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红袖添饭香 > 页面 1

页面 1

第1章(1)

馨州水运发达,船驿与商港数量之多,为大黎国之冠,尤其康祈府位在三河交会之处,货运之频繁更是其他地方远远不及。

而要说起馨州水运,第一个让人想起的就是纪家。

都说商人低贱,但纪家可是有名到每逢老爷生日,知州府官都会前往喝上两杯,原因无他,就是有钱!

纪太爷时期,纪家只有两艘船,还是只能运运蔬菜鲜果那种短程小船,后来娶了个帐房先生的女儿,媳妇挺聪明,让纪太爷把赚来的钱拿三分一给掌河官,掌河官收了好处,自然给方便,又知道这老纪要是多赚,自己就多拿,给的方便就更多了,等到儿子二十五岁正式当家,已经有六十几艘的三层大船,还盖了五个私人船驿,底下船工与算盘娘子数百人。

纪太爷听妻子的话,纪老爷自然也秉承母亲教诲,多赚多孝敬,上至知州,下至河官,都知道纪家赚钱,就是自己赚钱,哪还有什么刁难,恨不得把河道清空全部给出去,如此又来来回回的过了十几年,大船已经两百多艘,记录出船表的墙壁为了容纳写船名的木牌,拓宽了两次,占据馨州大船的三分之一数量,底下各式工人已经超过千人,而且这上千工人对东家还死心塌地。

纪家的工钱并没有比别人多,但却有个大好处:供餐。

河水流速不一定,上货下货的时间也不一定,船到了就得装,纪家船驿的厨房十二个时辰都有厨娘军团在,吃的是紮紮实实的米饭,节日每人还发一斤肉,过年则人人都是三两红包,这么好的东家哪里找,工人自然愿意卖力气。

就这样天时地利人和,才三代,纪家已经成为馨州首富。

大黎国库充盈,官府带头奢侈,民间富户自然不用遮掩,能过多好的日子就过多好的日子。

就拿纪家来说,最后一次买地建房,地纵宽都有二十箭的距离,把一个天然竹林都圈进去了。

院中有池,有塘,小桥水榭,个个院落不用说,当然都各具巧思,曲桥赏鱼,桃林观花,阁楼赏月,听琴有听琴的地方,看戏有看戏的地方,尽其奢华之能事—要说有什么可惜之事,就是纪家多的是空院子。

纪太爷虽然娶妻后开始致富,但纪老太太却是个厉害的,别说姨娘,连通房都不许有,生了一子三女,纪老爷便是单传。

纪老爷娶妻李氏,生了嫡子纪颐生,嫡女纪云缎。姨娘陆氏名下则是庶子纪颐溯,庶女纪云绵。另有一通房赵氏,因为只生了一个女孩纪三织,到现在为止都还是通房。

以富户来说,两个儿子不算多,但勉强也还行,问题就出在嫡长子纪颐生身上。

纪颐生自幼饱受宠爱,又是嫡长嫡孙,对家业却不太感兴趣,只喜欢读书,纪老爷觉得读书也不错,家里若能考出个国生京生,也挺争光的,可纪太太李氏却觉得读书做啥,接手家里生意重要。

纪颐生在这点上有点拗,见父亲支持,便不管家业,继续读书。

十六岁时,家里给他定了亲,是馨州大茶商齐家的嫡女,不是什么国色天香,但也算清秀,见过面后,纪颐生虽然觉得此女跟书中颜如玉差太多,可见她知书达礼,进退有据,也挑不出什么缺点,允了,至于齐小姐知道自己要嫁给首富的嫡长子,哪还有什么意见,自然肯,双方当下在官媒见证下签了婚书,约好两年后结亲。

馨州乃是商州,规矩没那样多,既然有了未婚夫妻的名分,两家来往时带上孩子,让他们在花园说说话,算是普通事情,可没想到纪颐生却因为和齐小姐常常见面,跟齐小姐的庶姊好上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带煞皇妃我的绝妙总裁老婆灵域兵魂修道聊斋凌霄武尊我爱狐仙九仙途火影之葫芦娃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