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题了。
郑光心中暗暗警惕,小心说道:“陛下,臣以为朝中一定有俊杰之士对陛下说过,大明屡败之根源在兵,倭患之根源则在海禁。”
嘉靖皇帝顿了顿,的确想起之前有一些奏折提起过开海禁之后,倭患自然平息的说法,但是不少大臣反对,提出的意见也相当中肯,而且重开市舶司需要的钱财和人力物力都不是一笔小数目,朝廷目前无法承担,更何况那些人提出的意见中有一点提到,倭患开海,就好比北虏南下要求互市一样,朝廷若从,岂不是屈服于倭寇,丢了颜面?
就这一点,嘉靖皇帝就不能答应开海,那简直就是在向倭寇屈服,那些混帐杀了那么多人抢了那么多东西,不杀光他们就开海?让他们继续逍遥自在?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就算要开海,那也是剿灭倭寇之后的事情,决不能在倭寇嚣张的时候开海!
所以嘉靖皇帝对此相当不满:“倭患源于开海,北虏也不是每次南下都要求互市?他们这样做,岂不是表示我大明屈服于倭寇之武力,不得已而开海?郑光,你既然能打败倭寇,大挫倭寇锋锐,那朕就不信,不开海,这倭寇就灭不掉!总而言之,倭患不除,绝不开海,朕倒要看看,那些倭寇到底有多少能耐!”
这样的结果是早就预料到的,自己现在人微言轻,嘉靖皇帝给自己面圣的机会,也是太想平定倭患了,但是,打败倭寇容易,平定倭患难,你继续海禁,就会不断地有人铤而走险加入倭寇,背后的海商大户只会更加高兴而已,反对的主力就是那些海上大户的代言人,可这一点,皇帝不知道,也不能让皇帝现在知道。
“好了,朕知道你一片为国之心,但是,国家大事,不是你我二人在这里说说就能决定的,你说的,朕会交给内阁去商议,去评定,这个,不急,不过,朕还有一点好奇的就是,为什么你的新军三千人用一个月训练之后就能直面倭寇,并且战胜之?而且伤亡极小,自古以来不是没有精锐jūn_duì,但是三千对七千,伤亡还如此之小的,可真不多见,朕听陆炳说,你和你的老师唐顺之一起创造了一种阵法,叫做鸳鸯阵,是吗?”嘉靖皇帝转移了话题,打听起了郑光的看家本事。
郑光只能附和道:“没错,这是臣的老师唐顺之花了好几年的功夫,针对倭寇的战法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战术,以各兵种之间的协调作战,打造一个十二人的小分队,为一个鸳鸯小阵,各司其职,每人只做一件事,他们之间只要配合协调,则战斗力相当可怕,实战检验过后,发现果然非常适合对付倭寇。”
嘉靖皇帝来了兴趣:“你是说,你以这样的鸳鸯阵,就可以打败倭寇?”
郑光点头道:“辅以火器,效果更好,这一次面对凶悍倭寇,新军就能战而胜之,若是有更多新军操练鸳鸯阵,操练火器,则东南倭寇,并不是不可剿灭之,只怕,治标不治本,野火烧不尽,陛下,还望陛下三思。”
嘉靖皇帝抿了抿嘴唇,心里对郑光越来越有好感,对这个少年人也越来越欣赏,这是个能做事情的人,没有那个上司会不愿意要能做事情而且又懂分寸的下属,所以嘉靖皇帝温声抚慰郑光道:“朕会三思,郑光,你先回去备考吧,备考明年的会试,认真读书,仔细备考,定要考出个好名次,这样,才能站稳脚跟,朕,才能重用于你。”
郑光顿首道:“臣遵旨!”
嘉靖皇帝摆了摆手:“去吧!”
待郑光走后,嘉靖皇帝对黄锦吩咐道:“你亲自吩咐下去,今后的几个月,每月都以朕的名义给郑光送些吃穿用度的事物,告诉陆炳,多派几个人在郑光住处周围暗中保护,谁来见他,他去见谁,都要告诉朕,尤其是内阁的几个辅臣,如果和郑光有所接触,也一定要告诉朕。”
黄锦心里觉得奇怪,不过没说什么,很顺从的俯首道:“老奴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