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私利,却又处处无不存在私利。
大义的名份上,宁采臣是说服了他们,却听林冲又问道:“但是这样一来,会不会耽误了陛下的大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大道理是这样,但是又有几人这样认为?就是林冲这个不受此时主流待见的武官。在没有了个人私利后,首先想到的仍然是赵佶的看法。
自己的私利可以不讲,但是皇帝的必须讲。
同样是私利,只是换了个人,却可以这么正大光明。
这似乎就是什么偷换的国君与国家的概念吧!
宁采臣知道,这时代的人都是这样,就是林冲在问出这样话,点出了赵佶来,但是他的真实想法却是这个国家。君就是这个国家的意志,君的事就是这个国家的事。
偷换概念下,是很难分得清君王是君王,国家是国家的。
其实这样想,就不会太难以接受了。不少后世的大公司不同样要求自己的员工向自己,向公司效命效忠吗?
吃谁的饭,替谁卖命本就正常啊!只是以后会变得更加隐蔽罢了。
宁采臣想了想说:“应该是不会。你想想即使咱们不这样做,陛下也会出兵。这样做了,应该是说帮了陛下的忙。唯一可虑的也只是金人可以抵抗时间的长短罢了。”
最后一句说实在是别扭。这分明是一匹强大无比的黑马,却偏偏不为人所认可。为了迎合众人的看法,而只能往差里去说。要不然弄得人家不相信你了,不陪你玩了,那才是得不偿失。
虽说历史终归会证明这一切的真实姓,但是现在根本就没有那个时间啊!
这边宁采臣正别扭,却听他们说:“可金人一败,我国不是危险,要单独承担辽国的压力?”
宁采臣对他们说:“怎么可能会败……”
“什么?大人这么对金人有自信。”
“说有自信也不为过,关键是大家别忘了,官家已经打定了出兵的主意。咱们就是不这样做,官家也会出兵。到时候还是要对上辽军,而且还会是辽军的精锐所在。”
是啊!又绕到了开头。军力不盛,再怎么绕也绕不开这个魔咒。
再说赵佶对辽人用兵,本身便是个正确的战略。不说别的,单是奔着国土去的这一点,就是无数国君比不上的。
华夏国君打仗更多是面子,又或是保护友邦,完全是出力不讨好。
比如隋炀帝、唐武则天,对辽东半岛的战争,便是面子居多;而明对朝鲜,则是出力不讨好。
这些自有大量评价,无须多说。
说到赵佶,是真的奔着国土去的,而不是为了名声,为了面子,是实实在在的真利。但是却偏偏就是宋军的进攻能力实在是不足。
不是没有人告诉他这点,然而不通军事的赵家人,还是习惯于比人数比装备。他们是万万不信自己打不过的。
同时宋军对外战斗的胜率,也使得他们根本就不信自己会撞上百分之三十的败率大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