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通关基地 > 修真资料1

修真资料1

春上元为阳遁八局,春分上元为阳遁三局,立夏上元为阳遁四局,夏至上元为阴遁九局,立秋上元为阴遁二局,秋分上元为阴遁七局,立冬上元为阴遁六局。

至于这八个节气中每个节气后面所接的两个节气的上元局数,都可据八个节气的上元局数按阳顺阴逆的规律依次推出。如冬至上元为阳遁一局,接着冬至后面的两个节气是小寒、大寒那么依次排列小寒上元为阳遁二局大寒上元为阳遁三局。立春上元为阳遁八局,接着立春的两个节气是雨水、惊蛰,则雨水上元为阳遁九局,惊蛰上元为阳遁一局(洛书数最大为九依照循环次序接着九的是一)。同样道理春分、清明、谷雨的上元局数分别为三、四、生;立夏、小满、芒种的上大局数分别为四、五、六,都是阳遁。

就阴遁而论,次序是逆推的。如夏至上元为阴遁九局,接着夏至的两个节气是小暑、大暑,则小暑上元为阴遁八同大暑上元为阴遁七局。立秋上元为阴遁二局,接着立秋的两个节气是处暑、白露。则处暑上元为阴遁一目,白露上元为阴遁九局(洛书数循环逆推接着—的是九)。同样的道理、秋分上元为阴遁七局,则接着秋分的寒露、霜降,其上元分别为阴遁六局和阴遁五局;立冬、小雪、大雪的上元分别为阴遁六局、阴遁

五局、阴遁四局。这就是所谓“冬至小寒及大寒,天地人元一二三;夏至小暑及大暑,九八七兮还退数”。

在奇门排局时,五天为一局。为什么五天为一局呢?因为每大为十二个时辰都是从干时到亥时这是说的时辰的地支;至于这五天之内这一天和那一天问一地支的时辰、天干却是不相同的。如昨天夜半为甲子今天夜半则为丙子后天夜半便成了戌子,这样每天十二个时辰五天就是六十个时辰正好把从甲子到癸亥的六十花甲子用完、到第六天夜半的时辰又从甲子开始,这就是五天为一局的道理。

我们知道,一个节气为十五天,五天为一局,一个节气正好是三个局。即上中下三元。这叫“一气三元”。

在同一节气的三元中,只要把上元是几局确定了中元和下元便有了依据可以根据上元推知,方法就是将上元局数向前推进六宫所到的宫数就是中元的局数,中元的局数向前推进六宫,所到的宫数就是中元的局数这种向前推进的方注,其次序则是阳遁顺推阴遁逆推。

为什么上元到中元、中元到下元必须向前推进六宫呢?因为一局为五天,一天十二个时辰,一元即一局正好六十个时辰。这六十个时辰在排局时十个十个为一组,这其实是打乱了天的界限,而五天形成六组即六个旬,这六个旬的旬头为甲子、甲戊、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参看六十甲子表)。在排局时,每一旬(十个时辰)占一个宫,用同一个星(称为直符)和同一个门(称为直使)。十个时辰换一个宫,一局六十个时辰正好

占了六个官。所以一元到下一元也就是一局到下一局,正好是向前推进了六个官,一七四、二八五、三九六等就是这么来的。

第八部内丹心法教程之穴位法

人体的各个主要穴位也是采气的重要通道,这些主要穴位是百会、神阙(肚脐)、命门、劳宫、涌泉。特别是神阙、命门、劳宫、涌泉更是常用的采气穴位。

用穴位采气关键是要打通这些穴位。而打通穴位,必须靠意念的力量,再辅助一些动作。以下主要介绍打通劳宫、涌泉和百会的方法,掌握了这三个穴位的方法,举一反三,其它穴位就好办了。

●开劳宫法

劳宫穴是人体内外气息交换的主要通道。劳宫打开后,练功者就非常方便地实现内气外放,外气内收,进而达到自然大宇宙和人体小宇宙平诼?即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打开劳宫穴是进行采气和发放外气的基础。

练功者双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头颈端正,两眼微闭,含胸拔背,全身放松,意守丹田片刻。然后两臂向两侧平举,同时掌指上翘,至两臂呈一字形时,十指尖朝上。然后两臂外旋,转掌心向上,两手缓缓上举至头顶上方,两掌相合,用

力向上伸,然后慢慢沿身体正前方下降至胸前呈“合十”式(注意两手掌面不要贴紧,应有一些间隙),然后,两掌轻缓地向左右水平摆动,意;念两手之间的气贯入左右劳宫穴。如此反复导引,左右摆动的幅度不要过大,待熟练后,便可只有动之意,没有动之形。

经上势导引,气感较强后,以意引气。吸气时,气自下丹田上升一—膻中穴一左手一一一大臂、小臂内侧——劳宫,稍停呼气,呼气时,气进入右手劳宫穴小臂、大臂内侧——膻中穴——下丹

收功时,左手心贴准肚脐,右手搭在左手背上(女性相反),先顺时针方向从内向外绕圈按摩18次,再反方向由外至内绕圈18次(女性相反)。搓热双手,轻擦脸部数次。

●开涌泉法

涌泉在脚心底,这个穴位的开通,对于排除病气,吸取地气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涌泉的特殊的位置,不可能采取拉气的办法开通。斯以主要是靠意念。练功者站、坐皆可,先用意守法守住涌泉,待有感觉后,先默念“开涌泉,接通地气,通九重地。”然后,意念内

气从脚小趾到大趾,沿整个脚掌边沿转一圈,然后从涌泉出去,深入地下,再引地气上升,从足三阴经回到丹田,然后再循足三阳经下去到涌泉入地下,反复循环,最后将地气收回丹田。如平时走路,时刻想着一步一个脚印,这对开通涌泉穴大有好处。

●开百会法

百会穴在头顶,为清阳之汇海。此穴在上乘功夫中极为重要,此穴一开,天地宇宙的精灵之气都能吸收过来,

开通百会,主要是采用捧气贯顶法。捧气贯顶法分为两部分:

丹田补气法。自然站立,舌抵上腭,意守丹田练功。左手手心对准肚脐,右手背对准命门,手心手背离体约一寸左右,每练3~5分钟左右要倒换一次,可练]0—20分钟。此功法增长功力

贯顶法。练功者自然松静站立,意守丹田,然后双手从身体两侧轻轻抬起捧气至头顶,手心朝下,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对准百会发气三、五秒钟后,意念双手用力扒开头顶,反复作3~9次。这种功法对打开百会穴有一定的帮助,不过百会穴主要是内丹形成后,打通中脉后自然打开的,只有内丹形成以后,这种功法才会对打开百会穴有效。百会穴又称为天门,天门一开吸力极大,周围一大片的外气都可采入,长功很快。

总之,穴位采气法的关键是打通穴位,实际上穴位没有打通之前,采气的效果是不会太好的,而穴位一旦打通,练功者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天地自然之气从经络进入全身,无论是专门采气也好,还是

第九部道教建坛十二堂圣位解说

建坛当先建立十二堂,以求陛召集高仙万神,十二堂名称如下:青华堂、神虎堂、纠察堂、精思堂、冥官堂、监生堂,荡秽之所、受炼之司、黄录院、受生之素、五道教府、通章之司。

【青华堂圣位】

太一救苦天尊

九幽拔罪天尊

十方救苦天尊

大慈大悲救苦真人

大慈大悲大慧真人。

【神虎堂圣位】

【纠察堂圣位】

玄中**师静老天尊

三天大圣都天**天师

灵宝经籍度三师

上元一品赐福天官

中元二品赦罪地官

下元三品解厄水官

九天采访使应元保运真君

【精思堂圣位】

金真演教天尊

值印灵官

掌剑童子

掌仪灵官

监察使者

临坛主盟高功**师

都讲**师

监斋**师

侍经**师

侍香**师

侍灯**师

【冥官堂圣位】

东岳天齐仁圣帝

南岳司天昭圣帝

西岳金天顺圣帝

北岳安天元圣帝

中岳天崇圣帝

地府酆都大帝

地府土皇君

一七太素妙广真君

二七阴德定休真君

三七洞冥普静真君

四七玄德五灵真君

五七取胜耀明真君

六七宝宿昭成真君

七七泰山正道真君

百日元上正度真君

小祥飞魔演庆真君

大祥五化威灵真君

十五案分诸司真君

九幽地狱冥官

十大地狱冥官

十八地狱冥官

二十四狱冥官

三十六狱冥官

在小铁围山无间地狱冥官

【监生堂圣位】

九天延寿益君

九天回骸起死君

九天储福定命君

九天监生大神

九天卫房圣母

六甲保胎符吏

送生童子九天一切真宰

【荡秽天医所圣位】

运秽神君

解秽神君

收秽神君

却秽神君

除秽神君

斩秽神君

灭秽神君

洗秽神君

破秽神君

荡秽神君

东西南北四灵解秽神君

天医度厄续命君

扁鹊使者

天医院官童圣众

正一治病功曹使者

六甲治病将军

砭石小吏

尚药灵童

【受炼司圣位】

开光尊神九光童子

丹天左右卫大将军

妙行真人炼魂大圣

火铃灵童炼魂使者

掌水火池使者

十二生气将军

掌天仙道大神

掌地狱道大神

掌人道大神

掌神道大神

掌畜牲道大神

掌饿鬼道大神

【泰玄都省】

主斋醮之事,黄录大斋等均属本省内之事务。玄师天师,北帝法师,泰玄上相之位,玉清上相之位,作帐幄。

【考校所居坛之东二】

考校主录斋坛功过,诠定善恶均属于其职。中立三官五帝九府四司录官之位。

【炼度司居坛之西二】

炼度司度亡魂,迁升幽冥,生尸治炼均属其职。本司中列炼度之司真灵之位。

【救苦堂居坛之东三】

救苦堂主如召集阴冥救拔罪苦,中立救苦天尊、北极大帝,十王幽宰之位。

【化治居坛之西三】

化治主告盟演法领从,化民行道,中立高座两班序列。

【神虎堂居坛之东四】

神虎堂主颁行符命、摄召亡灵之职。中立神虎将吏之位。作帐幄。此堂非行摄召之人,不可乱进。上香时应在室外。

【社令司居坛之西四】

社令司主关盟通召之命,监卫斋坛,引领亡魂之事,中立社令司命等神将吏兵之位。

【受度堂居坛之东五】

受度堂设所为亡魂祖先真像之位。

【普度堂居坛之西五】

普度堂中立六道四生、九州分野,十类孤魂滞魄之位。

【天枢院居坛之西一】

天枢院主奏章之事,黄录大斋敷奏颁行,均属本院内之事,二师天枢上相,天机上相。

第十部道教符咒典籍与擅长符咒术的名士

第一道教符咒典籍

(一)《三洞神符记》

道教符篆书。一卷,撰者不详。书中汇记了三洞各经关于天书、神符之名笔而成,心中得意妙处”。

(二)《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

简称《五经符上经》。中有东南西北中五称符五道,载五方五帝姓讳名字,所配五岳、五藏、五行、五色及春夏秋冬四季。谓“五行之母故曰五称符”,“上应五星”,“下表五岳”,“中宝五藏”。“诸道士欲求神仙,长生不老,役使万神”;诸百姓欲治病治生,求福求财,均可书符佩服,“修德行道,其神自诣”,所愿得遂。盖“身佩五符,万神区区来归己也”。又具载佩符行道之法。

