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医宋 > 第三百六十一章 开疆拓土(一)

第三百六十一章 开疆拓土(一)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就眼下而言,只是卫军闪电般连灭三国(占婆是被真腊灭掉的,而赵?以其没有按时足额偿还债务、并且拖欠贡赋为由,解除了大宋与之的藩属关系。)的结果就已经足以对南洋其他国家产生足够的震慑了。于是这些国家纷纷遣使来朝,而且不等赵?派人催促,便将它们的王子公主们打包似的送到了广州。其中,光是绍兴十七年这一年之内,“主动”臣服的就有蒲甘、罗斛等十多个国家,那些还算不上国家的部落就更是不可胜数。其中甚至还有一些芝麻点大的部族居然也派人过来凑热闹,赵?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只得专门作出规定,户数过千的部落才有资格成为大宋的藩属,那种只有几百号人的原始村落就别来凑数了,识相的话主动投降,还能得点赏赐,顽固不化的话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相对于中南半岛上燃起的滔天战火,赵?对于南洋诸岛的攻略则显得有些波澜不惊,由于南海周边的岛屿上虽然也零星分布着一些国家,但其中的大部分土地都还没有得到开发(以印尼为例,历史上直到二十一世纪初叶,总人口两亿多的印尼居然还有一大半的人口依然挤在狭小的爪哇岛上,而加里曼丹岛与苏门答腊岛这两个更大的岛屿上却没有多少人烟,更有很多岛屿根本就是无人岛。文化昌明、科技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尚且如此,何况是近千年前的宋代?),因此光是依靠直接圈占和“购买”这两种和平的方式,南洋诸岛大半的土地便落入了赵?的手中,海域自然更不必说,因此自然也就没必要动刀动枪了。“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如果不打仗就能获得想要的东西,那么自然还是不打仗的好

而且这一思路转变带来的影响还不止于此,以农业生产为例,以前赵?一直强调的还是中国自古以来精耕细作的传统,即首先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粮食产量,也就是提高土地利用率;而自此以后后则变成了首先提高每个农业劳动力的产出,也即是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这也就是说,假设有两种耕作方法,第一种是能够让亩产达到三百石,但一个农民只能种五十亩;而第二种则是亩产二百石,但一个农民能种一百亩的话,现在的赵?毫无疑问会选择后者,而历史上中国无论哪个时期都是倾向于前者的(欧洲人倒是一直倾向于后者,历史上西欧亩产不足中国一半时,他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都要比中国高数成之多。)。

赵?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他意识到,若是农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优先,便会增大国家对土地的需求,促使国策向着开拓扩张转变。历史上欧洲人之所以在有史记载以来的绝大多数时期都表现得比中国人更具扩张性,除了他们都是商业立国之外,农业方面他们更倾向于劳动生产率而不是单位面积产出,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是这样做,却有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扩张不可能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一旦扩张停顿却不能及时转型,失业问题将会马上浮出水面

b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官场新贵诱惑花丛炼心庸医花开堪折羊与天鹅湖布衣官道宦海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