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秋澜依然教了胡楠减字谱和基础指法,同样也只是让他先练着。古琴的基础指法其实也就是那些,把指法全部学会了,再学会读减字谱,基本上照着琴谱弹下来就没问题了。
反正曹秋澜是觉得挺简单的,但无论是张鸣礼还是胡楠,显然都不这么认为。不过胡楠到底比张鸣礼稍好一些,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没有张鸣礼这个对比,胡楠在曹秋澜眼里也就是个渣渣,有张鸣礼这么一衬托,胡楠瞬间就变得拔高了那么一点点,让曹秋澜看他都更顺眼了一些。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跟大家叨叨一个故事吧,不是道教的故事,但是和道教修行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存想有关系!
先说下什么叫做存想,或者用更书面的语言叫做存思。
存想是道教修行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或者叫做方法?
反正在道教的修行里,存想是无处不在,而且无法回避的。无论是画符,还是做法或者修炼本身,都需要用到存想。
看过《非职业半仙》的小公主们可能还记得主角攻有一个叫做流金火铃的法术?
我还是先说下流金火铃吧……流金火铃,它其实不是一个铃铛,是一枚道家法印,全称流金火铃神印,这个法印的作用是降鬼收鬼狐的。
小说里讲到,主角攻从小在脑子里想,他体内有一枚流金火铃,然后想啊想想了十几年,流金火铃就能从他身体里出来砸人了。虽然不太准确,但是用这个理解存想,是差不多的。
我知道的几种道家修炼方法,包括日常的行气和神通的修炼,都必须用到存想。
不过我今天要说的,其实是另外一个故事,科学家研究的心理或者思想的力量。
不知道小公主们有没有听说过一个故事,反正这个故事我是很久以前就听说过的,忘记是在哪里听说的了,可能是在学心理学的时候听到的?
这是一个心理学上传闻很广的故事,说是有一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被试是一个即将被执行死刑的囚犯。
实验人员在那个囚犯的手腕上割了一刀,然后把他开始流血的手臂放在一个水桶上,接着蒙上了他的眼睛。
然后实验人员拿了另外一个水桶,开始往那个水桶里滴水,过了一段时间,尽管囚犯手腕上的伤口其实早就已经结痂凝固了,他其实根本没流多少血,但囚犯还是死了,而且死因很神奇,失血过多。
对,因为囚犯感觉自己在流血,他想象自己留了很多血,他的身体就真的出现失血过多的症状,是不是很神奇?
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这个故事的真假,是存疑的。
你在网络搜索这个故事的话,可能会看到一种说法,说做了这个实验的心理学家叫做马丁·加拉德,是个美国人。但是实际上,这位马丁·加拉德,科学界至今查无此人。
另外,哈佛大学的荣誉教授伯纳德·朗在他的一本叫做《失落的治疗艺术:在医学中实践同情心》的书里,提到过这个故事,说这个案例来源是印度的一本医学期刊,但是他没说那本期刊叫啥,所以我们暂时也找不大相关的文章。
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来源不明,真假不明。但是,它其中揭示的事情,其实是真的!
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美国的一个生理学家,叫做沃尔特·布拉德福德·坎农就提出了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叫做伏都教死亡,这个概念和之前那个故事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因为心理的想法出现了生理的反应。
虽然现在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了,但是他的假设并没有被推翻,反而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接受了。
有一种心理学效应叫做“反安慰剂效应”,他的双胞胎叫做“安慰剂效应”。
什么叫做反安慰剂效应呢,比如说,我给你吃了一颗糖,然后我告诉这是毒,并且告诉你,毒发会怎么怎么样,当然只是一颗糖,但是出现了毒发的一切生理症状。
安慰剂效应和它正好相反,还是拿糖举例,你感冒,我给你一颗糖,告诉你这是速效药,吃下去你的感冒就会好,你吃下去之后,感冒果然马上好了。这颗糖就被成为安慰剂。
最后,跟大家说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一个26岁的男青年,他失恋了。
正好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了一所大学的抑郁症临床试验广告,他曾经有过郁抑症的发病史,于是他就报名了。
然后他被分在了对照组,拿到了一瓶药,实际上这些并不是抗抑郁药,而只是普通的糖丸,也就是安慰剂。
两个月之后,他和人大吵了一家,一激动,吞下了29粒胶囊。
然后他清醒过来了,他以为自己吃的是药,马上跑到了医院急诊室,这个时候他已经严重低血压,只能依靠静脉输液维持生命,如果再晚一点去医院,他可能已经死。
但是实际上我们知道,他吃的其实只是糖丸,正常情况下,吃再多糖,除非他有高血糖,否则他不可能会死。
今天说的有点多~晚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