(三)《三皇文》

又称《三皇内文》,即《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之合称。乃道士入山用以劾召鬼神,制御百邪,以免祸害之咒,并载有《太清黄神越章秘印》,以及《越章咒》、《印章咒》、《杀鬼咒》、《勃瘟咒》等。

(四)《太上三洞神咒》

道教咒语汇编,以雷霆诸咒为主,其他有除病、驱疫、保生、救苦、捉鬼、伏魔等咒文,合计七百八十余则。咒文大多为四言,短者仅十余字,长者达二千字。

(五)《太上洞渊神咒经》

又名《洞渊神咒经》,简称《洞渊经》、《神咒经》。共二十卷。西晋道士王纂编。计有誓鬼、遣鬼、缚鬼、杀鬼、禁鬼、斩鬼等品,并附有各种制鬼符篆。

(六)《太上秘法镇宅灵符》

专言镇宅符篆之事,谓用符篆埋于屋角下,可驱魔逐邪,镇宅安家。书中收有厌鬼避邪之镇宅灵符七十二道。曰能“厌镇凶恶之鬼”,“厌镇牛马六畜死伤鬼”,“厌除家鬼克害人口”。

(七)《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

元妙宗编。编者自称是搜集而得的救世治病秘法口诀及符印步纲蹑步诸术。所载道法以天心正法为主,大旨以符咒为人祛邪治病,“助国济民”。载有天心正法斗下符咒和《上清隐书骨髓灵文》。《骨髓灵文》谓“功验神奇,莫可拟测”,除习用的火铃、撼山、锁龙、捉神等符外,复增五狱符、阴阳日都匠符等,以广其用。

(八)《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

本书集各种神符七百四十余道,中有厌怪、避鬼、安魂、护身、安宅、避瘟、避土气、止虚耗、种田、利蚕诸符。其行符之法,大体是书符著怪处,或安门户床物,或佩带吞服。

(九)《灵宝玉鉴》

全书二十五门,每门收短文或符篆若干篇,其内容大抵为符咒斋蘸、召神伏魔、炼形度众、步蹑飞升等。全书为灵宝道法之总汇,所收符篆咒诀数以千计。

(十)《灵宝无量度人上经**》

是书集历代注疏及所传承之符篆仪轨,并吸收其他符篆丹法,编成灵宝道法总集。以大量天章云篆、符篆咒诀为主。

书中称此灵宝**乃三洞祖教,万法之宗,其要在行咒、行符、行法三者,“咒者上天之密语也,群真万灵

(十一)《法海遗珠》

此书为宋元金丹派南宗及正—之总集。共收符咒秘法四十余种。派中天师派、净明派、西河派等符篆咒法

所述道法,包括符咒、混炼内运法、奏传仪文等,用以召神疫鬼、祈禳祷告,以呼风唤雨、兴云起雷、催雪役电、止雨祈晴、移妖星、灭火殃,炼度亡魂、治病除痨、斩鬼捉祟等,皆详备法式。

(十二)《太平经》

道教早期经典。除有奉天法道,顷应阴阳五行之则、政治之道、善恶报应、长寿成仙等内容,还有大量的禁咒、丹书吞字、符篆等内容。认为念符可以使“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并宣扬神咒能使神为人祛除灾疾:“天上有常神圣要语,时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应气而往来也。人民得之,谓为神祝也,(祝也)祝百中百,祝十中十。祝是天上神本文传经辞也。其祝有可使神为除疾……用之所向无不愈者也。”

(十三)《云笈七签》

道教类书。七部一百二十二卷,包括秘要诀法、神仙符图、杂修斋戒、存思魂神等,皆分门别类汇集。第45—51卷的《秘要诀法》,著录修行中诸种诀、咒、法、符图。第79—80卷的《符图》,著录《五岳真形图序》、《二十四真图》等八项,述符篆授受、名称、佩服等,卷八有符图共25幅。

(十四)《上清灵宝**》

道教灵宝派道法全书。凡有关修炼、斋醮及各种方术,皆有收录,内有各种符图数以千计。全书共分二十七门。

以上典籍皆见于《道藏》。

(十五)《发病书》

敦煌遗书。敦煌唐人用符咒治病之大杂烩。中有“推年历法”、“推得病日法”、“推初得病日鬼法”、“雄得病时法”等,还有若干神符,注明某年生人带此符吉,或带此符可却病等。

(十六)《钤诀》

古代兵书。即《玉钤篇》与《玄女六韬要诀》之合称。书中多有符术。《后汉书?方术列传》“纬侯之部,钤决之符”注:“兵法有《玉钤篇》及玄女《六韬要诀》,曰:‘太公对武王曰,主将有阴符,有大胜得敌之符,符长一尺;有破军擒敌之符,符长九寸……诸奉使行符稽留,若符事闻,闻符所告者皆诛。:”

(十七)《祛疑说》

明代储泳著,内容包括对巫师的“咒水自沸”、“咒枣烟起”、“咒枣自焦”等骗人手段的揭露。

二、汉族民间符咒典籍

(一)《鲁班经》

明代人编的一本木匠用符咒书,有黑符咒也有白符咒,还有破邪术的符咒。白符咒包括建房、镇宅、治病符咒等。黑符咒主要是因房主未善待工匠,工匠所施用的使房子主人一家遭厌胜的符咒。

(二)《万法归宗》

将一部分道教符咒和民间符咒汇编而成的册子。内容庞杂,举凡画符秘法、设坛符咒、诸神仙咒、治病符咒等无不包罗其中。

此外,民间符咒术还有《六壬仙师法诀》、《千镇厌法经》、《三元百镇秘书》、《符咒全书》等,内容大都因相互抄袭而雷同。另据说还一本名为《草皮经》的民间符咒书,若熟悉其中的符咒,便能辨别出鸟兽的足印及知晓鸟语兽音。

三、少数民族符咒典籍

少数民族中基本没有符书,但咒书却很发达,像彝族的不少经书,壮族的《布洛陀经诗》等都可视为少数民族的咒书。此外,水族的水书、纳西族的东巴经、锡伯族的神书等中都有许多驱鬼、驱病魔恶神,避自然灾害、兽害、宿敌暗害的咒语。这些都是我们研究少数民族符咒方术不可缺少的文献资料。

第二擅长符咒术的名士

一、擅长符咒术的道僧

张角——东汉时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创立太平道,遵奉黄老及《太平经》,以跪拜首过,符水咒说治病,病者颇愈,自称“大贤良师”。后借治病传教,组织黄巾军,称“天公将军”。

张天师——即张道陵的尊称,又名张陵,东汉五斗米道创始人。沛国(今江苏丰县)人。据说能善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后世道教徒尊其为第一代天师。其后裔代代承其道法,世居龙虎山,称为“张天师”。

王玄甫——号东华子,汉代人,全真道奉为北五祖第一祖。《金莲正宗记》谓其白云上真曾授予青符玉篆、金科灵文、大丹秘诀等,故数百岁而无衰老之容。后世将他描述为精于符篆和内丹的仙人。

叶法善——唐代道士。字道元。括苍县(今浙江丽水)人。从其曾祖起三代皆为道士。有摄养、占卜之术,尤擅符篆。据称能压劾鬼神,治疗疾病。据《仙传拾遗》载:“叶法善……隐于松阳卯酉山中,自号清溪居士。遇仙人授予飞召之法、阴阳+筮、符咒之术。唐玄宗召封越国公,尊为天师,司景龙观主,开兀末尸解去。”

佛图澄——西晋、后赵时僧人。少学道,妙通玄术。自称百有余岁,常服食自养,能积日不食,善通神咒,能役使鬼神,又能听铃声以言凶吉。

万振——字长生,南昌人,得长生久视之道,显晦齐梁间,人莫知其年。有符咒常济物,治人疾苦立效。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建太乙观,迎万振天师居之。后高宗召见问道,待之如师。翌年尸解于京师,落棺时,唯一剑一杖葬之。

陶仲文——明代道士。湖北黄冈人。曾于罗田万玉山受符水诀。擅长符咒及房中术。曾为世宗祈祷治病,世宗病愈,特授少保、礼部尚书,又加少傅、少师。

二、擅长符咒术的方士、名医

赵炳——东汉方士、巫医。字公阿。东阳(今安徽天长)人。《后汉书?方术列传》称其“能为越方”,“禁枯树,树即生荑”。与徐登共为巫医,“但行禁架,所疗皆除”。

徐登——东汉方士、巫医。闽中(今福建泉州)人。有禁咒之术。据《后汉书?方术列传》称:“徐登者……禁溪水,水为不流。”-

费长房——据《后汉书?费长房传》,费为汉代人。“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长房后向老翁求得符篆及巫术治病之法,治病无不验。以后符篆被毁,为鬼所杀。

