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大决战,不仅打乱了维也纳政府的布局,同样也打破了英国人的计划。
这个世界永远都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普俄已经开始决战,伦敦政府想要帮他们拉盟友都来不及。
趋于利弊是人性的本能,国际政治外交上也不例外,毕竟决定政治外交的也是人。
无论是中亚各国,还是奥斯曼帝国,又或者是德意志联邦,这个时候都会选择观望局势。
如果普波联邦在会战中失败,这场战争就提前结束了,柏林政府无力组织第二次会战,俄国人不会给他们留时间。
到了那一步,就算是这些潜在盟友加在一起也不够俄国人揍,帮不帮忙结果都一样。
如果俄国人战败,那么没得说战争还要继续,只不过强弱之势易位,战争主动权颠倒了过来。
大家不介意锦上添花向英普卖个好,如同第一次普俄战争一样,扑上去从俄国人撕下一块肉。
不对,德意志联邦是个例外。
乔治一世可不敢接纳获胜后的普波联邦,欧洲篡位的情况虽少,可“喜剧帝国”这种帝选候制度是一个例外。
当然,真要是普波赢了这次会战,英国人也不会推动普德合并了。伦敦政府需要的是一枚制衡奥地利的棋子,而不是培养一个竞争对手。
……
随着战场的西移,冬天也不再是冰天雪地,这对俄国的后勤体系又是一大挑战。从俄军的兵力部署就可以看出来。
南线部队紧贴着奥地利行动,方便就近补给;北线有海运补给,可以从圣彼得堡调运物资,也可以从北欧联邦采购;华沙战场又有维斯瓦河、纳雷夫河,可以从水上运输。
不过纳雷夫河主要是雪水,每年的通航时间有限,再过两个月就会冰封,上游断了下游自然也不能指望。
伊万诺夫一直反对发起华沙会战,也考虑了这方面的因素。如果不是维斯瓦河被控制在了手中,即便是第四军馅了进去,他也不会发起出兵。
从这方面来说,俄军要比第一次普俄战争中要理性的多,没有想当然的就出兵,搞得前线士兵饿肚子。
jūn_duì调动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上百万jūn_duì的调动,更是需要时间。
“兵贵神速”在这里明显不适用,不是士兵们不努力,关键是带着辎重物资行军,想快也快不起来。
这方面本土作战的普军拥有绝对优势,柏林政府修建的铁路可以发挥作用了,毛奇率先完成了兵力部署。
普军总指挥部,望着地图上标注的行军路线,毛奇叹了一口气。
伊万诺夫还是他熟悉的那个伊万诺夫,将稳字发挥到了极致,除了那个贪功冒进的第四军外,后面的部队都是靠着走,相近两支部队的距离通常不超过三十里。
急行军也就一个上午的功夫,这么短的时间,他就算是想要做点儿什么都难。
“把我们的骑兵都派出去,化身小股部队袭扰敌人,迟滞敌人其他部队的行军速度,但是不要和敌人接战。”
停顿了一下,毛奇又补充道:“已经送上门的敌第四军就不要管了,先放他们进来。
命令第七师、第八师从右翼误会包抄;命令第五军、第七军立即集结,我要先拿俄国人的先头部队开刀。”
吞不下俄军主力,先吃下先头部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毛奇手中机动兵力,能够做到的极限。
战争就是再比谁犯的错误多,既然俄国人出现了失误,毛奇自然不可能放过。
事实再一次证明:战场上抢功跑得太快,也不一定是好事。万一队友没有跟上来,就要接受血与火的考验。
提前行动的俄第四军,现在就要接受考验了。看似他们只是提前出发两天,行军速度也不是很快,实际上他们和队友行动的时间至少错开了五天。
总指挥部做出决定要时间,命令传达也要时间,部队从集结到行动中间更是需要间隔时间。
五天时间已经足以改变很多动西了。即便第四军的行军速度不快,距离最近的俄军也被拉开了一百三十多公里路程。
这个距离,一旦爆发战争,即便是周边的俄军倾尽全力来救援,那也是两天后的事情。
实际上,这只存在于理论上。两天之内行军一百三十多公里的部队存在,但前提是丢弃辎重、重武器装备。
没有了这些家当,又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部队的战斗力直接废了大半。别说救援了,搞不好自己都是来送人头的。
不对,俄国骑兵肯定能够做得到,都不需要两天,只要一天就够了。
或许是有所依仗,奥波多中将才敢冒险向华沙进军。
反正提前决战是国内很多人的需求,作为战役的挑起者,先天上奥波多就收获了一大波人情。
如果再立下了战功,未来取代伊万诺夫成为俄国军方的代言人,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风险”?
这年头干什么没有风险?第四军可是兵强马壮,凭借他们的实力再不济也能够就地固守,等待援兵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