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这是儿臣和诸位大臣的想法,请父皇过目。”
给刘禅看的,自然是关于军机处的设立问题,按照刘谌的意思,军机处设五帅十将军,十将军加起来的话语权等同于五帅,这就相当于一个希腊的“十将军委员制”。
而且刘谌强调,帝君在军机处有绝对权柄,话语权占百分之五十,凡事帝君否决的决议,都无效。
看了这个,刘禅眼睛一亮,然后笑着点了点头,开口道:
“谌儿说的对,猛将守边关城隘,文臣主朝中政事,此事稍后再议。”
然后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中书令由刘谌兼任,马磐任尚书郎,张绍任御史郎,至于邓良,则获得了个中书台下一司司长之职。
见到尘埃落定,新政新始,刘禅长舒一口气就要转身退朝,刘谌急忙眼神示意陈寿。
陈寿得令,急忙上前奏道:
“启奏陛下,新政尘埃落定,本是喜事,然要想此机制长久运行,就得增加新鲜血液,这……”
闻言,刘禅果然停了下来,看向躬身的陈寿,开口道:
“爱卿此言有理,察举制终究是片面了些,于长久无益,那爱卿说说,什么样的选拔机制才是最稳妥的?”
听到这话,前面站着的刘琰抢先开口道:
“启奏陛下,臣以为昔魏之九品中正制就不错,使得魏国数十年英雄辈出,人才济济,吾等可取其精华,改良一番,他日吾汉朝亦可再复昔日荣光。”
“臣等附议!”
“臣附议!”
基本上所有的文臣和大部分武将都附议了,只有少数排在后面的,还有刘谌诸葛瞻等少数几人没有说话。
刘谌也看出了这个情况,虽然他很无奈,还是问诸葛瞻道:
“思远以为如何?”
听到这话,诸葛瞻没有立马回答,而是看了一眼陈寿,开口道:
“既然此事是这位同僚提出,让他来回答,臣以为更为合适。”
这话得到了姜维刘谌等人的支持,谁说诸葛瞻很笨,他很聪明,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是临时起意,不得要领,既然陈寿提出,却又说不到话,那就给其机会就好了。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而是看向陈寿,这个连前二十的品秩都没达到,却参与修订了新政纲要的人。
“启奏陛下,既然吾大汉乃是志在天下,如何不能取天下之士,兼济天下,这样取之于民,造福于民,方为上策啊。”
听到这话,许多公卿文臣都皱起了眉头,但是见到一脸微笑,却没有说话的刘禅,才忍住没开口。
刘谌可以理解这帮人,想当初袁家天天把“四世三公”挂在嘴上,说明这些人对世家门阀的推崇和追求。
但是可以理解并不代表可以接受,所以在见到没有人出来拥护后,眼神示意站在中后面的诸葛攀。
诸葛攀自然是新政的坚决维护者,见此也是急忙出班道:
“启奏陛下,臣以为此议有理,陛下为天下共主,自当统御天下,就需要人去统御,自然要熟悉情况的人,世家豪族可有,普通百姓亦可有,想当初百里奚起于市,孙叔敖起于海,就连武侯,也是起于草蜢之间,可见人才不应拘泥于形式,唯才是举方为上策!”
然后,刘谌乘机出来道:
“父皇,儿臣亦觉得此言有理,既然现在纸张已出,印刷之术大盛,此必然是文治兴盛之兆,科举武举顺势而出,合儒家有教无类之意,自当福佑大汉!”
然后,诸葛瞻姜维刘琰张绍几人也只好同意。
刘谌都这么说了,刘禅也只好同意,但是在同意之前,还是问道:
“谌儿既然力主科举武举,汝觉得成功几何,遇到阻拦又如何?”
听到这话,刘谌面露坚定之色,决然道:
“时间的车轮无声滚过,胆敢阻挠的一些生物都化作的枯骨尘泥,如今科举乃是应运而生,孰敢阻挠,当问问天下众生和数十万将士,而不是几个人说了算,儿臣相信,胆敢阻挠的,绝对不会有明日的阳光。”
“轰”的一声,像是天雷炸响,饶是刘谌虽然声音洪亮,但也做不到遍及宽大的宫殿,但是朝堂上的每个人,都有种轰然滞涩之感。
咕嘟!
“臣等誓死追随陛下,跟着殿下的脚步,支持新政,支持科举,如有违逆之心,天打雷劈!”
立马,无数文武官员都轰然发誓,唯恐慢了,那如同时间之轮的利刃,会将他们拆解成细碎。
“好!既然众位爱卿都是支持,那么孤下令,诸葛攀为学部科考司司长,主管科考事宜,陈寿为文史司司长,主管出题和撰文,退朝!”
见到刘谌的威慑目的达到,刘禅也很开心,挥手将陈寿诸葛攀两人官职提高到合适的位置,便起身离去。
“恭送陛下!”
然后许多官员都朝陈寿诸葛攀两人贺喜,毕竟现在开始,他们两个也算得上是位高任重了,而且还是掌管科举之要,由不得他们不巴结。
而还是有少数人气不过,拂袖离去,显然对败议很不高兴。
见此,刘谌松了口气,现在什么都搞好了,相信历史也彻底的转向了,而这些人的命运,自然也会改变。
“殿下,此二人才干是不错,只是树大招风,您……”
刘琰虽然希望保住自己的利益,但他更知道围着刘谌的重要性,所以一下朝就过来道。
听到这话,刘谌不在意的笑笑,然后道:
“若是朝中官员都出事了,那说明这新政也是有缺陷的,到时孤也有办法填补。”
虽然话说得很轻,但是刘琰还是感受到那股冷厉的气息,很显然,刘谌是准备做那时间的轮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