沙门惠怜——《北史?清河王怿传》:“时有沙门惠怜者,能差诸病。病人就之者,日有千数。灵太后诏给衣食事力伏众,使于城西之南,治疗百病

苗父——祝由治病法的创立者,上古之医。

于吉——东汉末方士。琅蚜(今山东省临沂北)人。据《三国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云:“时有道士琅蚜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后为孙策所杀。

王仔昔——北宋术士,洪州(今江西南昌)人。曾书符疗宫妃目疾,进封“通妙先生”。

王早——北朝术士。勃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通厌胜等术。据《北史?艺术传》载:“时有东莞郑氏,执得仇人赵氏,克明晨会宗族,当就墓所刑之。赵氏求救于早,早为占候,并授以一符……赵氏从之,果如其言。”

介象——三国时代方士。字元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学道于东山,后来成为吴主的方术老师。据葛洪《神仙传》载,介象曾教吴主“隐形之术”。据说“尝为吴良种瓜菜百果,皆立生可食”。又在殿中钓得海中鲻鱼,画符遣人骑竹杖千里之外买姜。

许元长——唐人方士。金陵(江苏南京)人。善书符幻变,役使鬼神。千里之间,可不日而至。

葛玄——三国方士,字孝先。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道教尊为“葛仙公”。据葛洪《抱朴子?金丹》载,玄为洪从祖父,从左慈学道,常服气饵术,能用符。每醉辄潜入水底,经日方出。

陈可复——元代方士。号雷谷,能兴云作雨及行禁架术。《宁波府志》云其“以法兴云,须臾雷电大作”,“以墨水噗符,顷即乌云掩月,天雨黑雨”。

赵初场——唐朝方士,处州缙云(今浙江永康)人。字必复。据《处州府志》载,岁旱,初场“呼吸间可致雷雨。时令小儿伸掌书一雷字,阖之开手,即雷鸣,兼能避邪。尝卖雨于临安县,墨汁咒符,雨点皆黑”。

禁神——明代方士。宁州(今甘肃宁县)人。精于咒法。《陕西通志”胃其“能禁疮毒及蛇虫诸害……凡人求咒疮毒,隔山应气而愈”。

明崇俨——唐代方士。洛州偃师(今属河南)人。传说有“搬运术”,能千里致物,擅符咒。《新唐书?方技传》载唐高宗闻知其有奇特技巧而任命其为冀王府文学。为测试其法术,特意让宫女们在一地下窟室中奏乐。然后把他找来,让他将音乐停止。明崇俨用桃木画了两道符,用刀将符插在室上,乐声立即停止了。据演奏音乐的宫女们说,他们看见了一条怪龙,恐怖万分,吓得停止了演奏。

据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所谈,有位姓吕的道士,很擅长符咒术,曾经在司农田山疆家做客,田请很多宾客一同来赏花。客人中有一个士人的言词庸俗下流,很扫客人们之兴。另有一青年举止轻佻,斥责士人并同其几乎闹得就要动手了。一老儒生近前劝解,两人都不听,老儒也气得愠怒形于色。吕道士见此情景,向小童耳语数句,小童奉命取来纸笔,道士在纸上画了三道符烧了。这时,士人、青年和儒生忽然一同站了起来,在庭院里来回转了几圈。那位庸俗的士人急步走到东南角坐下,喃喃自语。听他说话的内容,似乎是在与妻妾谈家常。那个轻佻的青年,则坐在西南角的花栏上,流目传情,娓娓软语,时而嬉笑,时而谦谢,一会儿又低声唱起了《浣纱记》,呦呦不止,手为自己打着拍子,yín荡下流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那老儒生,则坐在石凳上,讲起了《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一字字地解释,一句句地分析,好像在和四五个人对话。大伙儿见此情景又是害怕又是好笑,道士摇手止住。大家酒兴已尽的时候,吕道士又烧了三道符,这三个人才若有所失地痴坐在那里,过了一会儿才清醒,说自己不知不觉喝醉了,太失礼了,很抱歉。客人们在不少笔记小说中也多可见。

第十一部符咒大全

第一章:道教符咒法术概说

在我国的《封神演义》、《西游记》等古典小说和当代武侠小说中,往往有道人、巫师、侠士等或仗剑披发“念念有词”、“喃喃而语”,或“烧几道纸”,或以剑以指往空中“虚画几圈”,便能上天入地、隐形变化、移山倒海、呼风唤雨……的情节描写。这些道人、巫师、侠士等所念之“词”,所喃之“语”,所烧之纸”,所画之“圈”,便是本书所要探究的符篆咒语。

咒语,也叫咒词、神咒、视咒、明咒、咒诀、口诀、诀、禁咒、真言、密语,等等。在巫术和宗教中,都普遍认为某些语言具有神力、魔力和法力,这种具有神力、魔力、法力的语言便被称之为咒语。

咒语与咒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咒术指的是施咒的技艺、技术、方法。咒术包括咒语、仪式和法物(施行咒术时所凭借的一些用具,如刀、剑、头发、兽骨等)三大要素。咒语是咒术的要素之一。

咒语的产生与原始人对语言的魔力崇拜有关。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语言是团结氏族成员,促进社会发展最强有力的工具。语言本身就是生产手段之一,它甚至在当时所有生产手段中占第一位。一群赤手空拳或手持杀伤能力极低的未经加工的树枝的原始人,他们合力追逐野兽,就只有使用手势或语言,才能统一行动,密切合作猎获野兽。另外,原始人不理解干旱、洪水泛滥以及采集、狩猎中的丰收或歉收的成因,而以为有灵魂、有鬼神在其中主宰,认为善神给人以风调雨顺,给人丰收;恶神给人以天灾**,于是便有祈求善神、诅咒恶神的情绪表露。他们祈求或诅咒之后,也可能恰好得到丰收,得到好的结果。当原始人看到语言能支配人的行动,使难于猎获的野兽被人们捕获,祈求或诅咒得到了好处,便据此作出了错误的联想,认为这些好结果都是语言的作用,都是祈求和诅咒获得的,从而认为语言具有魔力,它可以给人类带来幸福或灾难,可以支配鬼神和自然。这种对语言魔力的信仰崇拜,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便集中体现在咒语上。咒语成了一种作用于特定目的,有着不可抵御的强大力量的言语,它能使平常的东西具有巫术的能力。

咒语大多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反复吟诵的重复性。

二是词义的艰深及莫名的神怪的不可解释性及神秘性。

三是音节的节奏性,即多在字数、音节、长短、快慢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

四是伴

咒语的结构,尤其是道教咒语的结构,一般是首句呼唤鬼神之名,中间述说对鬼神的要求和命令,末句以“如律令”作结,含有明显的祈请、敕令的性质。

按表达方式和篇幅长短的不同,咒语可分为咒语、咒词(巫歌、神歌)、经咒三种主要形式。像云南鹤庆县城郊北部和辛屯等地的白族女巫师在举行上刀杆仪式前所唱的神歌《雪山娘娘》就是一种咒语:

一步跳到雪山娘娘你

双手把你们挪开。

热来就是热似火,

冷来就是冷似霜。

一更天气下冷雨,

二更天气下冷霜,

三更天气下大雪,

四更天气雪上又加霜

五更天气金鸡来报晓

六更天气山中树木挂铃铛。

歌一结束,女巫披头散发,赤着脚板得发烫的犁头,一步一蹬,爬上刀杆。叠黄纸垫着,一口咬住一个烧

咒词与经咒在篇幅上的区别是咒词较短而经咒较长,咒歌(巫歌)则有长有短。从功能上看,道教和佛教的许多经文都可视为咒语。因为持念这些经文,也能通神而得到神的护佑,避邪得福。所以在《道藏》的很多经文中常有“念诵此经,则可受十方帝君和神将护佑,消灾纳福,除罪升天”之类的说法。在一些少数民族中,“经”更与咒语等同。比如壮族的《布洛陀经诗》中的“经诗”一词,就有念咒之意。佤族,更是把他们的史诗《司岗里》当成他们民族“最’k的咒语”。每当他们举行宗教活动“作砍牛尾巴鬼”时,“夜间,寨人围坐在作砍牛尾巴鬼的主人家里,听大魔巴念最长的咒语——‘司岗里’,内容是关于人类的起源,长达十几万言,从夜里十二时念到次日晨九时许,共需9个多小时方能念完。念时魔巴作出不同的动作,有时站,有时坐,有时跳,并有人吹芦笙伴之,其他魔巴和老人,用牛角杯饮酒,众人

中也有“呼名落马”之说。有学者认为,祈祷会产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心理效应,起着诱导、暗示的作用,它实际就是一种咒语。念童谣等于念咒的最典型例子,莫过于鲁迅先生在《太平歌诀》一文中引用的1928年4月6日《申报》上登载的一则新闻和三首内容相近的童谣。这则新闻说,孙中山陵墓将要竣工,社会上有人谣传石匠要摄收幼童的灵魂,以合龙口,所以家家幼童左肩上都各悬挂红布一方,上面写着四句五言童谣,借以避邪。这些四句五言童谣大体有以下三种相似的内容:

人来叫我魂

自叫自承担

叫人叫不着

自己顶石坟

石叫石和尚,

再叫自承担;

急叫回家转,

免去顶石坟。

你造中山墓,

与我何相干;

叫魂叫不去,

再叫自承担。

从这则新闻和这几首童谣的内容来看,当时的许多人都十分相信只要让幼童念诵这几首童谣,或佩戴写有这几首童谣的红布一方,便可逃脱灵魂

被摄的厄运。念诵童谣等于念咒的情形,在此得到充分体现。

--------------------------------------------------------------------------------

符篆,在《辞海》中解释为是道教认为可用来“驱使鬼神、祭祷和治病”等的“天上神的文字”。实际上,符与篆是有区别的。《抱朴子内篇》谈到了这种区别:

