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刚来到台北,然后很快地知道了一件事——我会过敏。而且非常悲惨地,过敏得非常严重——在此之前,我居住的地方,空气新鲜干燥,因此我一直没有发现原来自己的呼吸系统对于空气的品质非常挑剔。
当初以为只是季节性偶发,或者是空气变冷时才会出现反应症状。但是拒绝医生开的抗过敏药剂,忍耐过连续大半个季节的不适,让我着实难过了好一阵子。有过敏症状的朋友应该都清楚,那种感觉十分不好受。会控制不住的打喷嚏,而且不断地流眼泪。并且容易因此感冒。
不是土生土长台北人的我,对于有着捷运以及各种艺文活动和资讯的大都会是非常向往的。但是身体上的不适,却让我一方面想亲近这个环境,一方面却又有点想逃离开这个地方。情感上,产生了冲突。那便是这个故事诞生的缘起。不过那时想写的是一个城市小姐对于城市感到厌倦,而想逃离繁华,追逐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的故事。题目初步订为“春天里的过敏源”。初步的构想出来了,也下笔写了开头,却一直没捉到真正的感觉。这个故事便被我搁置下来,然后,其它的故事占据了我的时间。然而我知道我一直没有真正放下这个故事的主题过。
几年后,还是没成为一个道地的台北人。但是哪里有好吃、好玩的,都热络了一些。当个不专业的向导还是可以做得到的。电影院尤其成为我经常流连的地方,不忙的时候,一个月看个七、八场电影是跑不掉的。更不用提影展的时候,一天连跑好几场了。不过我看电影也是不专业的。但是每当外国导演来参加映后座谈时,如果我刚好在场,通常会跑去跟他们握个手要签名,然后喜孜孜地回家,觉得这一趟不虚此行,哈哈。
回到这个故事上。今年,我终于有了感觉。但是就如同鲜奶放久了会变成优酪乳一样,想讲故事的感觉也是会改变的。这个故事从我一开始想说的模样,经过了几年,内在经常不断地发生变化。自然,我改变了,故事也跟着我——变了。然而这个变数可说是预期中的,却也是不可预期的。
原本我只想写一本“春天里的过敏源”,但是故事在滋长的过程里,变得太长,可能会需要写成两集。那么第二集就会叫做“追逐彩虹的日子”。
然而我也很清楚,我不是那种有耐心的人。于是我还是决定尽量将故事写成完整的一本就好。斟酌后,我决定选用“追逐彩虹的日子”这个最近才浮出脑海的书名。而当年写了开头的那一小段故事则完全被我丢弃。所以你们放心,我不会再写一本“春天里的过敏源”。那大概会变成永不见天日的前传吧。
重新构思故事和角色后,我在严重过敏的身体状况下开了稿。写着写着,有一天,我大叫出来,告诉我那迷bl小说迷到每一本都要看过才满足的大姊说:“糟糕,我写了一段疑似bl的情节。”然后非常担忧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孰料这正中大姊下怀,她说:“那你就顺其自然写成bl啊,反正你书名上有‘彩虹’,正好是bl的象征不是?”
三条黑线出现在我的脸上。我立刻打开电脑修了那“疑似”的一段。并且怨恨“网球王子”里的青学队员——都是他们让我产生了倾斜的念头……
这里的“彩虹”,当然没有影射同志爱的意思。
中国文字的妙处,正在于文意上的多种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