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种期待中夹杂着屈辱的心情,一直等到了天黑,却只等回了陪同逢纪一同前往的两名小校,战战兢兢地滚进了大帐,也不敢开口说话,只是一个劲地磕头不止。
“不识抬举的混账东西,真以为我袁绍是怕了他么?”
并不算太笨的袁绍,这会儿自然很事情并没有如他期待的那样发展,郝昭非但拒绝了他抛出的橄榄枝,甚至还胆大包天地扣留逢纪。这样的举动彻底激怒了好面子的袁绍,也让他失去了最后一丝奢望,狠下心来要在明日和郝昭决一死战!
但是,一封来自邺城的急报,却打乱了袁绍的部署,也让他不得不暂时压下了满腔的怒火,依依不舍地告别壶关,星夜拔营班师。
昔日小皇帝一纸诏书,号令天下共诛****韩俊,响应的最积极的,便是袁绍。他和韩俊本有不可化解之旧怨,蜷缩在冀州一隅厉兵秣马日夜都想着击败韩俊一雪前耻。即便没有这道诏书,袁绍早晚也会对韩俊动兵。有了天子的旨意,有了其他几路诸侯的帮忙,袁绍信心满满,尽起冀州人马,兵分三路掀起了复仇之战。
他亲率五万大军,直扑壶关,却被郝昭死死地挡在关外不得寸进。西征不顺,袁绍本来还把希望寄托在了北伐的两路大军上。可是这一封急报,却打破了他所有的幻想。
东路军以文丑为将,许攸为谋,率从精兵三万,取道渤海,兵锋直指幽燕。坐镇渤海的审配,在南皮城死守不退,顽强地挡住了文丑军的攻势。
东路军战事不顺,袁绍虽不满意但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审配的“铁壁擅守”之能在几场硬仗过后已经传遍了河北大地。可让袁绍失望甚至是绝望的,却是他麾下最善战的颜良和最善谋的田丰统帅的东路军,不仅没有长驱直入攻入幽燕腹地,反而是被幽并军打的大败,甚至就连邺城都快要保不住了。
颜良勇冠三军,可却碰上了远比他更擅统军作战的张颌;田丰智计百出,可惜这一次他的对手却是比他更狡猾,更鬼道的郭嘉。
元氏城下,田丰用离间计招降驻守在此的赵浮,程奂二将,却不想丛蓟县秘密赶来的郭嘉,将计就计回敬了他一招反间计;田丰不甘示弱,又用上了一招“暗度陈仓”,留下少部分兵马围攻元氏,却亲率大部兵马绕路去攻打栾城,孰料郭嘉识破了他的计谋,却故作不知,瞒天过海让张颌率领数千精锐幽并铁骑秘密出城于路设伏,水火并用,一战大破袁军主力。
连败两仗,袁军的兵力优势已经荡然无存,此时最明智的选择便是退回邺城,保存实力再做打算。可惜田丰犯了牛脾气,不甘心就此认输,又玩了一招“调虎离山”,只派出少量兵马,大张旗鼓地绕过元氏城,摆出了一副绕城北上直取石邑的架势,本想着等到郭嘉派出兵马堵截,城内空虚之时,再一举发力破城。却没有想到郭嘉计高他一筹,又用了一招“上屋抽梯”,派出去的兵马往北走了没多远,便悄悄转道向南,截断了袁军的退路。就在田丰以为计谋得逞,发力攻城之际,袁军背后却突然大乱,前后不得呼应之下,大败亏输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河北名士田元皓,机关算计太聪明!双目蒙尘不识人,走为上计莫迟疑!”
这便是,胜利者郭嘉,送给他手下败将的临别赠言,气得田丰差一点就呕血而亡,幸亏已经被韩俊俘虏过一次的颜良拼死保护,这才险而又险地逃回了邺城。
郭嘉不肯就此放弃,衔尾追杀,一路俘获降兵败将无数,更是势如破竹一般连破关城,不过短短一日时间,便一路杀到了邺城之下。
袁绍出征在外,留守邺城的,乃是他的长子袁谭。年轻气盛的袁谭,看不惯幽并军在城外耀武扬威,不听劝阻,一意孤行地调拨了数千精锐,冲到城外和幽并军干了大干了一场,不出意外的败北之后,立即又化身为缩头乌龟,任由幽并军如何挑衅,哪怕将他最引以为傲的祖宗骂了个狗血喷头也是坚决不肯露面了。
老巢被围,这自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是不知为何,袁绍的心里面却隐隐松了一口气。当时激愤之下,他做出了和壶关死战到底的决定,可是冷静下来,他心里面却在不停地打鼓,暗暗庆幸没有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让五万大军全部葬身在壶关之下。虽然心里面很不愿意面对,但也必须要承认,鱼死是一定的,但网却未必会破。
袁绍大军回师,郭嘉得到消息之后,很痛快的就退兵了。幽并两州的人丁虽然激增,但是韩俊用兵向来贵精而不贵多,始终没有大规模征兵,因此当同时面临四方敌兵来犯的时候,之前还算充盈的兵力立即就变得捉襟见肘了起来。邺城城高池深,更兼器械粮草充足,绝不是轻易能够攻下来的。所以,郭嘉挥兵围攻邺城的目的,也仅是逼迫袁绍退兵,达到解除壶关危机的目的。
袁绍退兵了,倒霉的,就轮到了壶关关后的河内军。
侯成的万余兵马,为了保存实力,也为了在攻破壶关之后捞取更多的战果,数日以来始终都只是试探性的攻击,战损很小,但战果同样微乎其微。
壶关,还是那样的高耸巍峨,还是那样的坚不可摧。可是,壶关关后的守军,却突然一下子多出了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