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还导致了明末空前的粮食危机,对白银的追求和外向型的经济极大地促进了明代的经济和生产活动向着专业化、商业化,跨国、跨区域的方向展,特别是在江南地区,如松江地区,随着国内外对棉布需求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改行从事全日制的纺织和棉布贸易。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却对国家的粮食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有着“苏杭熟,天下足”美称的江南粮食生产成了问题。17世纪4o年代,即使是丰年,南直隶,浙江地区的人们也要靠出售生丝、原棉、棉纱和棉布来购买粮食,“一条鞭”法实施之后,还要用银两来缴纳赋税和地租,偿还贷款。而在交通运输手段比较落后的时代,粮食生产的区域化和市场化很容易造成粮食危机。这样一来,由天灾造成的粮食短缺的问题因粮食的市场化被大大放大了,那些市场化最彻底的富裕地区根本无法抵御粮食危机,因为这些地区不生产粮食,粮食要跨区域去买。因此,富裕的江南地区遭受打击最为严重,164o年左右,苏州地区每斤大米的价格升到了1oo个铜钱,大批人饿死,许多豪宅低价出售而无人问津……
但是喻心经常阅读明朝的一些话本和小说,对金融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关于流通货币:
最紧要的问题当然是白银短缺,这不仅伤农,也导致货物流通出现了种种问题;
其次终端零售市场使用白银并不方便,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再则,由于大明很少铸造铜币,导致终端市场实物交易盛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业经济的展。
在本书中,会采用三种措施,针对白银短缺,会采用票据来解决,票据实际上相当于管理更为严格的一种纸币。
另外,为了方便交易,林纯鸿还会铸造大量的金币和银币,这不仅能获取大量的利润,也能带动市场的繁荣。清朝鸦片战争之后,欧洲在中国用银币大量交换白银便是明证。
最后,林纯鸿会铸造铜币,材质当然选择大明的独门秘笈:黄铜,这主要为了解决小民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零钱不够的困难。
当然,金融问题不仅仅是货币问题,银行和钱庄的正常运转也相当重要,本书都会一一考虑,敬请大伙留意。
谢谢大家的支持,也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喻心会虚心听取意见,毕竟小说写好了,大家读得爽,喻心也可以获利,这是双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