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铮父亲王向忠回家的时候,天色已黑。今天是大寨乡大集,他用大金鹿自行车驮了两筐子苹果去集市上卖,不过看着沉咚咚的苹果筐子,便知道今天的行情并不好。
老王家承包了三十亩荒山,种了二百多棵苹果树,家里的全指望着这二百多棵苹果树。今年苹果进入盛果期,一棵树的产果量不下三百斤。
年产量六万斤苹果,却并不能为这个家庭带来多么体面的收入。
首先,随着这几年市里推广苹果种植,苹果的总体产量一下子提高了。产量一高,价格便直线下降,原先特级红富士的收购价格能到两毛钱,一级的也能到一毛五,二级收购价格也一直维持在一毛左右的水平。但是今年,特级红富士的收购价格只有一毛钱,一级的八分,二级的直接没有人收。
其次,大寨乡种植的苹果除了被大车收购拉到南方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大都是本地自产自销。而当地经济不发达,销量十分有限。果农积销太多,便争相压价,导致当地集市零售的价格比收购价格还低。恶性竞争导致果农的日子更加难过。
最后,一九九一年,水果贮存技术还很落后,卖不掉的苹果除了一部分分给亲戚邻居吃掉,剩下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烂掉。甚至分给亲戚邻居的苹果多了,他们也只能看着烂掉。
总算下来,王铮家一年的收入,也就只有两三千块钱的样子。
父亲拖着疲惫的身躯将车子停在了天井里面,母亲便赶忙打来了洗脸的热水。
“铮儿他爹,累坏了吧,快洗把脸。”
母亲一边帮着父亲将没卖掉的苹果抬到了王铮的房间里面,一边心疼着丈夫问道。
父亲没有理会母亲的关心,山里人并不太注重感情的表达。
不过,在他洗脸的时候,看到儿子乖巧的拿来了毛巾,却开心的笑了。
“铮儿,等爹爹把那筐苹果卖了,给你买那个小汽车。”
王铮清楚的记得,自己小时候最珍贵的礼物,便是那年过年爸爸给自己买的那个小汽车。一个玩具小汽车十几块钱,可能父亲赶两天集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不过,听到丈夫的承诺,王铮的母亲却有了不同的意见。
“买啥小汽车你就知道惯着孩子。”
王向忠瞪了一眼自己的妻子,说道:“妇道人家懂什么钢城转盘路旁边那个店里的小汽车可漂亮了,只要今年过年铮儿拿了奖状,俺就给他买。俺早答应孩子了,俺这当爹的不能说话不算数,你说是不秀芳。”王铮的母亲名叫吴秀芳。
然后他摸了摸王铮的脑袋,笑眯眯地说道:“铮儿,好好上学,只要你今年过年在学里拿了三好学生的奖状,爹就给你买那个小汽车。”
吴秀芳摇了摇头,脸上挂着有些无奈的笑容。
“铮儿,好好上学,考上大学,以后就有出息了。”母亲摸了摸王铮的脸。
“我儿子肯定能考上大学。”王向忠很自信地说道。
“行了,就你儿子有出息,菜都快凉了,快到屋里吃饭吧。”
晚饭很简单,一盘白菜煮粉皮,一碟盐花生,一摞棒子面煎饼,所有的食物都是自家地里产出来母亲亲手做的。
王铮坐在饭桌旁,收拾着刚才写完的作业。那些在王铮看起来过分简单的作业,却让他认认真真的完成了。王铮知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让父母在贫劳的生活中看到希望,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