一扫视,看见那白影正立在不远处,便硬着头皮往白影那儿走去。
“爷爷,爷爷,我们回去吧!”苏杭在背上害怕地说。
“杭娃子乖,我们找到地方就回去!”苏七爷说这话的时候,声音都开始抖了。
“爷爷,爷爷,你不要走了。再走我们回不去了!”
苏七爷听了小孙子这话,再一看周围黑漆漆的林子,无边的恐惧刹那间如潮水般涌来,一步也不敢向前迈了。
那货担郎像是在等着他们一样,也立在那里。
就这么停了一会儿,苏杭忍不住问爷爷:“爷爷,爷爷,你怎么了?怎么不走了?”
小孙子越是问得急,苏七爷越是害怕。刚才出门的时候,天色还能看个大概模样,哪怕走到郑家湾,翻过黄梁子的时候,也还模模糊糊看得见路。可是一上了黄梁子顶上,天色就完全黑了,伸手不见五指,若不是苏七爷从小在这梁子上放牛放羊,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无比熟悉,怕是要绊不少跟头。
“杭娃子,下来我们歇一会儿!”苏七爷感觉自己的腿肚子在抽筋,想坐一会儿。
苏七爷把苏杭放在地上,想从兜里掏火柴和烟袋。抽袋烟,有点火光,能让他放松下来。他在兜里掏了半天,也没找到,心里暗骂顾大奶奶早上没有把烟袋和火柴搁他兜里。
“爷爷,我们还往前走吗?”苏杭怀里揣着那块青石板,此刻绿光更胜先前,好歹生出一些光来。可是打在苏杭的脸上更觉瘆人。
苏七爷看了看小孙子,啐了一口,道:“妈了巴子的,不信这个邪了,往前走!”
正要起身,却听得郑家湾传来一句喊声。
苏七爷连忙凝神去听动静。
反倒是小孙子苏杭先反应过来,“是三伯伯!”
苏七爷如蒙大赦,这才松了一口气,心里想着,三儿子来了,好歹这一劫该是躲过去了。
“我们往回走,去找你三伯。”苏七爷到底是萌生了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