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他们相谈甚欢,荆何发现易风行精通音律,对琴曲多有研究,甚至拿了琴谱与他讨论,离开前,他挑了一把通体漆黑的仲尼式古琴,琴音清雅,当场小奏一曲,引来荆何的赞赏,“好曲。”
提及此,他感叹道:“此乃是我救命恩人所弹之曲,可惜当年未能知道她是谁。”语末,他有个想法闪过脑中,希冀地看向荆何,“荆师傅,您接触过如此多的琴师,是否有遇过琴艺高超,却不肯以真面目示人,总是戴着黑纱帷帽的姑娘。”
被问及这个问题时,荆何竟收起了笑脸,“老朽不认识您所述的姑娘。”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荆何在说谎。
于是,他再次拿出毅力,务必要从荆何嘴里问到答案,不过荆何心肠也很硬,自他问起救命恩人的下落,迄今已经持续一个月,但荆何却始终不肯松口。
“荆师傅,那位救命恩人对我极其重要,恳请您为我引见,或是告知其下落。”易风行诚恳地道,不相信自己真的无法打动荆何。
“王爷,您的请求老朽已经听过很多遍了,老朽也说过,老朽并不知情。”荆何坐上太师椅,向仆人吩咐奉茶后,对他说道:“王爷,这杯茶喝完后,就请离开吧。”
他咬了咬牙,从仆人手中接过铁观音。
每次,荆何都以这种方式请走他,他看得出来,荆何并非讨厌他,否则他是连一杯茶都不会给的。
他自认自己这一个月来的诚心和毅力,已经非寻常人可及,无奈荆何却无动于衷,究竟他要怎样做,荆何才肯透露她的消息?他对钱财是不屑一顾的……
他沉思过后,心一横,将铁观音一饮而尽后,下一瞬,竟是撩袍下跪。
那刹那,荆何老眼瞪大,荆何的家仆也慌得不知所措。
小厮叶勋惊呼,“王爷,您怎能跪下?”
叶勋连忙要扶起他,却被挥斥,“退下!”
“王爷,您这是……”荆何冷硬的神色有些松动。
“敝人易风行在此向天发誓,绝无半点虚假之心,想得知救命恩人的消息,只为还清这份惦记多年的恩情。”易风行双目炯炯地道,眼中满是执着,“荆师傅,她是我爱上古琴,当上协律都尉的原因,我以为只要我有法子接触各地的琴师,就找得到她,但是却没人知晓,我虽灰心却不想放弃,每当一想起三年前,我在生命垂危之际,她是如何陪伴我渡过难关,便难以劝自己放下。”
荆何抚须叹了气。原来是三年前啊……
易风行是如何当上王爷的,这是许多市井小民都津津乐道的故事,荆何虽离群索居,但也非足不出户,每月上茶馆品茶时便听闻过。
三年前,皇帝久病卧榻,宫中皇子暗地争斗,太子恐惧九皇子易荧宵,因为九皇子的舅舅衡岳炀是太师,在朝中极有影响力,加上在关外征战多年,握有雄兵的七皇子易碧血,明摆是支持九皇子,让太子觉得备受威胁,然而,太子却不小心发生宫中丑闻,与某官之妻有染,令皇帝不满,使得自己的太子之位摇摇欲坠。
太子多次想除去九皇子未果,派去的刺客皆被武功高强的七皇子及其部下给杀掉了,因而积极想培植自己的势力,假如有一日,若父皇听从太师的建言,撤掉他的太子之位,他即能够发起政变。
佾亲王府世子易风行因此被扯入宫中内斗,其父王乃皇帝的二皇兄,有自己的封地和兵权,但毕竟已年过半百,不太管事,经常与王妃游山玩水,大多的事情都交由易风行打理,因此太子打起他的主意,但多次笼络他不成。
而易风行的弟弟易司昭,嫉妒哥哥身为嫡长子,将来能继承爵位,且自己多次想加入太子的一派却被拒绝,反倒是对太子的态度漫不经心的哥哥被看重,他对此感到怨恨与不平,觉得哥哥没努力就能获得一切,因此他竟在某日王公贵族的狩猎路程中,派自己的亲卫长暗杀哥哥。
易风行遭人刺杀意外落河后,衙役、侍卫找寻多日却毫无消息,其父王、母妃伤心得几乎绝望,却在一个月后,身形削瘦的易风行自己回到佾亲王府,没人知道他是如何生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