道士常带天水符及上皇竹使符老子左契,及守真一思三部将军者,鬼不敢近人也。其次则论百鬼录,知天下百鬼之名字,及《白泽图九鼎

记》,则众鬼自却。

从《抱朴子内篇》中的这段话来看,符与篆的区别在于符的内容主要是祈禳之词,篆的内容主要是鬼神之名及形貌。

符与笑在功能上也有区别。打个比方,在功能上,符好比是人、沟通鬼神的“邮政编码”,篆好比是人给鬼神的“请柬”。有了邮政编码又有了请柬,人有所请,鬼神自然也就能有所知而前来替人行“道”了。

符与篆在功能上的另一区别是符主要被道士巫师等用来作“驱鬼召神”或“治病延年”等的秘密文书,而篆则主要是道士的登真篆,也就是道士的名册,是道士个人修身立业,迁升道职的资格证。这正如《洞玄灵宝课中法》所说的那样:“篆者戒篆情性,止塞愆非,制断恶根,发生道业,从凡入圣,自始及终,先从戒篆,然始登真。”篆虽也具有符那样的防灾除疾等作用,但这种作用只为自己不为他人。关于符的起源和演化,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符的出现,来源于原始思维所产生的奇妙想象。最初的符是用桃木雕成的门神神茶和郁垒,称为桃符。相传东海度朔山桃树下有二神,名神荼、郁垒,能食百鬼。古人以为桃木能镇鬼驱邪,故有于夏历新年时以桃木板画二神像,悬于门户之俗。桃符既是后世楹联的先河,又是符篆的滥觞。如果说,原始人的信仰导致了符的产生,那么,道教对早期民俗的渗透,就有力地推动了符篆的发展,扩大了它的形式和使用的范围。

关于符的起源和演化的另一种观点是,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信物,始于春秋末年、战国初期,秦汉时期最盛。

《说文解字》称:“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东汉前纸张尚未发明,符是用竹子做成的信物,即剖竹为二,合而相符,相当于一种证明的凭据。现代的“符合”、“相符”等词语,就是对“符”字古义的保留。竹制之符一般在民间作兑换、租借的凭证使用。而朝廷对友邦国家使节的往来以及调集jūn_duì所用之符,则是用青铜、金、银、玉等铸造、制作的,形状分虎、龙、人、龟、蛇、鱼等,其中以虎形居多,其表面镌刻有文字,说明用处。两符相合的面,一面有突出的半圆柱,一面是凹下去的柱穴,两面合缝,丝毫刁;差,形成一个整体,即所谓“合符”。后来有了印章,才逐渐废除了用符取信的做法6)。再至后来,巫师和方士道人借用了“符”这一名称,假托将神力以符号的形式附着在规定的“文字”或“图形”上,并将其书写在规定的纸、绢、木、石等物品上,作为传达神命和行使神命的凭据,这就是我们今天为能见到的“神图巫符”。

以上两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探讨符的起源和演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然而,探讨符的起源和演化,还应当从语言崇拜和文字崇拜,文字比语言在某些方面具有更突出的使用优点等方面宋探讨,才显得更为科学和全面。

从语言崇拜方面来看,符的产生也是语言崇拜的一种反映,符是咒语的书面化。有学者就认为:“很可能最初的符只是咒语的书面化,后来为了同一般的字句相区别,反映符的神秘性和无穷威力,才用变形文字和在符面上增加线条,使符面成为一种似文字非文字、似语句非语句的图形。””

从文字崇拜方面来看,中国最初的象形文字,本来就有艺术价值和某种神秘性,而后有《河图》、《洪范》九畴、《洛书》和《易经》八卦的出现,更加强了古人的文字崇拜。神仙方士中流传的符图和印章,便源于这种古老的文字崇拜。由于符比起咒语来在时间的覌?性和空间的自定性上更显出明显优势,符不论是佩戴在身上和贴在物上都能给人以威力常在的感觉,所以符

的运用到了后来也就同咒语一样,越来越广泛。

符的形式,按载体的不同可分为木符(包括印符)、纸符、布符、绢丝符和实物符等。按笔画结构和特点的不同可分为文字符(图1—1图画符(图1—2)、非文字非图画之图案符(图1—3),以及文字与图画、文字与图案相结合之符等。

文字符除了道士、巫师所创造的之外,书门联,书“姜太公”、“石敢当”等神名及书“魂”、“嚣”、“大”、“王”等字也有符的功用。如五月端午,许多地方盛行用雄黄在小孩额上书一“王”字,以避邪除秽。

实物符如道教及汉族民间常用的桃木棍、桃木制具,《红楼梦》中贾宝玉佩戴的那块和他与生俱宋的“通灵宝玉”,一些少数民族所佩带的动物残骨、石子,某些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护身之物,都是实物符之典型。而道教的镜、剑、书等实物,同样具有符的功能。镜子具有吸收、抵消、反射、分解、倒影、投影、加强、转换等的功用,因而在道教和民间的仪式中,常常被用以避邪除妖。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里也记述了镜子防鬼驱魔的作用:

镜乃金水之精,内明外暗。古镜如古剑,若有神明,故能避邪魅忤恶。凡人家宜悬大镜,可避邪魅。葛洪《抱朴子》云:“万物之老者,其精悉能托人形惑人,唯不能易镜中真形。故道士入山,以明镜径九寸以上者背之,则邪魅不敢近,自见其形,必反却走转。镜对之视,有踵者山神,无踵者老魅也。”《龙江录》云:“汉宣帝有宝镜如五铢钱,能见妖魅,常常佩由于宝剑难铸,剑身如流矢,故传为神奇。据《洞玄灵宝道学科仪》称,为剑题名,呼之密咒镊中,则“神金晖灵,使役百精,令我长生,万邪不害,天地相倾”。

与文字符相比,除镜、剑、书等实物外,其他实物符的起源期相对要早得多,文字符很显然至少应在出现文字崇拜之后才会产生。而实物符则在此之前就业已存在。

图案符包括服饰上的一些图案、文身的图案、面具图案,以及其他一些器物上的图案,如瓦当—上的吉祥图案(图1—4)、家具、木墙壁上的吉祥图案(图1—5)、厌胜钱图案(图1—6)、骄形图案、八卦图等。这些图案都有十分突出的避邪趋吉的巫术功用,其产生也应早于文字符。

除此之外,神的小塑像及画像(如门神、钟馗等)也有很突出的图案符的功用。门神之始,据传起于唐代。唐太宗曾经有一段时间苦于睡觉时噩梦丛生,梦中鬼神猖獗,险象四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太宗命手下两位虎将秦琼和尉迟恭守立于门前,以镇百鬼,果然收效甚好,梦中再也见不到恶鬼。太宗见二将夜夜守卫很辛苦,就命画匠将二位虎将画像贴于门上,噩梦同样不再引发。从此民间争而仿效,将二将画像贴于门上以驱恶鬼,呼为门神。宁波地区镇海一带,端午节在家宅中堂也要挂钟馗图像,书符咒:“五月五日天中节,——切虫蛇污秽尽消灭。”以雄黄倒写蛇字,贴于壁上,谓之“驱五毒”。

最初的文字符大多由复文组成,形式十分简陋粗糙。像《太平经》中记录的几百个符,基本上是由隶书的合体组成(图1—7),象征意义也简洁明了。但越往后越变得繁琐复杂,图形诡秘莫测,文字艰涩难认,越来越向非字非画的图案化发展,象征意义更加繁复,越来越神秘化。为了显示符文系云气结成,后来的符中,线条曲屈缠绕,文字难以辨认(图1—8),这便是所谓的云篆。

在一些符中,还有鬼神形象、星图及古代民间想象中的神茶、郁垒和用以缚鬼之物苇索弓箭等物形(图1—9)。符中有文有图,图文并茂,令人只可意会,难以卒读。

--------------------------------------------------------------------------------

在前文中,我们分别就符篆咒语的个性——符篆咒语的含义、别称、起源、形式等方面作了分别概述。由于民间符篆咒语在被道教所吸收和发展,并进一步促成其世俗化方面,以及符篆咒语在传承、功能、地位、影响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共性。因此,在本书中,我们把符篆咒语统称为符咒,并对其共性加以必要的概述。

民间符咒被道教所吸收和发展,并进一步促成其世俗化,主要表现在:

道教符咒术来源于古代巫术,它是以中国古已有之的萨满教咒术信仰为基础,并在吸收了巴、氐等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某些符咒术及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正如有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符篆之事始于张道陵,符篆故非中国汉字也”。故余疑其为西南少数民族宗教,向非汉族之宗教。”反过来,道教符咒术的发展和完善,又进一步促成了符咒术的进一步世俗化和民间化。这是由于符咒木本来就来源于民间,所以这些发展和完善了的道教符咒术很容易在民间广泛流行。特别是当符咒术在道教那里寻找到“理论”支持并再度传到民间时,它就格外受到推崇。例如患了感冒,有人常常贴个“出卖重伤风,一念就成功”。小儿夜哭,家人常常贴个“天黄地绿,小儿夜哭,君子念过,睡到日出”。这些做法,就是道教符咒术的世俗化和民间化。像《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诀》卷二十五就有“止小儿夜啼法”,其法要先吸气吹火杖然后再写帖子,帖文内容为“我有拨火杖,将来作门将,指着夜啼鬼,彻晓终不放”。从中我们可看出道教符咒术世俗化和民间化的影子。

道教符咒术的世俗化和民间化还表现在不论是道教符篆的制作还是其符咒的施用都离不开一整套繁琐的仪式和禁忌。而民间符咒的制作与施用

则显得极为通俗简便。对于巫师和平民百姓来说,制作粗糙丑陋的神图巫符与制作精美的神图巫符,进行神秘繁琐的仪式与进行通俗简便的仪式,都无多大区别,只要经由一定的宗教仪式(如祭祀、焚化、开光…),便都具有了同样的威力。例如,民间的以图像代替实物的画符,就具有便于制作和操作,便于携带等特点。民间通用的“甲马”、“纸马”等,属于一种可成批制作的画符,通过它,就可与在现实中无法联系的神灵进行沟通。

