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下沈氏是地方大族,但沈氏并不是土生长的河下人,祖籍是苏州昆山,由于职务的变动,最后定居河下,很多人不知道,河下沈氏其实出身军户。
大明朝重文轻武,文人地位高,武者地位低,很多jūn_rén子弟弃武从文,考取功名。
很多后人认为军籍相当于贱籍,不能考功名,其实那是错误的想法,有明一代,军户出身的子弟很多获得功名,像李东阳、万安、高拱、张居正、刘珝、翟銮等人,他们都是军户子弟,凭自己的努力考取功名,进朝入阁,成为军户子弟的杰出代表。
沈氏的老祖宗沈澄,有颗考取科举的心,最大愿望是沈家能出一位光耀门楣的读书人,他本人不仅努力读书,还鼓励后代追求功名,从沈澄开始,沈家一代代努力,由于条件有限,一直没有成功,直至到了沈炜这一代,祖坟冒起了青烟。
一直落魄的沈家,交上了好运,沈炜得到了一个贩运青盐的肥差,收入大增,可以为儿子提供好的读书条件,而沈家也出了一个聪明好学的沈坤,一举在嘉靖二十年考了状元。
这些都是往事,先祖沈澄太想后代能出一个读书人,死前留下遗言,把他的骨灰埋在后辈读书的地方,所以,沈氏祖先的灵位都是供奉在后院的殿春楼,唯独这位吩咐找回出走儿子和要听后辈读书的老祖,就偷偷供奉在沈氏子弟读书的平远山堂,这件事知道的人不超过五个。
沈文突然入神,然后指着亭岛对面的平远山堂,说听到先祖的呼唤,于老太太能不激动吗?
先祖显灵啊。
很多外人都知沈家先祖供奉的位置,要是沈文说殿春轩有感应,信不信还得二说,可是他一来就指着外人不可能知道的平远山堂,说得到感应,那十有八九是真的。
找回失散在外的沈氏子侄,完成先祖的遗愿,就是哪一天死了,在九泉之下看到先祖,也可以交待了。
此刻在于老太太和沈坊心中,认定沈文是沈家失散在外的子侄,再没有任何怀疑。
不仅没有怀疑,心里已经想着怎么妥善安排沈文,毕竟是在祖宗都“点了名”的,沈氏子侄那么多,就没听说哪个能让祖宗显灵。
沈文经老太太一提醒,马上恭恭敬敬地跪下,面色一暗,眼圈一红,有些失声地喊道:“沈氏的列祖列宗在上,不孝儿孙...回来看你了。”
恭敬的动作、肃穆的神态、还有略带哽咽的声音,入戏有点深啊,就是沈文自己都快被感动。
没办法,实力不够,演技来凑,为了抱紧沈家这棵大树,沈文也豁出去了。
可惜实在挤不出两滴眼泪,要不然更加完美。
以后还得多练习才行。
沈文知道这个秘辛,是前世参观河下状元故居时听导游说的,大致是政府修耸状元府时,无意中在平远山堂挖出一坛遗骸还有一块用作记事的石碑,说的就是这件事,当时那导游还用风水的角度说起这件事,说是祖先庇佑,听得津津有味的沈文就记下了这件事。
感到有可能被随意打发,灵机一动,又在族谱的基础上,多加了一个筹码。
“先祖啊,沈氏失散在外的子侄回来了,您在九泉之下也可以安息了。”老太太一边说,一边向平远山堂的位置跪下。
先祖都显灵了,敢不行礼吗?
老太太一跪下,沈坊不敢怠慢,马上挨着老娘跪下。
两位正主都跪下了,沈家的子侄、管家、下人也纷纷跟着跪下,学着老太太和沈坊的样子,向平远山堂的方向磕头,一下子岛亭就跪下了一大片。
虽说他们大部分都不清楚怎么回事。
“娘,起来吧。”行完礼,沈坊忙把老娘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