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一亮,何大仙便开始着手整军和基地建设。
首先要做的事情,便是重建神池关。
这个关口的战略位置对别人来说不值一提,但对何大仙却是意义重大,单纯从地理位置上而言,能够对关口后面的三角地带平原造成最大威胁的,就是来自北方的契丹军和各种草原游牧民族的jūn_duì。
而神池关正是防御北方威胁的唯一一个关口。一旦丢失,则门户大开。所以只要还坚持以这个地方为根据地,就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牢牢守住神池关,不容有失。
其实,就近期而言,最大的威胁反而不是契丹人,而是朔州兵。
驻扎在朔州的朔州兵,原本就是振武军的前身,也这一带少有的仅次于契丹兵的精兵部队。何大仙抢了他们的振武军牌子,又在阳方口跟朔州兵和契丹联军干了一仗,弄死了三百多朔州骑兵,连安重信也折在了乱军之中,大家这就算是已经结了血海深仇了。
关键还是安重荣回来了。
安重荣已经回到朔州主持大局,以晋军的身份重领朔州军。
这安重荣可是一员悍将,手持一把十石大弓,一箭射来,威力基本不亚于后世的重型反器材狙击步枪!根本就不是安重信这种菜鸟可以拿来比的,就连耶律李胡这样的凶人,也不敢随便招惹安重荣。
六年前耶律李胡掠劫寰州,大军开到西河口,根本就不敢过河,唯恐激怒了朔州兵,两边火并起来,大家都不讨好。
安重荣回到朔州,也会花一段时间整军,剔除异党,稳定军心,重新训练部队。一旦安定下来,那么兴军讨伐“伪振武军”,打击“伪振武巡边使”,几乎就是安重荣的必然选择。
在随后的半个月的时间里,神池关的建设一直在进行,每天都有三四百名各大庄园派来的民夫,在不断地加固城关。
除了重建神池关,何大仙的这支“新振武军”也开始在大草原上进行地图清理。
首先就是赵将军亲自出马拿下岚谷县,将唧唧歪歪光拿钱不办事的岚州军收编了。
攻打岚谷县的过程不值一提,毕竟“新振武军”重挫契丹军的事迹已经传开。“新振武军”到了县城的城墙下,里面的岚州军连城门都不敢关,直接就让赵将军的部队进城了。
然后就是派出黄志领军,一路扫清大平原上和附近山上的五个土匪窝,顺便也拿下了最西边的三岔镇。
三岔镇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节点。此镇位于整个根据地的最西端,坐落在朱家川的边上,依山傍水,也算是未来西进的桥头堡了。向西可阻挡定难军的渗透,同时窥视府州麟州,向北遥指偏关镇,随时打通北上掠劫契丹国西京道的通路。
现在三个关键节点:神池关,岚谷县和三岔镇都已经掌握在了何大仙手里,整个方圆一千多平方公里的三角形根据地开始初步成型。
“新振武军”的规模也重新进行了升级编排。
设置了两支轻骑兵营,各五百人,由赵大力和赵杜两名骑军校尉分别领军。
设置了两支步兵营,各八百人,由杜斌和黄志两名步军校尉分别领军。
设置了一支弓兵营,五百人,由弓兵校尉王大锤领军。
设置了一支辎重弓兵营,约三百人,由辎重营校尉陈田领军。
另外,何大仙自己保留了一支两百人的重骑兵亲兵营,挂在赵桑名下。赵桑还在养伤,亲兵营暂时由何大仙自己统领。
至于单武刘七两人,自然因为年纪太小,还是先跟在何大仙身边,放在亲兵营里实习。
整个“新振武军”扩张到了三千六百人,胡汉比例基本在50%对50%,全骑兵配置。所谓的全骑兵配置,指的是人人有马。对步兵和弓兵来说,骑马是为了行军速度更快,到达战场打仗的时候还是要下马列阵的。
真正骑在马上打仗的,对马术的要求要高得多,只能是专业骑兵才能做得到。
新振武军在这一带也算是头号悍匪了,才来半个多月,整块地方所有土匪和邪教势力清剿一空,振武军一家独大,就算隔壁的岚州刺史对他们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何大仙心目中对jūn_duì建设的规划,一直都是以精兵之路为导向,并不追求庞大的人数优势。
所以,编制完成后,便是永无休止的训练。从此,这块大平原上,天天都有骑兵在来往奔驰,喊杀震天!
赵平抖一抖,大山抖三抖。这句话可不是开玩笑的。
当然,这么大一块地面上,人口一共才不到五万人,要养活一支三千六百多人的职业jūn_duì,而且是天天高强度训练,高营养喂食的职业jūn_duì,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汉文化以文官政治为先,在骨子里是比较传统和保守的,碰到这种情况,一般官府的做法就是开耕荒地,激活商业。实在不行就只能够裁军了。
何大仙虽然也是汉人出身,可是他的思路却是典型的修仙人思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扩大生产盘活商业是好主意,但是现在是乱世啊,我们一起外出掠劫不是效率更高吗?有什么生意比做强盗更加的有利润呢?
正当何大仙准备将四面掠劫计划提上议事日程的时候,掐指一算,咦,怎么有个白胡子老头,准备过来给我一纸皇帝发的“四面抢劫许可证”?
真是天助我也,难道伊丽莎白女王也穿越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