有的符咒是公开的,人人都可以使用。但由于符咒被看成是具有不可抵御的魔力和法力的神圣语言文字,所以符咒更多的是秘密的,只能由某些特定的人掌握,只能在精心选定的接班人中密授。这种密授的主要方式是师徒相传,它要求“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于”。一些道人、巫师和民间秘密宗教教首所自称的遇到异人和神人,或梦中得到神人传授的符咒术的说法,也属师徒相传之列。因为当这些道人、巫师、民间秘密宗教教首得到所谓异人神人传授的符咒术后,他们也就同异人神人建立了师徒关系。

由于符咒术的源远流长以及我国古代迷信鬼神风气之浓厚,符咒术不仅深深地渗入民众的日常生活,而且也深深地渗入上层领域。我国古代的宗教、民俗,以及生产、经济、军事、权谋等,无刁;与其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就宗教方面而言,符咒术与道教的关系不用说了,就是古代的民间秘密宗教,不论是为吸引教徒,还是起事作战,无不扯起了符咒术的大旗。白莲教、八卦教、清水教、大刀会、红枪会、义和拳等无不是如此。例如,在起事作战方面,他们在与官兵对阵时,往往自带朱符,口念咒语,向前直冲,不避刀枪,其举动极其壮烈而结局却异常悲惨。

符咒术与巫术文化更是密不可分。符咒术本来就是巫师的专利,是巫师的看家本领和绝招,不谙熟符咒术的人决不可能当上巫师。正因如此,许多民族的巫师接班人在正式成为巫师之前要花不少时间学习施用符咒。符咒术尤其咒语是巫术仪式的核心,念咒成了各种巫术仪式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不念咒的仪式是没有的,可是却有不用仪式的咒语。

符咒术对王朝政治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成了封建统治阶级争权夺利和巩固自己的统治的工具。例如,汉武帝因迷信厌胜之术(咒术之一)而对朝廷重臣乃至亲生骨肉大加杀戮。南朝陈高宗第四子陈叔坚对后主陈叔宝不满,“乃为左道厌魅以求福助。刻木为偶人……昼夜于日月醮之,祝诅于上”…。明太祖朱元璋也利用符咒术为自己服务。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在朱元璋称帝前就把写有“天运在太祖”的灵符转交给朱元璋,为朱元璋改朝换代作舆论宣传。明世宗也醉心于符咒术,他在位时,道士邵元节、陶仲文因擅长巫术咒语而得到他的恩宠。他们不仅统率道观,总管道门事务,而且位极人臣,几乎到?了操纵皇帝和朝廷的地步。

当然,符咒术在政治上的影响和作用,和其对民间风俗习惯的影响相比,要小得多。作为巫术文化的主体部分的符咒术,对中国民间风俗习惯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这种重大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得出来:

一是民间的请神和祭祀仪式多离不开符咒术,符咒术是人们沟通与驭使神灵的重要法宝。

二是其他各种民俗活动乃至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符咒术。例如,在民间,无论是治病救人、避邪护身,祈求丰产丰收、发财积财,祈求平安,祈告夫妇婆媳和顺、安胎保身、六畜驱瘟等,无不用咒。就连小孩玩耍中皮肉被锋利之物划破出血,也有相应的止血咒。据《玉匣记》载:“小儿幼年,举步未稳,多好嬉戏,最易倾跌,或至肉破血流,无法止之。爱访有符咒止血者,极为神效,恳其传以济世……”咒曰:

太阳出来一滴油,

手执金鞭倒骑牛;

三声喝令长流水,

一指红门血不流。

符篆的运用同咒语一样,也是十分广泛,无处不用的。如遇恶鬼有镇邪驱邪避邪符,遇火有止火符,遇水有止水符,生病有祛病符,建房有镇宅神符,做恶噩有镇恶噩符,骨鲠卡喉有化骨鲠符,打官司有六庚六辛符,连科举、出门远行、饮食起居,甚至野狗上房、母鸡夜啼等,莫刁;有符。例如,读书人时刻梦想科举高中,因而科举也有符(图1—10)。在这个符中,我们可以看出,“早科举”实际上是咒语,中间的三星当是福禄寿三星的标志。这道符必须同巫术形式结合起来才有效,其法是取桥上土七升,红枣五升,装入大瓷瓶中,埋入孔子像前地中三尺,用土将此瓶掩埋后,还需依据五方五色放上五块各重一百二十斤的大石头,再将石头用土埋奸,然后又将此符埋入。另外还需在孔子或文昌诞辰之日向孔子和文昌献祭,据说此法能保佑一方举子,使一方的儒学兴旺。

三是民众十分迷信符咒术具有无所不能的神力。人们认为符咒不仅能防病治病、起死回生、驭使鬼神、镇魔招魂、隐形变化、逢凶化吉、咒杀仇敌,还能飞沙走石、止风止雨、呼鼠驱蚊、搬运物体……民间广泛流传的如下有关符咒术的神奇性的神话传说、史诗故事等,正反映了民众对符咒术无所刁;能的神力的迷信崇拜:

话说汉代有一位仙公,叫葛孝先,丹阳句容人。他从八岁就失去父母,但能好学自立,至13岁就通五经子史书传,尤其爱读老庄著作,至

16岁,已经名震江左。

有一次,他在翻阅老庄著作时,偶然发现一纸父亲的手书笔迹,不禁勾起思念父母之情,心中感到甚是惆怅,便仰天长叹道:“山川不改色,严父已归空。天下有长生不老之道,何不修之?”从此以后,他就不断地进入一些名山,去访求异人。后来,他毅然穿上道衣,入天台山修道去

了。在天台山,他遇到了真人左慈,左授予他炼气保形之术、九丹金液仙经及感应篇。至19岁,他仙道逐渐炼成,乃邀游山海,倏忽去来。能分形变化,又能绝谷,逾年不饥。

当时吴主得知葛公是个有道之人,对他甚是敬重,以宾礼相待。有一年天大旱,炎热的太阳总是高悬在天空,像火球一般烤着大地,禾苗

干枯。人民到处烧香求雨,可天上仍然没有一丝云彩。吴主问他:“百姓思雨可致乎?”

葛公答道:“易得耳。”他

吴主见到这一情景,不住地赞叹道:“妙哉!妙哉!此雨足可解去旱情也。”他又兴致勃勃地问葛公:“水中可使有鱼乎?”葛公含笑答道:“自然可以。”说毕,又画一符投入水中,水中立即出现数十条大鱼。每条鱼都有一二尺长,在水中游来游去,甚是喜人。吴主似信非信,令人取出烹之,果然是真鱼……

沅湘间传说:有一种名叫“猖鬼”的山鬼,其性最yín,喜欢纠缠美貌妇女,妇女被缠上后,往往不认丈夫,也不认父母,哭笑无常,动辄**。巫师对付猖鬼的办法是念动咒语,使自己化变为一个绝色美女,作出各种媚态,手捏象征媾合的手诀。巫师此举,是以yín治yín,使猖鬼从贪恋美色,变成厌烦美色,招架不住,落荒而逃,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宋洪迈《夷坚志》“程法师”条,记载了宋代民间盛传的哪吒咒语的灵验故事:张村程法师,行茅山正法,治病驱邪。附近民俗,多诣坛叩请,无不致效。旁村新定人詹聪,暴感疾,招使拯之,

《续子不语》卷三记载:常州吴某,刑部郎中讳揖之祖,素好道。自京师归店,晤一道士,风采绝异,不带行李而宿。夜觇之,赤身而坐,气咻咻然从耳中出,蚊刁;敢近。旦起将行,吴询所往。曰:“我云游无定处。”吴与之南归,供奉甚敬。居数年,临死授二符曰:“我受君恩未报,他日有事,可以此符镇压,所以谢君也。”已而吴某卒,其夫人大病垂危,屡见鬼魅,夜遣婢环视。有仆素健壮,好酒有胆,设席于门外,已醉睡矣。梦一老者,

语,见忽咤曰:“帐上悬一明镜,中有甲胄将军,持刀逐鬼,鬼尽远遁矣。”夫人从此病愈,二十余年而终。亲友中有病借其符驱鬼,无不验者。旋竟失去。

《夷坚志》记载溧阳的一巫者能治骨鲠。长苍村有个叫卫四的人,食鹅骨鲠,已有三天不能吃东西了,就叫儿子到巫者那里去请求治疗。巫者从灶膛中取出一些柴灰,将灰洒在地上,点上香,烧纸念咒召神,之后用一个苇筒当小犁杖,在灰中趟行如耕地。巫者一边作法,一边说这骨头真硬。趟了三遍,听见苇筒中有轻微响声,赶紧拿起苇筒往水盆中倒,倒出一块鹅翅骨来。四十里外的患者闻讯而来,均为卫四治愈了。

据《逸史》所言,有个名叫李主簿的人,携新婚的妻子路过华岳,入庙给华岳神金天王烧香磕头,不料刚磕完头,妻子便气绝倒地,只有胸口稍暖。县宰告诉李主簿说:“有位叶仙师善于符术,你应马上去找他,别人恐怕难以救活你的妻子。”李主簿心急如焚地去找叶仙师求救。叶仙师便画符焚香,以水巽符,符化后便向北飞去,声如旋风,但良久没有动静。叶仙师又画一符,喷水叱之,声如霹雳。过了一阵,李妻口鼻中有气,慢慢睁开眼睛。李主簿问她刚才是怎么一回事,李妻说初拜金天王时,金天王称她为“好夫人”,再拜时,金天王说要“留下她”,并派左右将她带走。到第三日,金天王家正亲朋云集,忽听有人叩门,金天王命赶走来人。一会儿,门口闹声大作,金天王又命赶走闹事者。稍顷,有条赤龙腾空飞入,扼住金天王的喉咙,金天王无法,说道“发去”,便有人将自己送归。

