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开炮还击!”
在耳朵好不容易恢复了一点微弱听觉后,谭泰向那些双股颤栗的操炮投降明军,大声吼道。
“禀主子,我镇边城所能打得最远的火炮,是六门佛朗机,准确射程要在八十步内,明军站位太远,我军恐难准确轰击。”
这名明军颤栗说完,听了汉人通事的翻译后,谭泰一巴掌扇了过来,打得他嘴巴鲜血直喷,噗地一声,吐出两颗牙齿。
“给我轰!不管打得到打不到,一直给我死命轰便是!”
谭泰脸色狰狞地向操炮的投降明军大声怒吼,表情十分疯狂。
那些操炮明军畏其威势,战战兢兢地开始填炮筒,装火药,塞炮弹。
“轰轰轰轰!。。。。。。”
又是40枚震天雷投扔过来,又有30多枚震天雷打中城墙。
震破耳膜的爆炸声中,整个西面城墙,竟有三处轰然垮塌,垮塌缺口处的大批清军和投降明军,有如散落的纸片一样,惨叫着掉了下来。
有五六门各类火炮,也从城墙下砸落,原本就制作粗劣的火炮,从这么高的位置砸下来,立刻在青石板地面上,砸成了一堆无用的废铁。
而此时的木制城门,竟被一枚震天雷炸得粉碎,露出一个一人多高的惊人大洞。残余的城门破片,则在烈火中熊熊燃烧。
还有数枚震天雷,越过城墙飞入城中,剧烈的爆炸声中,镇边城内,好几处燃起熊熊大火。
一些投降明军,见得明军的震天雷威力这般巨大,早已吓破了胆,不知是谁发了一声喊,这些投降明军,纷纷掉头往城墙下跑去。
“不许跑,给老子守住!“
谭泰与喀喇木等满洲军兵,疯狂砍杀掉头逃跑的投降明军,好不容易,才止下投降明军的逃跑势头。
“快快开炮!“
一脸鲜血与尘土的谭泰,有如地狱中的魔鬼,冲着那边还在紧张调试的炮手们,声嘶力竭的大声命令。
“砰砰砰砰!。。。。。。“
城头还剩的三十四门火炮中,有二十三门打响,另外有五门没响,还有六门炸膛,剧烈的爆炸中,旁边的操炮投降明军,立刻被炸得四分五裂,一同上了西天。
而打出去的二十三枚大大小小的炮弹中,有十多枚炮弹,不知道打到哪里去了,只有五枚炮弹,在地上跳跃着闯入明军阵中,杀伤了七八名来不及躲避的明军盾兵或枪兵。
见到自家炮兵这聊胜于无的战果,谭泰目眦尽裂,几乎气炸。
只不过,在投降的明军们,好不容易打出这轮齐射后,李啸军投石机的下一轮攻击又开始了。
“轰轰轰轰!。。。。。。“
这番轰击后,整个西门城墙上,垮塌的城墙,竟有八九处之多,还有几处垮塌处连成一片,缺口宽度至少有五六米。
大批清军与火炮,有如下饺子一样,从空中惨叫而落。
残破的西面城墙上,敌军数量,在这三轮轰击后,已损失了四分之一,剩余的投降明军,以及蒙古兵、汉军,纷纷哀嚎着向城下逃去。
连数百名正黄旗满洲军兵,也是人人脸上满是震恐之色,如果不是在慑于自家主将的威势,只怕他们也要跟随着逃下城去。
“主子,城墙守不住了,速速退入城中防守吧!“嘴中鲜血直流的喀喇木,附在谭泰耳边,大声喊叫道。
谭泰长叹一声,无奈点头同意。
同时,他也下令,东面、南面、北面三面城墙的军兵,也全部下了城墙,集中在离西面城墙十来步的距离,继续防守。
在所在的清军都撤下城墙后,李啸军进行了最后一轮震天雷轰击。
整个西面城墙,在这次轰击后,垮掉的城墙缺口,大大小小有近二十处之多,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城墙面积垮塌。
还有四五枚震天雷,沿着垮开的缺口轰入城中,剧烈的爆炸声四下响起,镇边城所烈火熊熊,烟雾滚滚。
又有多达三百多名的清军,因防备不及,被掷过来的震天雷活活炸死。爆炸处,血肉横飞,惨叫连连,人体的残肢与碎裂的脏器,有如下雨一般,四处飞溅,并呈圆环放射状向周围铺开。
战至此时,一直在沉默观战的李啸,终于大声下令:“全体枪盾战兵听令!向镇边城中,成战阵战型突进攻击!”
他的命令一下,李啸军的枪盾战阵,大声呐喊着,呈一条直线状,向整个西面城墙处,大步冲去。
本来,李啸还可以再投抛震天雷将西门城墙,以及城中设施,毁坏得更彻底点,以减少手下军兵的损失。只不过,李啸考虑到,这镇边城中存贮的辎重与财货,以及里面将来可以为自已提供休息场地的各类房屋,还是决定,停止轰击,并派出步兵进攻。因为,李啸并不想只留给自已一个彻底的废墟。
大步前冲的枪盾战兵,很快便与守城的清军绞杀成一团。
敌我双方拼死厮杀,刀剑相砍声,长枪射入人体的沉闷噗噗声,死伤军兵的惨叫声,绵延交织在一起。
敌我双方,那殷红的鲜血,合流在一起,洇满了镇边地所的青石街巷,让整个战场的地面,开始变得又湿又粘。
谭泰原本以为,在现在的近距离短兵厮杀中,清军会明显占据上风,只不过,他吃惊地看到,那些汹涌冲来的明军枪盾兵,极其严整有序,简直有如一架精密运作的杀戮机器般,一面面紧密防守的大盾后面,一杆杆尖锐的四米精钢长枪,挺抖如龙,翻飞舞刺,将一名名不及防备的清军军兵,惨叫着刺杀于长枪之下。
当然,自家手下那些强悍的满洲军兵,皆是百战精锐,在遭遇强敌的情况下,犹能冷静相对,互为倚助,奋勇砍杀不停围过来的明军,不时亦有明军盾兵或枪兵,惨叫着倒下。
只不过,情况不容乐观的便是,蒙古、汉军、以及投降的明军,他们被凶悍的李啸军压得连连后退,虽犹在拼死抵抗,却明显露出吃紧之态,原本呈一条直线的接触战阵,开始渐变成半弧的状态,战场优势,竟然开始越来明显地向明军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