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小叔妇是个什么性子,可那孩子的眼里,却是容不得一粒砂子。把那岂子小人,看的清楚着呢!”
“像咱们这样府第宅门里出来的小姐,又哪一个不是如此!”
“倒是如雪那孩子,虽跟着她母亲住,却没随了她的性子。这番作为,倒有些像我年轻那会儿。”
见太夫人这么说,大夫人也跟着接到。
“那还不是全仰仗着母亲,教导有方。咱们陆府的大小姐,上有祖父祖母疼着!”
“还有我们这一众伯父伯母宠着,就连她那几个兄长,也都护得紧。可却偏没把孩子养的娇气了!”
“只这一点,就足以见如雪那孩子是个好的,宠不坏去。”
京城里的勋贵人家,常有内府宴会。哪家女儿是个什么性子,这些人精似的内宅妇人,又有哪个是看不清的。
大夫人也常拿这些闺阁女子,和侄女相比。这不比不知,一比之下,侄女的性子人品,那可都是一等一的,她又怎能不多偏疼一些。
“你多偏疼她一些,倒也是有的。二房那边离的远,可每回来信,也都会问起如雪。”
“说是如雪这几年,可是年年都往北边儿寄送药材。就连那菊花枕,敷脸的面霜,也是没有一年落下的!”
“这么好的孩子,又哪里能不召人喜欢的。”
婆媳两个又多打了两句哈哈,太夫人这才看向刘妈妈。
“你离府时,崇宇的身子可是好全了?如雪那孩子怕是累瘦了吧?也不知有没有好好的补补?”
“我看也别等到阳月了,这就派个人回去将她们兄妹接来。还是在我身边看着,我这心里才踏实!”
太夫人讲了这么会子话,也不外是想寻个借口,又要旧事重提。
“回太夫人话,三少爷确是已然大好了。大小姐虽说薄减了些,但精神却很好!”
“二位小主子怕太夫人您担心,还写了信。三爷和三夫人也写了请安信,都在那木盒子里装着呢!”
刘妈妈一进门,就将装有信函的木盒,交给了太夫人身边的大丫鬟兰若。
至于太夫人后面那句话,明显不是对着刘妈妈说的,所以刘妈妈只回了前半句,就低下头等着主子问话。
“母亲怎的又心急了,没的又急伤了身子,若是让如雪那孩子见了,还不知怎个心疼呢!”
“刚才刘妈妈进来回话前,还叮嘱了兰若,拿了宁心丹出来。可见如雪那孩子,可是个心细的呢!”
唐氏被夹在这对活宝祖孙中间,当真是进退两难。这个侄女一向不喜欢应酬,所以不太喜欢进京。
而太夫人年纪大了,又不能离了她们回祖宅养老,可又想孙女想的紧,还好侄女每个月都有来信。
甚至有时天气突变,或是朝廷又有什么大事发生了,还会一个月二三封的报着平安。
太夫人这才没强将孙女,召到自己身边来。可也不死心,只要寻了借口,就会旧事重提。
“兰若,快将那盒子打开,把信拿出来!”大夫人只希望那盒子里的信,能打消婆母的心思。
兰若听命忙将木盒打开,将三爷和三少爷的信先承给了老太爷,这才将三夫人和大小姐的信捧到了太夫人的面前。
注:1小叔妇:弟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