藏族史诗《格萨尔》的绝大部分部本,描写的是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战争。双方用兵时,以咒作法常常在战斗中发挥着神奇的作用。例如在史诗《木古骡宗之部》中,格萨尔的叔叔晁同用神变幻术做了一艘顶部安装有隐身木的水晶飞船,然后与扎拉率领骑士百人,驾着飞船,飞临木古jūn_duì扎营的城堡上空作侦察。飞船上的人们看不清下方的地形,晁同便念诵起能使眼睛变得明亮的咒语。于是人们对地下的,1,r河流、城池村落,看得清清楚楚。在交战中,岭方廷王达果俄赞,被木方战将龙君砍成重伤,生命垂危,晁同施展巫术,念诵密咒,使廷王伤势很快好转。岭军其他勇士受伤,晁同也用同样方式给予救治,无不神效。晁同在这次木岭战争中,由于运用巫术、密咒侦察到了敌情,治好了岭军负伤将士,使岭军很快获胜并减少了伤亡,他因而立了战功,受到嘉奖。正如史诗中所说,晁同是个“身具巫术咒力大,喊一声‘吽’,敌人就死亡;喊一声‘呸’,敌人就倒下”的咒力威猛的术士。他的咒术的得来,是本教祖师敦巴辛饶把巫教秘诀传授给他的结果,因此他才能呼风唤雨,行雷降雹;隐身幻化,来去无踪;诅咒病魔,克制创伤。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藏人对密咒的神力崇拜。

符咒术不仅影响到古代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就是在当代中国的许多边远落后地区,它仍有力地影响着民众的文化心理。画符念咒、符水治病这些迷信形式在今天的广大农村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少数地区还愈演愈烈。我们到不少村镇中都可以见到,有些人家在大门口或梁头—贴着“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字帖,或贴有“泰山石敢当”的画像,这就是符咒。有人头痛发烧或者身上生疮长疖,找人用指头在痛处圈圈点点,或念几句口诀,相信这样能把病痛治好。还有人相信诅咒厌胜能使仇家遭灾受难,所以一旦被仇家发现便有泼妇骂街的事。以符咒斗法的事件也层出不穷,就连城市中也还存在这种迷信。据1981年10月1日的《解放日报》报道,上海有两家人互相搞什么“别出心裁的迷信斗法”,这两家人就是相信可以用符咒来压制对方的。据《神与魔——气功及其误区纵横谈》一书记载,杭州青年气功师袁弘煦同气功师甲闹矛盾,甲多次带人到他家恐吓,说袁身上有鬼气,头顶冒黑烟,要帮他家捉鬼。当时,袁的母亲和妻子都要求甲离开,而甲等人硬是不走。袁气愤地指出这是侵犯民宅,要找派出所,甲才离去。

事后,甲叫一女徒给袁打电话,下战表,硬说袁给甲发了功,使之整夜不能入眠,并说他们之间水火不相容,一定要斗法。袁回答说:“我跟你们不往来了,还斗什么法尸女徒说:“不行,一定要斗,明晚寸九点半至十点半,你们在自己家里斗法,死伤概不负责。”

斗法开始了。在甲家,甲和两个徒弟在一个八卦炉边发功、念咒语,同时把写着“袁弘煦”三个字的纸片不断往八卦炉里烧。过‘了一会儿,甲说:“他快要倒下去了。”

在袁家,袁将家人请到另一间房里,然后从床底下拖出一只痰盂来“应战”,袁的单位来了两个好奇者观战。忽然,袁做了一个手势说;“进来的东西,全扔到痰盂里,倒到厕所里去尸

时间到了,袁平安无事。可是,甲却因斗不倒袁而气得自伤了身体,弄得要来救护车去了医院,也许他还真以为袁的法术太厉害了呢……”

从以上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符咒术不论是在古代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还是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某些方面,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符咒术为何会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具有如此的“魅力”?符咒术是否就像如前所述的那般“灵验”?其“灵验”的实质是什么?下面,让我们本着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运用语言学、心理学、生理学、暗示术、人体科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现象学等学科的理论,对符咒术的原则、方法、功用、影响等主要方面以及上面提出的几个问题来——番深入的剖析和揭秘吧!

第二章建房、镇宅及防盗镇盗之符咒

一、建房镇宅符咒

(1)上梁符咒:凡造房屋木石泥水匠作诸色人等蛊毒厌魅残害主人上梁之日须用三牲福礼横扁一架祭告。

诸神将鲁班先师秘符(图4-28)一道念咒云恶匠无知盅毒厌魅自作自当主人无伤暗诵七遍木匠遭殃吾奉太上老君勒令他作吾无妨百物化吉祥急急如律令。

即将此符焚于无人处不可令四眼见取黄狗血暗藏酒内上梁时将此酒速递匠头三杯余者分饮众匠凡有厌魅自受其殃诸事符解。

再用朱砂书鲁班先师秘符贴正梁上。黑圈内写本家名字在内写完以墨涂之贴符用左手持之贴时莫许外人说闲话贴毕下梯方以青龙和合净水米食,化纸即安家堂众祖接土地灶神居位遂念安家真言曰:

天阳地阴二气化神三光普照吉曜临门华香散彩天乐流音迎请家堂司命六神万年香火永镇家庭诸邪莫入水火难侵门神户尉杀鬼诛精神威广大正大光明太乙劲令久保山门安神已毕永远大吉(《鲁班平沙玉尺经》)

(2)安门咒:天有三奇,地有六仪。玉女守门,凶煞远避。进喜进财,大吉大利。金玉满堂,长命富贵。急急如律令!(《三元总录?宅元卷上》)

(5)镇四方土禁并退方神符:见图4-31。

用法:凡误犯三杀凶神,主伤人,用桃板朱书符于犯处。(《阳宅十书?论符镇》)

(6)五岳镇宅符:见图4—32。

用法:凡家宅不安,或凶神邪鬼作怪,此符镇之大吉,或夜行身带此符诸邪不敢近。(《阳宅十书?论镇符》)

(7)镇宅十二年土府神杀符:见图4-33。

用法:或有修造误犯恶杀凶神,致使人财伤损,疾病连绵,多有力不能复改者,乃有黄公神符以镇之,则可以免祸。……凡修造误犯土凶神,主伤人,用桃板书符于犯处。诸符用桃板一尺二寸朱书,用僧道祭犯处吉。(《阳宅个书?论符镇》)

(8)镇宅平安符:见图4-34。

用法:此符用黄纸朱画,贴于门楣上或屋中,可镇宅平安。

(9)三教救宅神符:见图4-35。

用法:此符是三教救宅神符之一的坎方符。因房屋修造失误,使家中灾难不止,又无力改修,宜用此符,朱笔书于桃木板上,钉在坎所应方向。

二、防盗、镇盗符咒

之一:屏盗贼咒语,羁旅露宿,颇可预防。咒云:七七四十九,盗贼满走,伽蓝把住门,处处不着手,童七童七奈若何。于清晨日出时向东方默念十九遍,勿令鸡犬妇人见之。(《归田琐记》)

之二:对着贼留下的脚印或其他痕迹,反复诅咒:天杀你,地杀你,一钉子钉死你!

之三:镇盗贼符。

用法:贴于门上。

第三章经商镇宅类符咒解说

第一节成年人出门之符咒

在民间,许多人认为一旦出了村门,就无村神保护,而途中鬼魔妖邪为隐伏其间,故出门无不小心。

一、出门应急择日符咒

出远门时,一般都要计算和选择吉日,但若出行紧急,来不及择日,可运用“纵横应急法”代替。其法:两脚并齐正身站在门内,叩齿三十六次,用右手大拇指于空中先画四纵,后画五横。画完,将以下咒语念诵七遍。

咒曰:

四纵五横,吾今出行。禹王卫道,出无避兵。盗贼不得起,虎狼不得侵,远行归故乡。当吾者死,背吾者亡。急急如九天玄女律令!

二、出门咒

之一:出了邦门,要“先行禹步”,然后三勉,念“某行无咎”,便可平安无事。(云梦、秦简《日书之二:出行念“仪力“林兵”二字,可避百邪。二字,可祛蛇虫,念“仪康”二字,可避虎狼,念(《只麈谭》)

三、入山符咒

之一:《抱朴子?登涉》:“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次,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

之二(图4-17):

《抱朴子》曰:“上五符,皆老君入山符也。以丹书桃板上,大书其文字,令弥满板上,以著门户上,及四方四偶,及所道侧要处,去所住处,五十步内,辟山精鬼魅。户内梁柱,皆可施安。凡人居山林及暂入山,皆可用,即众物不敢害也……”

之三(图4-18):

《抱朴子》曰:“此符亦是老君入山符,产内梁柱皆可施。凡人居山林及暂入山,皆宜用之也。”

之四(图4-19):

《抱朴子》曰:“此是仙人陈安世所授入山辟虎狼符,以丹书绢二符,各异之。常带着所住之处,各四枚。移涉当拔收之以去,大神秘也……”

之五(图4-20):

《抱朴子》曰:“此符是老君所戴,百鬼及蛇蝮虎狼神印也。以枣心木方二寸刻之,再拜而带之,甚有神效。仙人陈安世符矣。”

四、夜行符咒

之一:《云笈七签》卷四六《秘要诀法?除六天隐咒第二十一》:“凡道士夜行之时,及有所恐震之地,叩齿二七通,乃咒曰:‘吾是小有真主,三天师君,昔受太上神方,杀邪之文。夜行游尸,七恶妖魂,九鬼共贼,千魔成群。赫柏图兵,巨兽罗千。挥割万妖,当我者残。

用于赶夜路时驱鬼避邪,出门时,右手中指往天上画符,右脚在地上狠跺三下。

五、其他

出远门中途迷路,未辨方向,疑为鬼所迷,可以小便绕成一圈,口念“敕!敕!敕!或念家神火请引导子孙”,则立能寻旧道。又病人出门就医,请道士绘符贴周身,又书“姜太公在此”、“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斩妖治邪”、“三十三天华光大帝持剑在此”等条

第二节

一、经商符咒

(1)画两只左右对称的狮子,每天早上面对着这张符咒在心里画两个三角形。于是,不待你狮子大开口,这两只听话的神狮便会为你衔来无尽的财富。

此符咒源于唐宋时代,两个三角形代表财富与信用,两只狮子是它的守护神。

(2)凡人买卖不兴或是经营折本,凡事不称意,用一百五十家饭各一盏,竹桶盛之,安于堂房上用纸马祭谢,纸灰用绢袋吊之,并贴符(图4-22)于门大吉。(《改良千镇厌法经》)

(3)利经营符

(4)财运符

用法:准备好干净的纸,然后用笔及墨书写,要一心一意地专心写,墨水一千,立即将其收起放入口袋之中,而且要常常携带,否则无效。如衣上无袋,须用布袋盛之,以绳挂于胸前

二、避六畜死亡符咒

之一:避猪瘟符(图4-25)。

用法:画符两张,一张烧于水碗中,往圈内泼去,贴

之二:避六畜死亡符。

三、避虫害、鸟害、鼠害符咒,

张贴在圈门上。

(1)止虫咒:青苗山神菩萨,我们一年四季都祭您,庄稼是我们的命根子,请您把天上的乌鸦雀鸟赶走,把地下的钻心虫老母虫赶走!

