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进军.讨伐马士英,在途中安庆病逝。
杨嗣昌
杨嗣昌(1588-1641),字文弱。
在父亲杨鹤把十万崇祯的私房钱挥之一去,杨嗣昌想代替父亲顶罪,虽然未果,但铸成了让崇祯信任的基础。
崇祯十年,他就任兵部尚书,制定了一个“十面埋伏”的计划,虽然当时没人相信,但几年后面对被抓住的高迎祥,只剩18人的李自成,还有束手就擒的张献忠,皇帝对他信任有嘉。
崇祯十四年,杨嗣昌在追击张献忠时,重病而亡,时年53岁。
祖大寿
是的,没错,祖大寿。
这个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人物。
袁崇焕手下最亲近最忠诚的将领,他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驻守的地方,辽东。
四年时,祖大寿在盖大凌河(地名)城墙的时候遭到皇太极攻击。弹尽粮绝,假降,回来之后继续守卫边疆,当然让皇帝不起疑心还得靠上司的老师——孙承宗。
最后,十四年时,驻守锦州被围,之后我们很熟悉,洪承畴兵败,投降,祖大寿弹尽粮绝,投降。
赵率教
赵率教(1569—1629),字希龙,号明善,明末将领。
说来惭愧,赵率教预见孙承宗和袁崇焕之前,只是一个逃兵。像于谦的好友/敌人石亨一样。直到被孙承宗救下刑场。当然赵率教最意气风发的时候是天启末年的那次宁锦大捷。锦州守将赵率教在合适的时间做了合适的事情,皇太极在面前,用大炮,皇太极去了宁远,就在屁股后面踹一脚。
崇祯二年的那次bj保卫战,在遵化英勇牺牲。在我看来,他比袁崇焕幸运,至少他是战死的。
吴三桂?
吴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长伯。汉族,明末清初辽东人,祖籍js高邮,身高
约合现今1.73米,武举出身,锦州总兵吴襄子,,以战功及父荫授都指挥。明天启末
年曾带二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洲人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
孝闻九边”的美誉。曾在bj短暂逗留,遍识名公巨卿及文人雅士,吴伟业称其为
“白皙通候最少年”。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吴襄在赴援
时逃亡,导致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孙承宗罢去,吴襄下狱,乃擢吴三桂为辽东总
兵官,镇守山海关。史载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力
的铁骑部队。
熊廷弼
熊廷弼(1569-1625)明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飞百,亦作非白,号芝冈,hb江夏(今
hb武汉)人,楚党。熊廷弼有胆略,知兵事,且善射,为明末“辽东三杰”之一。少时家境贫寒。放牛读书,刻苦强记。万历二十五年(1597)举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授保定推官,尽释被税监王虎冤系狱者多人,并上撤矿疏,以能擢为监察御史。四十七年,在与后金军的萨尔浒之战中,经略杨镐指挥的号称四十七万大军惨败,熊廷弼升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杨镐为辽东经略。熊廷弼到任后,立斩逃将,督造军器,修缮城堡,调兵遣将扼守各冲要地点,互为应援,守备大固。他还亲巡沈阳、抚顺,相度形势,召置流移,安定民心。熊廷弼的策略是以守为主,反对浪战,并联合朝鲜牵制后金,卓有成效,使后金军一年多内不敢轻进。明朝任命熊廷弼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驻山海关,第二次升任辽东经略。朝廷同时擢王化贞为巡抚。王化贞拥重兵守广宁,而熊廷弼则徒拥经略虚名,仅有数千军士。王化贞不听节制,计划以降敌明将李永芳作为内应,发动进攻,结果惨败,魏忠贤指使阉党袒护王化贞,委罪于熊廷弼,熊廷弼于天启五年(1625)九月六日,被杀于西市,传首于九边,享年五十有五。
史可法?
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家。字宪之,又字道邻,汉族,祥符人
(今hn开封祖籍顺天府大x县今bj东汉溧阳侯史崇第四十九世裔孙,其师为
左光斗。明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在扬州保卫战中,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南明朝廷谥之忠靖。清高宗追谥忠正。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