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太后实在是个难得的明白人,所谓旁观者清,何况这个旁观者还是个价值观如此正的人!
可是罗太后又实在不是个不明白的“太后”,自古以来,如果做太后的不是野心勃勃的垂帘听政者,那最好便只能在后宫中做一个不闻窗外事的母亲,一个无条件支持自己儿子皇权的守卫者。 先,她的儿子是个当政已有些年头的皇帝,其次,这个当政有些年头的皇帝是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再次,这当政有些年头的野心勃勃的政治家高高在上,心中早有不可侵犯的皇权意识!虽然自小读的圣贤书中,一直标榜着开明的君主是如何如何的能听取纳言,如何如何的广开言路贤明圣德,可这只不过是史书中的一些空话罢了,哪敌得过皇帝心中不可忤逆的巍巍皇权,哪敌得过当众丢的一次颜面?对普通人来说,谁让自己丢了面子都恨不得跳上去打一顿才会舒服,何况皇帝?!所以从某个层面上来说,烜帝已经相当贤明了,搞不好换做他那昏庸的老子孝明帝被呛了,这些谏言的臣子早已身异处……
在来罗太后的栖梧宫之前,顾及烜帝就已经这样给自己进行了诸多的心里建设,诸如:换做我老子会如何,换做我老子的老子又会如何,并根据自己对之前几个皇帝的了解,没有哪一个可以做的比自己更贤明。所以烜帝来罗太后处,本是本着“寻求赞同,与我一同呵斥那不懂事的臣子”的心思来的,本来想,自己的母亲嘛,终究是站在自己这边的!可万万没想到,被呵斥的变成了自己。
烜宗忘了,他的这位母后是个十足的脂粉堆中的英雄人物,一向理智的很,没有其他女子的感性偏倚,所以这时听得罗太后说了这么大段,最后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居然是自己错了?!烜帝的心中立时亲情的巨轮沉没了,友情的小船翻沉了,心里的落差实在太大!于是,****的思想瞬间达到顶点!
烜帝的表情此时如此的不可琢磨,罗太后长篇大论后淡淡的看着她的这个儿子,本来还有些情绪在脸上,随着烜帝的沉默和外溢的不满,渐渐也没了表情。罗太后静静地坐在亭榭凭栏处,胳膊随意搭在栏上,烜帝坐在亭中石椅上,依旧握着梅子青的莲瓣杯子轻轻摩搓着,两个人就这么静静地对视,眼底却皆波涛汹涌,气流涌动,这是一场在位者之间的较量。