(2)岁时咒雀:惊蛰日清晨,听见雀鸣,即唤牧童,往田间咒雀。牧童即手拿铜器一具,跑到田间,顺田埂而行,

(三)镇鼠食物符。

用法:贴于装物之器具上。

第四章:防病治病类符咒解说

古人认为,人生病往往是由于神灵和邪魔附身所致,因此,也应采取与驭神制邪相关的巫术进行防病治病,而符咒则是以巫术进行防病治病的最广泛、最主要方式之一。这些符咒可分为防治具体疾病和防治非具体疾病两类。

一、防治具体疾病符咒

(一)防治瘟疫符咒

(1)除日以合家头发烧灰,同脚底泥包投井中,咒曰:“敕令我家眷属竟年不害伤寒,避却五瘟疫鬼。”(《遵生八笺》卷六)

(2)国朝姚襯?秀草堂笔记云:晋江令杨辅山有避秽咒,凡相验时,臭不可近。以清水一碗,持咒数遍,当场者咸不闻有秽气。后闻戴秋甫言,是法不得传五人。伊亦传有一咒曰,一扑一千里,二扑二千里,三扑三千里,扑去五瘟六疫、三十二证、七十二候,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临相验时,念三遍,念时以右手拂之,有扇用扇,无扇用掌,可保一身。传时不可使六耳闻也。(《茶香室续钞》卷二十)

(3)除夜有行瘟疫使者,降于人间。以黄纸朱书“天行已过”四字,贴于门额,吉。(《本草纲目》)

(二)化骨鲠符咒

(1)凡骨鲠者,用一碗水,虚空以手指写“天上金鸡叫,地下草鸡叫,两鸡并一鸡,九龙下海,喉咙化如沧海”二十五字,口诵七遍,饮此水愈骨鲠。又书“鸟飞龙下,鱼化丹丘”八字亦佳。(《坚瓠续集》卷二)

(2)东北地区,每有儿童鱼刺入嗓,便准备一碗清水和多年陈墨研汁,用毛笔或手指蘸上墨汁,在水面上画个龙字,然后令儿童将水喝下便愈。(张紫晨:《中国巫术》,第175页)

(3)如有食者,被鱼刺、鸡骨、鸭骨或兽骨梗刺于喉,即时准备清水一碗,左手捧之,右手控制剑诀(u,向水南书此符(图3-16)后饮下,诸骨必下。(雨民:《揭穿神秘的魔法》,第20页)

(4)备清水一碗,左手捧之,右手捻剑诀,书符(图3-17)于碗水上,然后饮下,诸骨可化矣。(《符咒妙法全书》)

(5)备清水一碗面向北方念“奉请雪山童子到”数遍。左手捧碗水,右手捻剑诀,书符(图3-18)于碗水面,让患者饮之大口自效。

遇鱼刺用上字,菜骨用中字,兽骨用下字。(《符咒妙法全书》)

(三)治疮治癣符咒

(1)太年五更时持受此法或端午持受咒曰:日出东方,苍苍皎皎,杳杳茫茫,金童玉女,委我收疮,一收不要疼与痛,二收不要脓与血,三收不成疮与疖,急散急消莫待宋朝,急消急散莫待来旦,神笔到处万病消,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将“难难荤荤灵灵澄”此七字秘书在疮上即消退也。(《万法归宗》)

(2)《千金翼方?禁经》有“禁唾恶疮毒法咒语:百药之长,不如吾之膏唾;吾仰天唾杀飞鸟,唾南山之木,木为之折;唾北山之石,石为之裂;唾北方之水,水为之竭;唾百虫之毒,毒自消灭;唾百疮之毒,生肌断血,连筋续骨,肌肉充实”。

(3)咒语:左摸左散,右摸右散,铜砸铁砸砸散,如若你不散,加起五百蛮雷来打散,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第五章防病治病、避凶趋吉符咒的主要种类

在本章和下一章,将向各位读者介绍防病治病、避凶趋吉符咒的主要种类及其具体施用方法。为何要费此笔墨?——尽管这些符咒无多少实际功用,却有文化和民俗研究的价值。

符咒本来有白符咒与黑符咒之分(防病治病、避凶趋吉、对人生有利的称为白符咒,制敌害人的称为黑符咒),为何只介绍前者而不介绍后者?这是由于:前者的特点是围绕人们的生活,以实现自身的利益为目的。这类符咒的施行,主要是利于自身的发展。尽管所施行的符咒不能实现所要达到的目标,但它所表达的却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后者的施行则是出于治弄仇家和敌人,乃至危害一些无辜的人。其施用方法一旦为某些心术不正或别有用心的人所掌握,他们便会以其去制人害人,尽管这些符咒也不能实现所要达到的目标,而一旦为被施以黑符咒者知晓了,难免会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故对黑符咒不作介绍。

【第一节化凶为吉类符咒】

化凶为吉类符咒主要用于对凶梦、打喷嚏的禳解,反诅咒反厌胜以及其些逢凶而需化吉的事项上。

【一、禳解凶梦符咒】

古人对于梦境中出现的一切不仅深信不疑,而且还认为梦有兆示吉凶的作用。如果做了吉梦,虽是一人所为,却也皆大欢喜。为使吉梦应验,还可以施以一定的咒语促其马到成功。《云笈七签》卷四五《秘要诀法?恶梦吉梦祝第二十六》就记载了使吉梦应验的咒语:“若夜有善梦,吉应而梦,而心中自以为佳则吉感也。卧觉当摩目二七过而祝曰:太上高清,三帝丹灵。绛宫明彻,吉感告情,三元柔魄,天皇受经。所向谐合,飞仙上清。常与玉真,俱会紫庭。”若是做了恶梦,人们也并不甘心等待那厄运、凶祸的到来。民间以为虽然做的是不好的梦,兆示不吉,但仍然是可以改变和避忌的,这就是凶梦的禳解,而符咒便是禳解恶梦的主要手段。

有关禳解凶梦的符咒,主要见于各种解梦书、《道藏》的一些典籍以及民间习俗中。例如,在《居家必用事类》中的《解梦书》中,就有禳解恶梦的符篆。在《敦煌解梦书》中,也有对梦恶梦的禳解符咒,凡人夜得恶梦,早起且(切)莫向人说,虔敬其心,以黑书此符,安卧床脚下,勾令人知,及可咒曰:赤赤阳阳,日出东方。此符断梦,避出不祥。读之三遍,百鬼潜藏。急急如律令。夫恶梦姓云、各行鬼,恶想姓贾、名自直。

吾知汝字,远吾千里,急急如律令。敕。又姓于,字也瓠,吾知汝名,识汝字。

《云笈七签》中也有据称可绝恶梦,化除恶梦的影响,反凶为吉的咒语

夜遇恶梦非好觉,当即返枕而咒日:太灵玉女,侍真卫魂。六宫金童,来守生门。化恶返善,上书三元。使我长生,乘景驾云。毕,咽液七过,叩齿七通而更卧。如此四五,亦自都绝也。此咒亦返恶梦而更吉祥也。——卷四六《秘要诀法?厌恶梦咒第十六》

太素真人教始学者避恶梦法。若数遇恶梦者,、一日魄妖,二日心试,三日尸贼,此乃厌消之方也。若梦觉,以左手捻人中二七过,叩齿二七通,微祝日:太洞真玄,长练三魂。第一魂速守七魄,第二魂速守泥丸……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夜梦恶不须说,旦以水面东方咒食之咒日:“恶梦着草木,好梦成宝玉。”即无咎矣。——卷四五《秘要诀法?恶梦吉梦祝第二十六》

汉族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有不少以符咒禳解恶梦的习俗。民间如果做了不好的梦,便在西墙上写:“夜梦不祥,写在西墙,太阳出来,化为吉祥。”或在南墙上唾一口唾液,划圆圈圈住,以示禁锢。或干脆写一张“噩梦出卖”的字条贴在街头巷尾,把恶梦的报应转到他人身上。写画符咒一定要在太阳出来之前,并且禁忌说话。另有一种民谣式的咒语,可在醒宋之后诵念三遍,以达禳梦之目的。如“太阳出来日朝西,我奴梦梦神不知,好梦变成财和宝,歹梦化作水和泥,言言哉”。只要念三遍,奸梦自然保住好运气,坏梦自然化作水和泥”。

另《酉阳杂俎》载有也许是来自佛教的避恶梦咒唐雍益坚云,主夜神咒,持之有功德,夜行及寐,可已恐怖恶梦。咒婆珊婆演底。《玉匣记》中,有按十二支日佩戴安贴的镇恶梦符(图3-2)。其法是含净水一口,右手持刀,振六七下,面东食之。咒曰:“赫赫阳,日出东方,此符断却恶梦,拔除不祥,急急如律令。敕。”以上诸符,俱用黄纸朱书,并依十二支日佩戴安贴。

