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涛声此后流落到过很多地方,他起初是到寺庙里打杂,为了怕暴露身份,也是怕连累将他救出的那位肝胆兄弟,他在一个寺庙打杂了一阵子,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寺庙,或另一个道观,他经常改换栖身地点,改变做事方式,他当过扫地僧,做过道观的厨子,当过守塔墓的僧人,做过寺庙山门护卫;他进入过少林寺,到过武当山;他跟着一些武功高强的高僧或道长学过武功,他所到之处,一直以低微的身份出现,不愿意升迁,不要任何职务,保持非常低调的生活状态,最后,他到了悬空寺,一直在这座古寺里当敲钟人,他一年又一年默默无闻地敲着那一口铜钟,没有人真正了解他的经历,也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会高超的武功。</p>
在施涛声看来,悬空寺是最适合他长期呆下去的好地方,这座古寺非常特别,曾经是佛教的寺庙,又曾经是一座道院,有些时候,这座古寺既是寺庙又是道院,古寺里建有“三教殿”,佛、道、儒教主和平共处,是一座兼容性非常强的古寺,他喜欢在这座古寺里长期呆着,因为他做过僧人,也当过道士,他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僧人还是道士,他对佛学、道家、道教,甚至儒学等都有兴趣,都花了很多精力深入研究过。</p>
施涛声深入研究过佛学,精心钻研过道家和道教,还涉猎过不少儒家的经典,在学识、学问上。他可以说是佛、道、儒皆通,但他从不张扬,也很少与人交流切磋,他精通各家学说,只是在脑海里玩味,他一直在自我“修养”着学问。</p>
在武功方面,他在少林寺学过棍法,在武当山学过剑术,在悬空寺,他把有关佛、道、儒的学识运用于武学中。他把在少林、武当所学到的功夫融合起来。创立了“北冥逍遥剑”,这是一套融化少林棍法和武当剑法于一体的新剑术,他把道家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哲理奥秘融化于剑术之中,把庄周的逍遥游思想化入武功中。着力探索武学的新境界。</p>
在悬空寺三十多年。施涛声对他所创立的新剑术不断演练、琢磨、改进、完善。并将他的新剑术与他所知道的各种武功套路进行比较研究,对于别人的武功套路,他从中吸其所长。取长补短,努力让“北冥逍遥剑”不断完善,他的新剑法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p>
施涛声也非常重视通过实战来检验和提高剑术,有过几次,他蒙上脸,穿上黑衣服,潜入几座名山、险寨,神秘地出现在一些武林高手面前,与他们较量,结果,对手皆败在他的剑下。</p>
被他打败的人皆是江湖中很有名望的人物,他们被施涛声打败了,但却不敢在江湖上声张,因为他们怕名誉受损,他们对这个神秘人物的惧怕只能藏在心里,从来都不敢说出去;施涛声则把比武取胜当成是一场练剑的方式,从来都不对外说,所以,至今江湖上还没有人知道有“北冥逍遥剑”这一套奇妙的剑法。</p>
两年前,施涛声突然感到,他已经过了古稀之年,他相信人寿虽由天定,但毕竟人已老矣,不可能活到一百岁,他怕哪一日他突然归西了,他的“北冥逍遥剑”就失传了,所以,两年来,他一直在精心物色可以培养的年轻人,这一次,他巧遇萧北游,经过细心的观察和严格考验,他觉得,这个年轻侠士就是他要找的人,他非常高兴,可以好好地教他学识与剑术了,施涛声对自己能在有生之年收了个好徒弟感到很满意,他收徒弟授剑术的愿望可以实现了,他感到心有所愿,便能如愿以偿,这是最高兴的事。</p>
施涛声认真而仔细地对萧北游讲述了他的复杂经历以及他创立剑术的经过,萧北游听得聚精会神,施涛声曲折复杂和艰辛危险的经历让萧北游感到他是一位非同寻常的人物;施涛声执着地追求武学创新,积极探索新剑术的精神让萧北游十分敬佩。</p>
听了施涛声讲他亲历的故事,萧北游深深地感到,这位“老伯”对自己太信任了,他把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讲过的事全都对萧北游讲了,萧北游非常感激、非常激动,他寻思着:“‘老伯’把我当成最亲、最疼爱的唯一徒弟来看待,他想把他一生所学传授给我,现在,对我的培养和教导成为他头等重要的事,以此看来,我更应该敬重他,他比我原来的师父对我的培养更专心,方师父现在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扩大荆山派的势力上,而‘老伯’却把最主要的精力用在教导我方面,我心里应当把施涛声先生当成是我的大恩师。”</p>
萧北游说:“想不到您有如此复杂的经历,对于学问和武功又是修养那么高,‘小侄’太敬佩您了,以后,小侄在心里一定会把您当成我的恩师的,在小侄的心里,你是‘陆师父’,当然,现在,恕小侄无礼,平时只能称您为‘施伯伯’,小侄很明白,‘施伯伯’对小侄这么如此重视,是对小侄有很大的期望,期望小侄能学有大成,能为维护武林正义办些大事,小侄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一定竭尽全力跟您学,无论是学问还是剑术,只要是您教的,小侄一定努力、刻苦、认真地学好,小侄保证,不会让您失望!”</p>
施涛声教萧北游的第二项内容是儒、道、佛各家的学说。</p>
施涛声对萧北游说:“小侄,你跟了你师父方练了多年的武功,老伯问你:什么是‘武功’?什么是‘武学’,二者是有什么区别吗?对这几个问题,你是怎么理解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