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宫是皇家别宫,也是唯一建在长安城内的皇家别宫,占了北城春明门内的整个兴庆坊,故昭宗直接以坊名命名别宫——长安的坊名都是深有涵义的,“兴庆”二字也符合昭宗的愿景。
但兴庆宫最初只是昭宗的公主潜邸,从她十五岁参政封为庆国公主出宫建府,到晋赵国公主,又晋秦国公主,都是一直住在这座公主府邸里,而在她册为太子搬入东宫后,就将原来的公主府邸设计改为了园苑,命名为“庆园”——据说简宗当时极为心疼,虽然花的是他女儿自己的钱,但洒在修园子上还不如洒在他的造船上,太子贡献了一笔“造船经费”才让简宗转怒为喜,而且没多久就愉快的将皇帝这个劳心劳力的锅甩给了女儿,自个乐滋滋的做了享福的太上皇,即只管伸手拿钱。昭宗在登位几年后不久就开始大兴土木,不仅将她的庆园进行扩建,直至占据了整个兴庆坊,而且还开始在各地广修皇家园林的皇家庄园——如今遍布京畿道和大唐各道的皇家园林和皇家庄园,差不多都是昭宗的手笔。以致昭宗在位期间,言官抨击她“奢靡,挥霍无度”的谏章就没止过,但是在民间百姓和士子口中,昭宗却并没有奢靡的坏名声。
其一,也是最重要的,昭宗修园子花的是皇帝内帑,花她自己的钱修自己的园子,除了言官批评她奢侈挥霍外,其他人有什么好责怪的呢?民间的百姓有了钱还要修个大房子,皇帝修个园子又怎么了?其二,也是重要的,昭宗修这些皇家园林没有征发一个徭役,都是农闲时雇工出钱,给了庄户人额外的收入;有时还“恰逢”当地或周边地区遭灾雇灾民建园子,等于是皇帝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助百姓度了灾,这样仁慈的皇帝百姓们都希望她更“奢靡”一点才好。第三,昭宗常说“天子独乐乐不如与民同乐乐”,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出内帑修的这些皇家园林和皇家庄园,除了少数几个赐给子女和宠信的皇亲宗室寒门功臣外,其他的都向世人开放,庶民百姓都能够进去游玩,还能在里面举行园会宴饮。当然,这是要花钱的,而且租借园苑还花费不菲,但是民间的富户能在皇家园林里办园会,这是多大的面子,谁会在乎花多少钱呢?而小民百姓只需十几文钱就能进入皇家园林游玩,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谁会不舍得、不高兴呢?大家都说这是圣人的仁慈。再有,收的这些钱是用于园林自身的维护,没有一文钱进了圣人袋子,谁能说昭宗修园林是“得民利”呢?而这些园林向世人开放后就成了当地的“名胜”,吸引了无数外地游客前往,拉动了当地的消费和经济,使当地百姓和官员都受惠不尽,谁还会说昭宗修园林不好呢?还有就是,昭宗在位期间,每逢三年一次的文举和武举,这些开放的皇家园林都无偿给州举和进京应试的举子提供住宿和伙食,天下文武士子就没有说昭宗不好的——圣人的奢侈也是奢在惠民爱士上呀。所以这位大唐最会花钱的皇帝,在位期间却是最受百姓和寒门士子爱戴的,就连她当年执意要立吴兴孙氏的嫡女为皇后民间的反对声浪都不大,圣人要喜欢一个女子就喜欢呗,反正都有皇嗣了,多大的事儿,要闹腾得翻天?都吵得圣人没心思修园子了!……因为昭宗的德政,大唐之后的皇帝都延续了昭宗的做法,让这些开放的皇家园林继续成为“与民同乐乐”之地。
而兴庆宫作为皇家别宫,当然不能成为同乐乐之地,但兴庆宫在民间的名声却是极好的,也深为百姓们向往。
其一据说昭宗当年修建兴庆宫就不是享乐的,而是给太上皇“筹集”造船经费,又说在公主府改建为“庆园”后,刚成为太上皇不久的简宗每年都会开放庆园给长安贵家办花会,当然这些贵家为叩谢太上皇隆恩都会向太上皇敬献大礼,据说这些“大礼”都流入了太上皇的造船场,而在庆园被扩建为兴庆宫后,给太上皇的“谢恩礼”就更多了,统统流入了造船场,为大唐的造船事业做出了持续的贡献云云……当然这只是野史笔家之言,作不得真假。不过有一项是真的,那就是昭宗二十年下了一份诏书——《庶民立功立德奖赏诏》,从下诏那年起,每年全国各道都要推举出在各个行业做出重大成绩或成为道德典范的庄户人、匠人、积善仁义商人等普通庶民,除了诏书表彰银钱奖赏外,还能得到进入兴庆宫赏花的特别赐赏,自那之后,兴庆宫一下子从距离百姓遥远的云端变成了百姓们仰望又亲近的荣耀之地了,就算布衣又如何,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也有机会能够进入兴庆宫成为赏花的一员,谁还会责怪说这座皇家别宫占了京城一个坊呢?再大也不为过。
兴庆宫因为占了一个坊,当然是宏阔的,只牡丹苑就有十一苑之多,其景各有特色,除了极个别的择地品种外,几乎所有牡丹品种都能在兴庆宫见到,若论赏牡丹之全,除兴庆宫外再无别处,若论赏牡丹之贵,则除大明宫太极宫两处皇宫外,便是兴庆宫了。不说普通百姓向往,贵家们也是向往的,不然凭何每年花季,都有那么多贵家愿意奉上丰厚的“谢恩礼”借这兴庆宫开花会呢?……说到昭宗觑准人心赚钱的本事,那也是没准了,关键是这位圣人还舍得下脸皮,说起来大唐圣人的厚脸皮似乎就是从昭宗开始,先皇景宗就是深得昭宗真传的,脸生得最好却最不要脸,即位第三年就将兴庆宫的租园费提高了两倍,说是通货膨胀,天家也没余钱,要给先皇攒香烛钱给先皇太妃们攒首饰钱脂粉钱嘤嘤,各世家呵呵了,只想往他脸上扔靴子。
话说回来,在贵家中暗地里流传的“皇室相亲会”就在兴庆宫的花好苑举行,这处牡丹苑是面积最大的,种植的牡丹未必都是最珍稀的品种,但是品类最全,一眼望去,红白绿墨粉紫,单瓣重瓣,各色云集,真个花团锦簇。当年昭宗起名花好苑,就是取花好月圆的美好圆满之意,后来就成为帝后挑选皇家媳妇和女婿的地方,因涉及到皇家亲事,比起之后闻名帝都的上巳节芙蓉园牡丹花会相亲,就要含蓄隐晦得多了,只是天家与臣民共赏也。既然有相看的意思,这花好帖就不可能是年年都发,必得有适龄的子女;如今新帝登基已有七八年,为先皇也已经出孝,如今崔皇后发出这花好帖,其意为何那还用说吗?
各大世家当然高度关注,就算家中没有合适的太子卿人选,那也得盯紧哪家有可能入选。虽说以甲姓世家的底蕴,不需得和皇帝联姻来求发展,但是,成为后族和皇帝关系亲近,总会比其他世家多得一两分机会,如果皇帝的眷顾几十年不衰,那本家在士族谱中的位置就会稳固更可能升一升了,故各个甲姓世家虽不热衷于和皇室联姻,但有机会成为后族也不会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