【二、禳解喷嚏符咒】

打喷嚏,在民间被认为是有人思念或有人在背后咒骂自己。《诗经?终风》说:“寤言不寐,愿言则嚏。”《郑氏笺》云:“我其忧悼而不能寐,女思我心如是,我则嚏也。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毛传》则把“嚏”字解释为事情不顺利。所以打喷嚏是别人在利用咒术咒自己,是自己将有不祥的事情发生的前兆。

自己打喷嚏若是不吉利之事,别人打喷嚏也令己不愉快,《中华风俗志》曰:“清晨对人作呵欠,人必不愿意。”这里的呵欠与喷嚏的意思是一样的。明朝朗瑛的《七修续稿》中也谈到了别人打喷嚏给自己带来的不快:“唐玄宗友爱诸昆弟,一日同宁王饮食,宁王挫喉,喷食上髭,王惊愧不安,玄宗亦不怿。”

对付打喷嚏的办法,最好是以念咒禳解。《容斋

【三、反诅咒反厌胜符咒】

禳解喷嚏之符咒从功能上看也可归入反诅咒反厌胜类符咒,而这里所介绍的,则主要是反巫师(邪师)和反木匠的诅咒与厌胜方面的符咒。

厌胜,又称厌魅、魇魅,即用法术害人。传说厌胜之术始于姜太公。《太公金匮》中说,周武王伐纣,天下归服,只有丁侯不肯朝见,姜太公就画了一张丁侯的像,向这张像射箭,丁侯于是生起病来。当他知道是姜太公捣的鬼,便赶紧派使臣去向武王表示臣服。姜太公在甲乙日拔掉了射在画像上的箭,丙丁日拔掉了画像眼睛上的箭,庚辛日拔掉了画像脚上的箭,丁侯的病就好了。这类传说虽然是些无稽之谈,但由于古人的迷信,这类巫术竟在中国历史上导致了一些政治事件,其中最有名的是汉武帝时的巫贵之变。

像秦始皇一样,汉武帝也想长生不死地永远统治天下,因而他特别怕死,特别怕别人诅咒他。当时汉武帝身体不好,在甘泉宫养病。他有一宠臣江充,因与皇后和皇太子关系不好,害怕一旦汉武帝去世他会遭殃,于是想出了一个坏主意。他对武帝讲,武帝身体不好是因为有人用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汉武帝于是任命江充专门调查巫蛊之事。江充伙同一个胡人四处栽赃陷害他人,严刑逼供,牵连无数的人,造成了一种恐惧的气氛。江充又说宫中有巫蛊之气,于是进皇宫搜查,在太子刘据的宫室中挖出了一个桐木人。

太子刘据知道江充要陷害他,便与师傅石德商量对策。石德认为皇帝极怕巫蛊,现在在太zǐ_gōng中挖出桐人,无论怎样辩解也讲不清;况且汉武帝住在长安郊外的甘泉宫,想见一面都办不到,只好先以皇帝的名义逮捕江充,审讯出他陷害人的手段,再作道理。刘据于是集合了宫中的武士和宾客,声言江充造反,逮捕了江充及其同党,杀了江充。

汉武帝闻之大怒,命丞相逮捕刘据。刘据的部众与丞相的jūn_duì在长安发生混战,满城都传说太子反了,所以刘据得不到支持而兵败逃亡,后被捕获,与儿子一起被杀。这就是发生在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的震动当时全国的巫蛊之变。

在民间,则流传着另一种厌胜法,老百姓俗称为下镇物。所谓镇物就是工匠偷偷放在别人房中、器物中的那些据说会给人带来坏运的泥人、木人、弓箭、剪刀、纸人等东西。民间流传有不少有关工匠以镇物厌胜的故事。

《果报闻见录》云,明都给事中陆茂龙,鄞县人,两世单传,至孙无嗣,以远族继焉。有江西术士至其家,称善解魔,命主人备福物香烛,书符念咒次第焚之。一符飞着正梁,即于此处凿之,得木刻太监一个,故单传之后无嗣。又寒族布政房自明弘治造屋以来多禳祷,常闻锣鼓之声。后遭洪水破壁见摇鼓一具。又余家有店房三间,每以赁人,不出三年,贫乏而去,甚至行乞。后有赁者以灶坏拆修,灶内拆出破碗一只,竹棒一条,故宋赁者多至乞丐也。修后赁者平安顺遂,竟成吉宅也。此皆主人造屋薄待工匠或克扣工食之故。

《阅微草堂笔记》中说:“从弟东白宅在村西井畔后……其中有屋数间,夜中辄有叩门声,虽无他故,而居者恒病不安。一日门旁墙圮出一木人作张手叩门状,上有符篆,乃知工匠有隙于主人作是镇厌也”。

也许是诅咒厌胜方面的符咒太多了,因此又有了一物降一物的反诅咒反厌胜的不少符咒,这一类符咒主要集中于《鲁班书》、《万法归宗》、《六壬仙师法诀》等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油印本中。、例如《鲁班书》就记载了如下反诅咒反厌胜之符咒:

(一)金刀利剪符咒

奉请冥天玉皇尊,灵霄宝殿放光明,急急请急急灵,请金霄云霄碧霄,王母速来临,借向黄金绞剪,降落剪麻绳,麻绳剪得纷纷碎不容情,

若有巫师邪教来使法,天雷一响霹你身,谨请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二)天罗地网符咒

冥冥玉皇大帝玉尊,一断天瘟路、二断地瘟门、三断人有路、四断鬼无门、五断瘟路、六断披盗、七断邪师路、八断灾瘟五庙神、九断巫师邪

教路、十断吾师有路行,自从老师断过后,人来有路,一切邪师邪法鬼无门,若有青脸红面人来使法,踏在天罗地网不容情,谨请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三)铜楠杆铁桶杆符咒

吾在此处划井格,吾在此处划井格,划在吾底万丈坑,倘若有邪师妖魔法,反手踏在坑井存,踏在楠里不容情,一切魑魅魍魉化风尘,谨请

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四)金剪飞刀符咒

天灵灵,地灵灵,鲁班赐飞刀

请唐三藏,南海岸上请观音,急急如律令。

(五)五雷油池火符咒

此油不是非凡油,鲁班赐吾烧邪师,邪法油,弟子头带火帽,身穿火衣,脚踏火鞋,烧得东方邪师,烧得西方邪师,烧得北方鬼怪妖魔,烧得

中央邪法,怀胎妇人,一切魍魉化灰尘,谨请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六)铁围城符咒

天浩浩、地浩浩,天灵灵、地灵灵,弟子顶敬,洪州得道,鲁国先师,今日架起铁围城,四面八方不显形,铜墙壁万丈高,邪法师人站不拢,万法不能侵其身,一根绳子八丈深,铜绳铁绳加中心,不论金刀并玉剪,金刀玉剪不沾绳,弟子加下五雷轰,邪师邪法化灰尘,谨请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七)解退法符咒

奉请狐狸祖师来解退,一请天解师,二请地解师来解退,来人七魄三魂,一切山精和水怪、巫师邪妖不敢来,若有青人白人来使法,反手押

在海底存,急急如律令。

(八)百解邪法符咒

南海岸上一匹草,昼夜青青不见老,王母蟠桃来解退,百般邪法都解了。一解黄义端公、二解南海万法、三解百艺法、四解三师法、五解铁

匠法、六解花匠法、七解瓦匠法、八解石匠法、九解木匠法、十解割补法,天地解、年月解、日时解,奉请狐狸祖师、一切祖师百般解退,谨请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手挽解退。

(九)解退整人符咒

灵霄宝殿妙中云,两条金龙颠倒颠,奉请三霄祖师速速降来1临退释迦佛,二退李老君,三退吾师传真语,四退四体四甲兵,五退五湖波

浪起,六退六甲六丙丁,七退目连道地府,八退董永自卖身,九退九天并玄女,十退十化并雷神,奉请仙家祖师速速降来临来解退,十年不逢,万年不遇,远走他们推出外界,休在此地侵害良发,谨请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十)百解符咒

昆仑山上一窝草,七十二年长不老,吾奉师拿来庄天地,诸师邪法搬解了,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吾师行令邪法化土,谨请南斗六星、

北斗七星,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十一)收邪法符咒

起眼看青天,传度师尊在面前,一收青衣和尚,二收赤衣端公黄衣道人,四收百艺二师,若是邪师人冲左手挽后手脱节,右手挽冲,左手脱节,口中念咒,口吐鲜血,叫他邪法师三步一滚,五步一跌,左眼流泪,右眼流血,三魂丧命,七魂决命,押入万丈井中,火速受死,谨请南斗

六星、北斗七星,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第六章其他类符咒

一、令誓愿如愿以偿咒

《云笈七签》卷四六《秘要诀法?大帝隐祝第十五》:“凡道士入室烧香,有所修愿,皆先啄齿三通,乃微咒曰:‘玉华散景,九熏含烟。香云密罗,经冲九天。侍香玉女,上闻帝前。令我长生,世为神仙。’所向所愿,莫不如言。”

用法:佩戴于身,可镇妖驱邪。

之二:将此符(图4—38)带身,可保富贵平安。

三、求聪明咒

崦摩罗摩罗,三摩罗因他利醯,尾秫利耶,尾秫拖耶,崦摩罗摩罗室哩耶,娑婆诃。

用法:每念此咒先焚香,叩拜观音下天堂,将我愚鲁变智慧,情愿伺候不嫌忙。(《皈一道修持法则》)

第七章:符咒施用的一般原则

第一节符的制作

在道士和巫师看来,符是沟通人与神的秘密法宝,所以不是随便可以乱画的,故有所谓“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口叫”的说法。画符的方法成百上千,有的要掐诀存想神灵随笔而来,有的要步罡踏斗,念动咒语……就是在铺纸研墨、运笔等方面都有讲究,其程序之复杂,方法之繁琐,足令善男信女们头晕目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明末英雄苍南火虎我的龙与虎不可能那么可爱蒸汽战记笑傲长生界蛮尸行超级吃货横行记猫痕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