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一旁的范六奶奶表情有些不自在,似有什么话要说,又不好当众说出来似的。
范大奶奶沉思了一会儿后问道:“王妃既有这样行善积德的想法,为何是想联合文臣府上的女眷去做,而不是与那些世家贵族府上的女眷联名或单独以硕王府的名义去做呢?”
段玉苒也不隐瞒地答道:“王爷是留在京中开府的亲王,我若以硕王府的名义做了这件事,王爷与我固然能得到好名声,甚至得到百姓的拥戴。但这并非是好事,想必义母与大嫂子、六嫂子都明白我的意思。”
当今圣上对太子的态度一直不明朗,七皇子在卢贵妃的安排下已经开始有了拥护者,这未来能坐上龙椅的人还不一定是谁呢!
硕王是亲王,也有封地,但皇帝却令其在京开府,并不让其远行。其中深义难免会令人多琢磨一番!
段玉苒顾忌的是,如果以硕王府名义捐了衣物、出了风头,给硕王积下了好名声,并不一定是福、没准是祸!到时候引起太子的猜忌,令兄弟反目……
范太太听了段玉苒的话后脸上露出微讶的表情,然后神情又变得更加温和了。
“我明白王妃的意思了。”范太太点点头,和气地道,“这件事我与老爷商议一下,看联合哪几位文臣府上的女眷妥当,会尽快告知王妃的。”
段玉苒的脸上露出惊喜,虽然不明白范太太为什么突然转变了态度,但这起码是个好的结果!
段玉苒告辞离开时,范六奶奶自告奋勇要出来相送!
走出范太太的院子,范六奶奶就忍不住对段玉苒道:“请王妃别误会母亲之前的态度不明。建粥棚施粥这种善行比较简单,但捐衣物出去却的确要慎重而行才是!”
段玉苒沉思了一下,顿时恍然!
古人思想保守,衣物属于私人之物,只有幼儿的衣物可以转赠。因为衣物很容易被人拿去利用做不好或害人的事!况且,男人的衣物还好,女子的衣物若被不良之人得去,怕是要坏了名声!到时候行了善却被泼了脏水,真是不值!
一明白这个道理,段玉苒顿时泄气!自己终是太“单纯”了啊。
范六奶奶见段玉苒又垮了肩,赶紧又安慰道:“你也别灰心,母亲不是答应了吗?当年公公在外任职时,听说也曾救济过难民衣物!所以这件事母亲会想出好办法的!”
段玉苒不太乐观地沉声道:“可义母为什么会突然又答应了呢?之前明明是犹豫的。”
范六奶奶眨眨眼,她也不知道。
段玉苒只能叹气,看来自己刚燃起来的穿越奋起斗志,又要被泼盆冷水了。
范太太正院的屋子里,范大奶奶为婆婆奉上新沏的茶,与段玉苒有着同样的不解。
“母亲之前明明是不想答应硕王妃的,为何……”
范太太端起茶来吹了吹,又抿了一口,放下茶盅时慈和地笑道:“硕王这个媳妇选得不错。心地善良、又有脑子,只是处世经验欠了些火候。”
范大奶奶不懂,但也没插嘴。
“我听硕王妃之前说的那些话,的确是不愿迎合的。”范太太叹道,“我当她是想利用此事为硕王博好名声。谁知你一问、她一答,我才晓得她是真心想做善事。没准做这件善事的时候,还要隐去硕王府的名头呢。”
范大奶奶也是个聪明的,听婆婆这样一说便明白了七八分。
“硕王妃选择要与文臣府中女眷合作,也是为了低调行事吧?”范大奶奶弯唇道。
“唉,世家高门府里那些人啊,每作一件事都要想着太多得失利弊,等她们想明白了、也该春暖花开了!”范太太摇头笑道。
范大奶奶一向表情刻板的脸上也有了笑容,“那儿媳这就命人传话下去,各房主子与仆役有不要的衣物捐出一两件出来救济贫民和灾民。”
“去吧,也不要勉强哪个。”范太太叮嘱道,“收上来的衣物要仔细检查了,该撕掉的撕掉、该剪的的剪掉、该换面子的换面子!为了以后不出麻烦,只能在送出去前麻烦一下了。”
“母亲放心吧。”范大奶奶福身退了出去。
-本章完结-
☆、156明兰嫁人
范太太的办事能力是非常有效率的,第二天下午范六奶奶就亲自到硕王府给了段玉苒确切的答复:内阁大学士中有三位的夫人愿意参与此次衣物捐赠,另国子监祭酒的夫人赵氏也愿意参与。
虽然算上自己和范府才六家愿意捐赠衣物,却也令段玉苒十分振奋和欣慰了。
“麻烦六嫂子还特意跑一趟了,派府上的仆役来传个话便是了。”段玉苒有些激动地握着范六奶奶的手感激地道。
范六奶奶抿唇笑了笑道:“母亲还有一些其他的话让我转告给王妃呢,怕下人传不明白话,写信又怕写得不详尽,王妃有不明之处还不能马上得到解答。”
“义母是个心细的人,玉苒感激不尽。”段玉苒眼眶微湿、真诚地道。
范六奶奶拍了拍段玉苒的手,接着将范太太交待如何将准备捐献的衣物加工处理过之后再拿出去捐,还有哪些衣物不能捐、有什么忌讳等等都详细说了一遍。
段玉苒认真地听着,心中对范太太的感激与敬爱更多了。
“母亲说了,虽然这次召集的太太们不多,但这京中各府喜欢沽名钓誉的人可不少。只要这次咱们先做了,随后必定有人效仿,到时候受益的便是难民和灾民了。”范六奶奶道。
听了这话,段玉苒脸颊微微发热。施粥这件事上,自己可不就是称观望,见有人行动了才命许德令搭粥棚的吗?
“母亲还说,王妃若是不介意,便将这次发起善举的好名声让给她老人家吧。她老人家可是多年没在外面风光过了,想借着这次传个美名。”范六奶奶掩口笑着、调皮地道。
段玉苒别过脸用帕子拭了一下眼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